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2022年06月09日00:22:11 歷史 1672

1937年2月9日,一個叫做王德民的混血男嬰出生在中國河北唐山,他的父親是中國人,母親雖然也擁有中國國籍,但卻是瑞士女子。

王德民雖然生在中國,但是更多地繼承了母親深邃的五官,從小便長得和周圍的孩子不一樣。

多年之後,許多人看到王德民年輕時候的照片,為他的英俊面龐驚嘆,不過,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審美,今天人們看到王德民會覺得驚為天人,可在當年,王德民這副混血樣貌卻妥妥的是一種累贅,甚至還影響到了他的人生走向。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麻煩不斷

雖然後來的王德民在科學界很有建樹,蜚聲國際,但在五歲以前,他在同齡孩子中間卻是一個十足十的「文盲」,他倒也並非不聰明,只是五歲之前的王德民一張嘴,說出來的全是英文,對於中文反倒是一竅不通。

原因是在他小時候,父母長期住在外國租界,平時所接觸到的本身就是英語環境,小孩子的語言系統本來就在發育期,在家中,母親本身是外國人,父親雖是中國人,但也有著多年留學美國的經歷,所以父母二人平日里在家也是英文對話,導致王德民更加沒有了學習漢語的環境。

但這一口流利的英文可給王德民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年幼的他在社區里成為了被孤立的對象,他長相既不像一個中國人,嘴裡說出來的也不是中國話,因此小孩子們都笑話他是一個外國來的洋人,不願意和他接觸。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王德民雖然想要同大家成為朋友,可他連別人說出來的話都似懂非懂,又怎麼可能和別人產生進一步的交流?所以年幼的王德民只好躲在家裡一個人看書,可長此以往肯定是不行的,畢竟,王德民將來肯定還是要在中國社會裡生活,所以他必須得學會中文。

母親萬般無奈之下,一狠心把滿嘴英文的兒子送去了一所全中文教學的小學,來到學校里之後,王德民更加鬱悶了,學校里的老師和同學都講中文,更加沒人和他說話,王德民自己其實也很煩惱,所以拼了命的學中文。

只可惜,因為小時候底子就沒打好,上小學才重新拾起中文課本有點晚了,以至於王德民這中文學的磕磕絆絆,他拼死拼活,也不知道要如何記住這些複雜的漢字,只能依賴死記硬背,記得這些漢字的形狀,進而勉強讀懂書上的話。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至於他的中文發音,更是成了大雜燴,全靠模仿父母和別人的口音,一張口怪腔怪調,引來了不少嘲笑,還有同學背地裡管他叫做「假洋鬼子」。

總之,因為各種複雜的原因,王德民的童年生活實在稱不上愉快,就這樣磕磕絆絆進入中學,王德民才終於啃下了中文這座大山,能夠順利的和人交流,日子也變得好過了一些。

但王德民的煩心事還並沒有完全的解決,語言可以拼死拼活地學,可是王德民這張混血臉孔卻比他說出來的話更加顯眼,王德民剛上高中的時候,同學都疑心道班裡怎麼來了一個外國人。

所以,每次認識新朋友、新同學的時候,王德民不得不費一番功夫和他們解釋,自己雖然長得像外國人,但的的確確是出生在中國,長大在中國的正經中國人。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可一看到他的這張臉,很多人就覺得他說自己是中國人,這話沒有說服力。當時的信息流通還沒有那麼發達,剛剛建國,大街上外國人都見不著一個,王德民這般相貌,走到哪裡都是被關注的焦點。

但當時人們關注他,當然不是因為他長得好看,而是因為覺得他長得奇怪,再加上建國之後西方對新中國的態度非常仇視,各種封鎖和打壓,所以中國人民對於外國洋人的印象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因此看向王德民的目光就更多了幾分審視的意味。

