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王平原來叫啥名總被別人取笑 無奈之下又改了兩次

2022年07月02日01:28:37 歷史 1756

開國上將王平作為政工幹部,在軍內外的名氣都不小。

開國上將王平原來叫啥名總被別人取笑 無奈之下又改了兩次 - 天天要聞

紅軍時期,他曾任紅軍部隊的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軍政委;抗日戰爭時期是八路軍冀中軍區政委;解放戰爭時期,曾任北嶽軍區司令員、察哈爾軍區司令員。

建國後,他歷任解放軍總參謀部動員部部長、志願軍第二十兵團政委、志願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志願軍政委,解放軍軍事學院政委、炮兵政委、武漢軍區第一政委、總後勤部政委,中央軍委常委、副秘書長,中顧委常委。

在革命戰爭歲月,王平先後改了兩次名字。一次是因為名字的諧音不好聽;另一次是因為與名氣很臭的政治人物重名。最後的名字王平,是毛主席給他改的。

1907年,王平將軍出生在湖北陽新縣大湖地村一個貧苦農家,父親給他取名叫王惟允。

這名字從字面上看很不錯,含有一定寓意。可沒想到,在他投身革命隊伍以後,王惟允這三個字卻經常鬧出笑話。

王平1926年在本鄉參加組織農民協會,1930年參加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紅軍不到一年時間,他因為表現出色,成了紅三軍團第八軍一縱隊的機槍連文書。

晚年,王平將軍曾回憶說:加入紅軍以後,幹什麼都很好。就是有一點不好,老是有人拿他的名字取笑他。

原來,王平當時的連長余均是廣東人,他經常在連隊點名時把「王惟允」三個字念成「王翁翁」,由此引起眾人哄堂大笑。

開國上將王平原來叫啥名總被別人取笑 無奈之下又改了兩次 - 天天要聞

為了避免總被大家取笑,連長和他商量改個好念的名字,於是把王惟允改為比較簡單的王明

本來以為王明這個名字沒啥問題了。但過了一段時間,王平才知道自己改的名字和黨內一位政治人物的名字撞車了。

當時的中共駐國際代表是王明,加上他後來推行「左」傾冒險主義路線和右傾投降主義路線而臭名昭著。

從那以後,王平對當時自己叫「王明」的名字很鬱悶,加上平時也有人故意調侃他是「共產國際代表」,久而久之,這名字又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1936年,王平從紅軍大學畢業後準備回部隊一線。毛主席找他和賀晉年談話。

談話快結束時,毛主席見王平幾次欲言又止,就問他:「你是有什麼困難嗎?」

王平立即站起來回答說:「主席,我有困難,想改個名字。」

毛主席一聽笑了,說:「你王明這個名字也很好嘛,國際代表。」

聽見毛主席也這麼無意間調侃他,王平更不好意思起來。

他一本正經對主席說:「就是因為這個,別人老拿我開玩笑,所以我才想改名字的。」

見他執意要改,毛主席思索了一下,從筆筒中取出毛筆,揮筆寫下:「命令賀晉年任二十七軍軍長,王平任二十七軍政委。」

毛主席根據他對這位部下歷史的了解,幫他改名叫做王平。寓意應該是出生平凡,人生將不平凡。

開國上將王平原來叫啥名總被別人取笑 無奈之下又改了兩次 - 天天要聞

自此,王平終於有了一個可心的名字。

由於這個名字是毛主席給改的,又親筆寫在命令上。所以王平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著這個命令。

只可惜,在抗戰時期一次因為部隊遭遇洪水,王平背包中珍藏的命令狀被水泡壞了。對此,王平將軍非常痛心,晚年還時不時提起。

1998年2月,王平上將病逝,享年91歲。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參考資料和配圖均源於網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魏晉南北朝真的很黑暗么? - 天天要聞

魏晉南北朝真的很黑暗么?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橫跨了東漢末年到隋朝建立前夕。實際上,魏晉南北朝時期既有黑暗的一面,也有輝煌和進步的一面。
太平天國重要歷史遺迹,因曾是英王陳玉成府邸而得名,就在安慶 - 天天要聞

太平天國重要歷史遺迹,因曾是英王陳玉成府邸而得名,就在安慶

眾所周知,古城安慶作為長江中下游的沿岸城市,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千年古城、百年省會」之美譽,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之稱。作為我國唯一由國務院單獨特批通過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古城境內至今保留有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其中不乏一些特色古建築。今天打卡的安慶英王府,就是安慶最具代表性的...
日本攝影師鏡頭裡30年代中國景象 - 天天要聞

日本攝影師鏡頭裡30年代中國景象

一張照片,一段個人物,一段故事。挖掘老照片背後的故事,展現老照片的魅力,讓塵封在時間塵土裡的老照片重新煥發光彩。大家好,我是歷史君。今天這組老照片選自《亞東印畫輯》是一位日本攝影師拍的,拍攝時間大概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反映了當時中國的真實
李自成的結局到底有多慘?6種死亡說法,一個比一個慘 - 天天要聞

李自成的結局到底有多慘?6種死亡說法,一個比一個慘

1644年,整個大明王朝被覆滅的陰霾籠罩著,農民軍領袖李自成,以一股不可阻擋的勢頭沖入京城。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書張縉彥,這位曾誓言守護大明江山的重臣,經過一番猶豫與掙扎最終打開了正陽門,為農民軍打開了通往皇宮的通道。
英德稅務開展反詐百日宣傳攻堅行動 - 天天要聞

英德稅務開展反詐百日宣傳攻堅行動

為遏制電信網路詐騙高發多發態勢,切實提升群眾防騙意識,堅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近日,清遠英德市稅務局圍繞落實「四有」(重點載體有嵌入、重點手法有科普、重點人群有宣貫、重點區域有警醒)舉措,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通過創新宣傳思路,拓寬宣傳渠道,廣泛發動群眾全面推進反詐宣傳百日行動。多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