諸葛亮後人是超級模特?諸葛紫岐拿出族譜,不過大家還有點不信

2019年12月21日23:20:15 歷史 1386

在公眾的眼中,諸葛亮是一個智慧的化身,智斗曹操、司馬懿的故事,流傳甚廣。千年以後,諸葛亮的後人今天幹啥呢?


諸葛亮後人是超級模特?諸葛紫岐拿出族譜,不過大家還有點不信 - 天天要聞

諸葛亮

如今,人們對諸葛亮的評價非常高,認為他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對於政治家和軍事家,大家都很好理解,他輔助劉備建功立業,匡扶漢室,建立蜀漢的故事,在評書《三國演義》中,描述的淋漓盡致。

不過,對於書法家和發明家,很多人不是特別清楚。我們先說發明家,根據史料記載,他發明的物品,如今還在使用。比如說,孔明燈。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諸葛亮發明孔明燈是有特殊歷史背景的。當年,諸葛亮被司馬懿圍困在平陽,全軍上下束手無策,諸葛亮想出一條妙計,算準風向,命人拿來白紙千張,糊成無數個燈籠,再利用煙霧向上的引力帶著它們升空,一個個小小的燈籠升起,營內的士兵高呼著:「諸葛先生坐著天燈突圍啦!」司馬懿竟然信以為真,帶兵向天燈的方向追趕,諸葛亮得以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如今,人們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愿,象徵豐收成功,幸福年年。


諸葛亮後人是超級模特?諸葛紫岐拿出族譜,不過大家還有點不信 - 天天要聞

諸葛亮真跡

諸葛亮發明的另外一種物件是木牛流馬。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所在的四川山地很多,運輸非常困難。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需要後勤 補給,於是諸葛亮發明一種運輸工具,也就是木牛流馬,類似於現代的小推車。

史料記載,諸葛亮北伐時,木牛流馬的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三十里」,為蜀漢十萬大軍提供糧食。

此外,諸葛亮還是一個書法家。我們看上面的圖片,這是諸葛亮的《遠涉帖》。文中內容是:師徒遠涉,路途甚艱;自及褒斜,幸皆無恙。使回,馳此,不復如此。亮磕頭。

據說,諸葛亮的這幅《遠涉帖》被大書法家王羲之極為推崇,曾多次臨摹,從中獲益良多,可見諸葛亮的書法才能也是一流的。


諸葛亮後人是超級模特?諸葛紫岐拿出族譜,不過大家還有點不信 - 天天要聞

木牛

諸葛亮屬於老來得子,46歲才生下兒子諸葛瞻。此前,因為遲遲沒有子嗣,哥哥諸葛瑾將兒子諸葛喬過繼給諸葛亮。不過,諸葛喬早逝,剛剛25歲就離世了。

諸葛瞻8歲的時候,諸葛亮病逝。不過,諸葛瞻沒有父親那兩下子, 在蜀國與魏國的陰平一戰中,與將軍意見相左,諸葛瞻堅持己見,最終,做出了錯誤決定。不僅導致戰爭總體走向失敗,自己也在混戰中戰死,年僅三十七歲。

此外,諸葛亮還有一子一女。據記載,諸葛亮幼子諸葛懷性格溫和, 繼承了父親淡泊寧志的志向。在西晉歷史的記載中,西晉太傅王廣招漢代名人志士之後,諸葛懷作為諸葛亮之子自然也位列之中。但是,諸葛懷婉拒了信使,並表達了自己歸隱之意,表明自己一心嚮往田園,不願參理朝政。最終,他在世外桃源終此一生。


【精選好課】諸葛亮王者技巧

¥10

購買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大暴雨!或破歷史極值!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特大暴雨!或破歷史極值!緊急提醒

南方人做好準備!今年以來強度最強暴雨、大暴雨範圍最大的新一輪降水於昨日(5月27日)夜間開始登場部分地區日雨量或破5月極值!接下來兩天將橫掃南方大部地區此次降水單日降雨量大局地降雨具有極端性且強降雨落區與上一輪高度重疊致災風險高,需高度警惕!此輪強降雨究竟有何特點?強度強!暴雨或大暴雨成過程「標配」昨日...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憶「永不消逝的電波」 - 天天要聞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憶「永不消逝的電波」

吳儂軟語的評彈、鏗鏘有力的解說,一同講述著革命先烈壯烈而感人的故事。今天是上海解放76周年,李白烈士故居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電波從這裡發出」專場活動,以獨特的方式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活動伊始,虹口區黃渡居民區黨總支與虹口區評彈協會黨支部簽署了共建協議,在文化傳承、紅色教育等方面的合作邁出堅實...
台媒:賴清德當局強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蔣萬安批「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 - 天天要聞

台媒:賴清德當局強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蔣萬安批「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

【環球網報道】賴清德當局在島內大搞「去蔣化」,全台的「中正路」醞釀改名。據台灣《聯合報》5月27日報道,台「內政部」負責人劉世芳稱,希望島內各縣市地方政府推動改名,被台中市長盧秀燕反嗆「吃飽太閑」。台北市長蔣萬安今日(27日)也批評稱,民進黨當局「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當地民政局長陳永德也說,...
76年彈痕依舊!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區!居民含淚撫摸:感覺特別親切 - 天天要聞

76年彈痕依舊!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區!居民含淚撫摸:感覺特別親切

就在今天,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回家」了!5月27日上午,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區舉行歷史見證物回搬暨上海解放76周年紀念活動,歡迎一座見證上海解放烽火歲月的碉堡以及彭浦新村歷史紀念浮雕,在歷經三年多的保護性遷移後正式回遷原址。「彭浦新村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傳奇經歷、光榮夢想的地方,見證了彭浦新村人民不屈...
女子遇刺身亡  兇手 「精神分裂」 一審改期 - 天天要聞

女子遇刺身亡 兇手 「精神分裂」 一審改期

2025 年 5 月 27 日,成都陰雨連綿。備受關注的成都 27 歲女子在家門口遭精神分裂者捅刺身亡案,原定於今天在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但庭前會議後,法院決定延期開庭。案件發生於2024 年 6 月 9 日下午 1 點多,在成都市某小區,35 歲的梁某某來到受害人家門口,無故敲門滋擾並對家門吐口水。受害人發現後讓母親通知...
紀念錢學森歸國70周年——僑心築夢同上「科學報國課」 - 天天要聞

紀念錢學森歸國70周年——僑心築夢同上「科學報國課」

「僑心築夢·科學報國」——紀念錢學森歸國70周年專題活動,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舉行。本次活動由徐匯區委統戰部、上海交通大學黨委統戰部聯合主辦,旨在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激發廣大僑界人士的愛國熱情,凝聚僑心、匯聚僑智、發揮僑力,激勵廣大留學人員傳承家國情懷,勇擔時代使命。上海市僑聯黨組書記、主...
古代巨型船隻是怎麼建造的? - 天天要聞

古代巨型船隻是怎麼建造的?

古代巨型船隻的建造,不僅是當時技術和智慧的結晶,更承載了時代的雄心壯志,古人為什麼要建造如此巨大的船隻?古代的造船技術遠不如今天先進,但正是在這種條件下,古人依靠智慧與創新,建造出了令後世驚嘆的巨型船隻,那麼古代人是如何在條件極為簡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