王德民自己心中當然只熱愛一個國家,那就是中國,畢竟就連他來自瑞士的母親都入了中國籍,他自己更是出生在抗戰年代,一路見證著中國從落後挨打到如今站起來,怎麼可能不愛國呢?只是,自己內心堅定是一回事,能夠讓別人相信自己的心意又是另一回事了。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為這些事情,王德民沒少苦惱,唯一能夠安慰他的,是他日益進步的成績。

在小學的時候,因為中文不好,所以王德民的聰明也沒有用武之地。但後來隨著他慢慢的精通中文,他的學業水平也開始慢慢精進起來,到了高中的時候,他的成績基本上每次都能穩居學校排行榜的第一位,是全校考試成績最好最穩定的學生。

所有人都憋著一股勁,在後面想要超越王德民,但很少有人能夠做到,這給王德民增添了不少自信,上著高中的他躊躇滿志,打算將來報考清華北大。

不管在任何時代,清華北大都是中國最優秀的兩所高等大學,所有優秀的學子都對這兩座學府心存嚮往,以王德民當時優異的成績,可以說是清華北大任他選擇,想學什麼專業就去什麼專業。

懷著滿腔熱血,王德民參加了當年的高考,成績果不其然非常優秀,幾乎門門都接近滿分,拿著這樣的成績單,應該沒有學校會拒絕吧?可沒想到,最後錄取結果出來,清華北大,王德民都榜上無名。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王德民看到這個結果,十分詫異,本著穩妥起見,他到清華北大的招生辦諮詢了一番,結果卻遭遇了兩盆冷水。原來,清華北大招生處的負責人一看到王德民這張臉,都立刻搖起了頭,勸他回家去另謀高就。

王德民一頭霧水,自己的成績已經這麼高了,難道還夠不上清華北大的門檻嗎?結果別人告訴他,並不是成績的原因,主要還是他這張臉的原因。

王德民倒也不傻,別人這麼一提醒,他便也明白了其中的緣故,自己有外國人血統,如今中國和西方的關係還很緊張,自己到哪兒都會有人覺得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也難怪清華北大會將王德民拒之門外。

但雖然能想通其中的原因,王德民卻很不甘心,怎麼因為一張臉,自己就要和最欣賞的兩個學府失之交臂呢?只是,他是一個年輕的學生,沒有力量去改變時代。最後,兜兜轉轉,王德民成為了北京石油學院的學生。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石油工業

這其實是他的第五志願,也就是說,前面四所學校竟然都不願意招收王德民這個混血兒。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王德民最後還能有一個大學收留就相當理想了,北京石油學院,便是如今人們所熟知的中國石油大學。

人生的大起大落莫過於此了,王德民拿著北京石油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心裡其實還是高興的,好歹不至於徹底落榜,不過,去了北京石油學院要學什麼專業呢?王德民當時也並不知道,因為他還得接受學院內部的調劑,最後調來調去,王德民終於得知,自己被調劑到了北京石油學院的採油專業。

對於這個專業,王德民實在是一竅不通,完全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去幹嘛,但以當時的情況,一進入這個專業,很有可能就要把它當做這輩子的事業了,所以,儘管不懂,王德民也得硬著頭皮上。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不過,真正進入石油學院學習之後,王德民突然發現,自己和採油專業倒還真是前世的緣分,他本身就聰明,熱愛探索,有著很強的邏輯性,而採油專業就需要他這樣聰明的學生。

所以,大學生活開始之後,王德民先前內心的鬱悶幾乎一掃而空,立馬開始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學習這份帶給他驚喜的新專業。

王德民的成績很快又飆升到學院排行榜的第一名,他幾乎是入迷了,平時不是在教室里上課,就是在圖書館裡溫習功課。

到了大學,少男少女都是情竇初開的年紀,雖然王德民這張混血臉給他引來了不少爭議,可上了大學,大家心中的顧慮也少了很多,同學們背地裡都覺得王德民長得很英俊,而且他學習成績又好,更帶上了一層光環。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所以上大學之後,王德民開始不斷地收到女同學寫來的飽含熱切的情書,然而,當時醉心學術的王德民把這些少女情懷都一一拒絕了。

