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的妹妹閻慧卿,沒和哥哥逃到台灣留在太原,她的結局如何?

2022年06月26日21:30:11 歷史 1984

1949年3月,解放軍兵臨太原城下,軍閥閻錫山丟下部隊,帶著少量親信逃到了南京,最終在台灣安頓了下來。

閻錫山是當了幾十年的「山西王」,在山西省有一定的根基,有不少人效忠於他,其中包括一位叫閻慧卿的女人,她是閻錫山的堂兄妹。

閻錫山的妹妹閻慧卿,沒和哥哥逃到台灣留在太原,她的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閻錫山逃跑的時候,為了穩定軍心,欺騙閻慧卿過幾天就回來了,讓她留下來。結果,閻錫山本人一去不復返,閻慧卿留在了太原,解放軍拿下太原後,她的結局如何呢?

「五姑娘」閻慧卿的感情生活

閻慧卿是閻錫山的堂妹,正因為有這層關係,她的事迹也被人津津樂道。

1910年閻慧卿出生於山西,父親是商店的一名店員,家中有十幾畝田。那個年代女子上學的人少,直到閻錫山執掌山西後,興辦學堂後,閻慧卿才有了讀書的機會。

閻慧卿雖然讀了一段時間的書,但她基礎較差,因此成績也一般,並不是什麼才女,而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形象。

閻錫山的妹妹閻慧卿,沒和哥哥逃到台灣留在太原,她的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閻慧卿「五姑娘」的外號是怎麼來的呢?她來到太原後,住在了閻錫山家中,因排名第五,且尚未出閣。因此,閻錫山家中的親屬和傭人稱呼閻慧卿為「五姑娘」。

閻慧卿有一段短暫的初婚,大約在1930年左右,與同村的曲家結了婚,兩家門第相當,交情不錯。

閻家看中了曲家的一位青年叫曲佩環,他有留學經歷,回國後經商,兩家族人照面後,為閻慧卿和曲佩環定了親。

那個年代婚姻包辦很正常,閻慧卿雖不願意,但也無可奈何,只能依從族人之命。

婚後,曲佩環有了吸食毒品,打嗎啡這樣的嗜好,身體情況一天不如一天,閻慧卿的生活過得並不幸福。

曲佩環自知不久於人世,主動向閻慧卿提出了離婚,對她說:」你還是先找個人吧,別守寡了!「

閻慧卿原本就與曲佩環沒有感情,如今丈夫又是這副樣子,她也有意離婚,便去詢問了閻家族人的意見。

閻錫山的妹妹閻慧卿,沒和哥哥逃到台灣留在太原,她的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閻老太爺為了臉面,拒絕了閻慧卿離婚的要求,表示只要自己還活著,就不會同意這件事。無奈的閻慧卿,只能繼續守寡,直到一年後曲佩環病逝,這段婚姻也就自動解除了。

如果說閻慧卿的第一段婚姻是包辦婚姻的話,那麼她的第二段婚姻就是政治婚姻。

閻慧卿的第二任丈夫叫梁延武,祖父梁善濟是清末的翰林,閻錫山主政山西期間,為了拉攏各方勢力,曾請梁善濟出任實業部長一職。

梁延武有留日經歷,又是清華大學畢業的學生,他與閻慧卿這樣的家庭婦女來說根本不是一類人。

儘管梁延武有錢,可他看中了閻錫山這座靠山,決定與閻慧卿組成一場「政治婚姻」。

因為與閻家人攀了親,梁延武也在閻錫山的身邊當官,他十分愛才,收受賄賂,甚至在抗日戰爭時期奉命與日偽軍勾結,有賣國的舉動。

閻錫山的妹妹閻慧卿,沒和哥哥逃到台灣留在太原,她的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全面抗戰爆發後,梁延武在閻錫山身邊工作,沒有撤到大後方,閻慧卿也在閻錫山姨太太徐蘭森的家中住了下來。

閻錫山身邊缺乏人照料他的生活,姨太太徐蘭森便讓閻慧卿負責照顧他的日常起居。閻慧卿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會察言觀色,每次都把閻錫山照顧得非常好,說一些他喜歡聽的話。

閻錫山喜歡吃家鄉的便飯,閻慧卿會想盡各種辦法辦好,吩咐廚子變著花樣做各種飯菜。長此以往,閻錫山對閻慧卿十分滿意,讓她做了自己的生活秘書,大事小事會托給她辦理。

在烈火中了卻了一生

抗日戰爭時期,閻慧卿一直跟著閻錫山,負責照料他的生活起居。1940年4月,閻慧卿作為山西婦女代表之一,來到重慶參加了由宋美齡主持的婦女工作會議。

宋美齡主持了婦女大會,她提出各大戰區要籌組婦女會,在宋美齡的要求下,山西婦女會成立,閻慧卿當了秘書長,但不管具體的事務。

閻錫山的妹妹閻慧卿,沒和哥哥逃到台灣留在太原,她的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1944年,閻錫山開辦了一所名為「山西高級助產職業學校」讓身邊的閻慧卿當了該校的校長。不久她又擔任了某醫院的院長,在解放戰爭時期又是山西婦女界的國大代表。