甚至,為了防止別人再來追求他,他還公開地立了兩條規矩,若是要戀愛的話,第一,如果兩人結婚,他不能抽出時間帶對方逛公園;第二,對方不能妨礙他看書。擔憂桃花運影響自己的學術研究,這可能也是一般人體會不到的煩惱吧。

對上這麼一個眼裡只有學術的傢伙,再多的少女情懷也沒用了,從那之後,王德民的身邊終於清凈了,王德民可絕對沒有為自己失去女孩子的追求而難過。

當時他只覺得自己的學習時間還不夠,恨不得把一天24小時變成48小時,整夜整夜地泡在圖書館裡。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1959年,22歲的王德民終於從大學畢業。當時大學生非常金貴,國家對於他們的工作都是包分配的,王德民是石油學院里成績排名第一的人,因此,如果分配的話,好崗位也是任由他挑。

可是,一個好消息的到來,再次改變了王德民的人生選擇,這個消息便是中國發現了大慶油田

消息出來之後,整個石油學院都歡呼起來,沒有人比他們更懂得石油工業對於中國的重要性,過去,中國最缺的就是石油,西方卡脖子,外面的石油根本運不進來,我們只能想辦法自力更生,可是,找了一年又一年,卻始終沒有找到大面積的油田。

貧油國的帽子一戴十幾年,彷彿永遠摘不掉,石油學院的學子們每每討論到這件事情都憂心忡忡,愁眉不展。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可現在,大慶油田被發現了,也就意味著中國的機會來了,我們再也不用受西方的白眼了。進一步想,如果大慶油田這項工程儘早完成,那中國的工業必將迎來再度騰飛,未來興盛發達,這塊油田要發揮極大的作用。

而此時此刻,大慶油田正是用人之際,要建設油田,還有誰比石油學院的學子們更加合適呢?所以,自打知道消息的那一天,所有的同學都摩拳擦掌,計劃著前往大慶油田去,干一番事業。

王德民當然也不例外,開始報名的第一天,王德民就毫不猶豫地填下了報名表,他放棄了自己留在北京的機會,要到大慶去,另尋一番新天地了。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當然,在很多外人眼裡,這是個不太理智的決定,留在北京,有的是錦繡前程等著王德民,可大慶那邊兒卻是一片荒蕪,什麼都沒有,得白手起家,但王德民從填下報名表那一刻,就已經思考好了所有的事情。

只要能夠為祖國開發出來這片大油田,他即便把命搭進去,也是心甘情願的。

很快,王德民和同學們一起背著簡單的行李來到了未經開發的大慶油田,情況其實比人們想像的還要惡劣,到處都是簡陋的施工棚、鑽油井,工人們一個個曬的面龐黝黑。

王德民等人來到這裡,氣都沒來得及喘,就立刻被派去下基層,和工人們一起進行油井探測,像個陀螺一樣的連軸轉,一忙就是好幾個小時,連飯都只能做匆忙忙的塞進去兩口,一天下來,就覺得精疲力竭了。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而且,因為剛剛建設,大慶油田周邊根本就沒有宿舍給他們住,到了晚上王德民這一批學生被安置在了牛棚里。很多人一聽到這裡,都目瞪口呆,覺得怎麼能這樣委屈人才。

但王德民回憶說,當時剛到大慶油田的時候,能住上牛棚的都是最優越的待遇,因為牛棚好歹暖和、地方大,這還是工人們心疼他們年輕、初來乍到,特意給他們騰出來的。像很多工人,都只能擠在臨時搭起來的破帳篷里,漏風漏雨,那才真叫受苦。

王德民從小雖然遇上不少磕磕絆絆,但家境一直都很優越,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苦,可即便如此,王德民也沒有退縮,大慶油田的情況越是艱難,就越是能夠激發王德民鬥志,王德民來的第一天就暗自發誓,非要把這塊地方建設的面貌一心不可。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白天忙了一天之後,晚上住進牛棚里,王德民還在不斷地查閱資料,他意識到,當前我國掌握的開採石油的技術還太過落後了,落後就要挨打,高等的技術在西方手中,別人是不會把技術給我們的,不過,王德民能弄來一些蘇聯的資料,倒可以幫上忙。

難度在於,這些資料都是用俄文書寫的,根本就沒人認識,面對這樣的困境,王德民來了攻堅克難的決心。晚上,他左手拿著俄文資料,右手翻著一本簡陋的俄文字典,一個詞一個詞地去對,居然硬生生把一套資料翻譯了下來。

勇攀高峰

簡陋的牛棚,成為了王德民的研究所,那個時候他爆發出了極大的研究熱情,每天甚至可以不睡覺,光是瞪著兩隻眼睛,一次又一次的研究,研究完了再進行實地考察,整個人累瘦了好幾圈,但也絲毫沒感覺到疲倦。

當時王德民的內心裡只有大慶油田,壓根兒就忘了自己。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但研究這種事情,總是路漫漫其修遠兮,當時大慶油田運用的油井壓力計算公式是國際上通用公式,這也是我們當時唯一能夠弄到的一套公式,可是具體情況得具體分析,通用公式只是一個理想的演算法,用到實際情況上,除了拖累進度沒有任何幫助。

西方各國有無數的專家助力,開採石油的時候當然不愁這個問題,但在中國,這就是難題之中的難題,自己沒有一手資料,就只能吃別人剩下的,所以王德民才夜以繼日的去研究蘇聯的資料,要給大慶油田挖出一套辦法。

他一邊總結蘇聯的經驗,一邊在大慶油田進行實際的測量計算。

終於,在1961年,王德民奇蹟般地給大慶油田設計了一套新的公式,成功解決了大慶油田開採效率不高的問題,王德民一下子成為了整個大慶油田的名人,就連周總理寫信給大慶油田團隊表彰的時候,還特意提到了王德民的名字。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這次成功幾乎震撼全國,王德民卻沒有因此飄飄然,他還是一頭扎在他的簡陋的研究室里,用翻爛的稿子一遍一遍地去算,去研究。大慶油田沒有解決的問題還很多,只要這些問題還在,王德民就要逼著自己不斷地往前走。

在大慶油田,王德民幾乎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以他的名氣和地位,中間他有無數次的機會可以調回北京來,但是王德民卻拒絕了,對王德民而言,大慶油田如同他靈魂的一部分,是他對國家的責任和期待,他不可能把大慶油田放下。

解決了很多細節問題之後,王德民開始思考一個更大的問題,當時全世界的油田基本上只能經過二次採油,隨之就會面臨停用,至於三次採油,只有蘇聯人勉強做到過,成功案例極少。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連美國人研究了20年,都沒研究出來如何三次採油,但現在王德民想把三次採油的辦法研究出來,應用到大慶油田上,他相信,以大慶油田的潛力是完全可以做到三次採油的。只要自己把技術拿出來。

當時很多人都勸王德民不要瞎費功夫,大慶油田的石油儲存量夠多了,足夠中國使用很多年,可三次採油,是石油開採方面一個難倒無數人的課題,蘇聯、美國尚且犯難,何況作為新人的王德民呢?

王德民卻聽不得這些話,只要有可能,他就得試一試,這是國家的資源,一絲一毫都不能浪費。

可是,從60年代開始,他研究了二十多年,這個課題還沒有出現有效的進展。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1985年,王德民成為了大慶油田的總工程師,他還是把三次採油的課題放在自己研究的第一位,很多人都說算了吧,王德民如今功成名就,沒有必要為了一個永遠研究不出來的課題毀了自己的名聲。