閻慧卿的身上職務很多,好像活躍於政壇,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她既不懂教育也不懂醫療,且在閻家深居簡出,不常與外人接觸,因此閻慧卿所擔任的各大職務都是虛職,掛個名而已。

儘管閻慧卿不參與軍政大事,但她在 閻錫山身邊待得久,二人的政治立場是一致的,都對我軍有一定的偏見與誤解。

1948年秋,太原城周邊已經被我軍包圍了,閻錫山的大軍想要反敗為勝已經絕無可能。

閻錫山的妹妹閻慧卿,沒和哥哥逃到台灣留在太原,她的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當時閻錫山身邊的上層人士很慌張,閻慧卿也專門請來了算卦的人以卜吉凶,可見其內心是有多麼惶恐。

閻錫山自知絕無翻盤的希望,但他還是不肯起義,選擇頑抗。閻錫山為表決心,做給南京蔣介石看,喊出了「與太原共存亡,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

與此同時,閻錫山還準備了500瓶氰化鉀毒劑,要求他的親信之人在城破後服毒自盡,不能投降,更不能被俘虜,要為自己效忠。

在閻錫山的一番洗腦之下,閻慧卿的命運就與太原綁在一起了。可閻錫山自己不願與太原共存亡,通過關係聯繫了徐永昌等人,請他推薦自己到南京當官。

閻錫山的妹妹閻慧卿,沒和哥哥逃到台灣留在太原,她的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1949年3月28日,閻錫山終於等來了南京的消息,李宗仁邀請他「商討黨國大事」。藉此機會,第二天閻錫山就在山西太原召開了大會,對身邊的高級將領說自己少則三五天,多則十天八天就回來了,要求他們死守太原。

為了不讓人懷疑自己是趁機逃跑,閻錫山逃往南京的時候身邊僅帶了三五名親信和醫護人員,前去機場送別的人只有閻慧卿和她的情人梁化之二人。

閻錫山走後,留在太原的人覺得他還會回來,因為閻慧卿還在,如果閻老不會來的話,肯定會帶上她走的。

因此,當時掌握太原軍隊指揮權的王靖國等人對局勢誤判,他拒絕了我軍要求太原和平解放的要求,選擇頑抗到底。

原來,閻錫山是故意把閻慧卿留下來的,為了穩住軍心,這一切她被蒙在鼓裡。

閻錫山的妹妹閻慧卿,沒和哥哥逃到台灣留在太原,她的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一直等到4月18日那天,閻錫山見情況不妙,讓副官奉命去太原接閻慧卿。可那天太原城下炮火連天,美軍飛行員見形勢不妙,無法降落,便發動飛機騰空而飛。

看著在空中無法降落的飛機,閻慧卿非常絕望,她失去了這次逃往南京的機會。

4月20日,我軍向太原發起總攻,閻慧卿搬到地下室躲避炮彈的攻擊,梁化之陪同她一起就餐。

此時的閻慧卿已經絕望了,她開始準備後事,將一些值錢的東西拿了出來,分給了身邊的人。

隨著我軍對太原展開猛烈的進攻,雙手沾滿人民鮮血的梁化之感覺末日已經來了,他代替閻慧卿寫了一封《絕命電》,發給了閻錫山,內容大致是處境艱難,誓死抵抗這類的話。

閻錫山的妹妹閻慧卿,沒和哥哥逃到台灣留在太原,她的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我軍攻入太原城中後,梁化之吩咐侍衛在自己服毒後,準備汽油,引火焚屍。

4月24日上午七點,梁化之與閻慧卿一起服下了毒藥,兩分鐘後斷氣,侍衛將準備好的汽油澆在二人身上,然後打翻了旁邊的蠟燭,頓時烈火焚燒,兩具屍體化為灰燼。

結語

閻慧卿的結局較為可惜,她手裡沒有沾滿鮮血,如果投降或者起義,應該能保全性命,至少不會被槍斃。

可閻慧卿的命運早已經被閻錫山和梁化之安排了,二人壓榨了閻慧卿最後的價值,為她安排好了一場悲劇。

網傳閻慧卿在山西呼風喚雨,閻錫山身邊的軍師,山西「宋美齡」等,這些完全是子虛烏有,她沒有這個權力,也沒這個能力,閻慧卿只是閻錫山很多大事的見證者,並非參與者。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 天天要聞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員、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編委會主任、編審張天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6月29日21時19分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逝世,享年71周歲。張天蔚老師長期從事編輯出版工作,潛心編審、躬耕出版工作,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出版事業,為上海交通大學出...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 天天要聞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據外交部網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個別反華政客出於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係。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 天天要聞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時,香港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香港特區政府高級官員、香港行政會議成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出席儀式。 在活動現場,香港警察管樂團奏樂,護旗方隊用中式步操護送國旗和區旗入場。隨後,現場全體肅立,國旗...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著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