但王德民聽到這些話只是搖頭笑笑,繼續埋頭搞科研。

很多人都說,他為了石油的研究瘋魔了,可作為一個腳踏實地的科學家,王德民字典里沒有放棄兩個字。

就這樣,又堅持了好幾年,王德民終於驚奇的發現,只要將聚合物注入油井內驅油,便可以帶動三次採油,所有人都不相信他能夠創造這樣的奇蹟,但他還是做到了。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大慶油田初步建設完成的時候,美國有專家預測大慶油田可以為中國開採出5000萬噸石油,讓中國一直利用到1995年,這已經是個非常驚人的數字了。

但是在王德民的努力之下,大油田的石油開採量超出了1億噸,這是全世界任何一個科學家都不曾做到的壯舉,就連美國都不得不心服口服。

王德民所創造的這個奇蹟,不僅僅推動中國的石油工業向前發展了20年,對於國際石油開採技術的發展更是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正因為他這樣卓越的貢獻,所以國際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員會宣布,將國際編號為210231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王德民星」。

王德民成為了達芬奇,牛頓居里夫人之後,第四個獲此殊榮的名人。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在王德民的生命里,大慶精神貫穿始終,如今,王德民院士已經85歲了,年齡的增長讓他離開了一線,但是,他依舊孜孜不倦地研究著那些關於石油的奧秘。

用王德民自己的話說,他的人生早已經和大慶油田共命運,大慶油田在哪裡,哪裡就是他的家。

以身許國的王德民,配得上所有的讚譽,大慶油田,便是他用一生心血立起的一座豐碑。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白俄羅斯舉行閱兵式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 - 天天要聞

白俄羅斯舉行閱兵式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

新華社明斯克5月9日電(記者陳汀)白俄羅斯9日在首都明斯克「明斯克-英雄城」紀念碑前舉行閱兵式,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5月9日,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軍人參加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新華社發(任科夫攝)閱兵活動於當地時間20時30分正式開始。白俄羅斯陸軍、空軍、特種部隊等軍種士兵,緊急...
遊戲論|暴君無道,弔民伐罪——《蘇丹的遊戲》中的政治 - 天天要聞

遊戲論|暴君無道,弔民伐罪——《蘇丹的遊戲》中的政治

一位神秘的女術士給帝國高高在上的蘇丹送來了一個神秘的盒子。盒子里有28張卡片,分別是征服、縱慾、奢靡和殺戮。每一張卡片都代表著一件要完成的事情。這讓百無聊賴的蘇丹提起了興緻。這是2025年3月31日發布的卡牌類角色扮演遊戲《蘇丹的遊戲》的序
大禹治水在隴南(九十八) - 天天要聞

大禹治水在隴南(九十八)

建立在隴南市武都區外納鄉的白馬氐武都國武都國的領土是仇池國的東南部,東據今陝西略陽以東,西界鄧至(今四川南坪),南有平武(今四川平武),北鄰宕昌。武都國的建立,一方面依靠氐族群眾對楊氏家族的擁戴,另一方面依靠劉宋政權的支持。
國家富裕了,必須有強大的國防加以保護。 - 天天要聞

國家富裕了,必須有強大的國防加以保護。

有句成語叫富國強兵。這裡的富國指的是國家富裕,人民豐衣足食。強兵是指兵力強盛,國防堅固。在中國歷史上,能做到富國強兵的都是非常強盛的朝代。比如強漢盛唐。而那些只注重富國而不知強兵的朝代,都逃脫不了被滅亡的惡運。春秋戰國時期的宋、魯、鄭等國就
韓德洙加入韓國國民力量黨 - 天天要聞

韓德洙加入韓國國民力量黨

據央視新聞消息,韓國無黨派總統候選人、前國務總理韓德洙的競選團隊10日凌晨發布公告稱,韓德洙10日凌晨根據國民力量黨緊急對策委員會和選舉對策委員會的決議,完成了國民力量黨的入黨程序,成為該黨黨員。韓德洙 資料圖韓德洙在加入國民力量黨後表示,為了在大選中取得勝利,將以謙虛的心態全力以赴。保守派陣營最具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