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嬪來了「月事」,皇帝此時要求侍寢怎麼辦?古人腦洞大開

2022年02月09日18:55:04 歷史 1121

古代皇帝,擁有後宮佳麗三千,晉朝皇帝的妃嬪更是達到了一萬人之多。而妃子們想要在皇宮內出人頭地,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得到皇帝的寵幸,為皇帝生下龍種。

古代妃嬪來了「月事」,皇帝此時要求侍寢怎麼辦?古人腦洞大開 - 天天要聞

可是,皇帝只有一人,妃嬪數量卻十分龐大。在後宮中,為了得到皇帝的寵幸,必須使出渾身解數,甚至可以拋棄往日的姐妹情深,可謂是爾虞我詐。

但是,由於女性的生理結構特徵,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不能與皇帝同房,倘若在這幾天皇帝有意臨幸自己,那隻能是十分可惜。為了保證妃嬪們侍寢的秩序合理運行,古人便想出了各種奇葩的招數。

專設官職和機構

周代,人們講求天文曆法,不論是農耕,還是日常生活,都要遵循月亮的陰晴圓缺,宮中的妃嬪侍寢也不例外。人們認為,周天子是太陽,妃嬪們是月亮,要服侍太陽。

古代妃嬪來了「月事」,皇帝此時要求侍寢怎麼辦?古人腦洞大開 - 天天要聞

月亮從初一到十五越來越圓,這段時間侍寢的妃子地位從低到高;月亮從十六到三十越來越彎,這段時間侍寢的妃子地位從高到低。如此一來,一個月中,妃子們的侍寢順序十分明確。

但是,妃子們來了「月事」怎麼辦?為了解決此類難題,周朝專設女官一職,除了用來管理、培養、訓練宮女之外,還能夠協調侍寢順序的事務。這一官職延續了好幾個朝代。

到了清朝,皇帝採用「翻牌子」的方法,來決定當晚侍寢的宮女。宮女的名字被寫在綠銅簽上,放在專用的銀盤中,皇帝用過晚膳,由專門的太監把銀盤端到皇帝面前,供皇帝翻取。

古代妃嬪來了「月事」,皇帝此時要求侍寢怎麼辦?古人腦洞大開 - 天天要聞

專管「翻牌子」事宜的機構,叫做敬事房,用來協調妃嬪侍寢的相關事務。雖然敬事房由一群太監組成,但是由於皇帝侍寢由其一手把控,這群太監往往會成為妃子們的討好對象。

同樣,當妃子來「月事」的時候,也會提前通知敬事房裡的太監們。太監得知後,這幾天便會從銀盤裡拿掉來「月事」的妃子的牌子,這樣,皇帝就不會翻到她的名字了。

古代妃嬪來了「月事」,皇帝此時要求侍寢怎麼辦?古人腦洞大開 - 天天要聞

巧用工具,側面暗示

在古代,女性的經血被視為污穢之物。所以,來了「月事」的妃嬪們,面對侍寢問題時,往往會羞於直接開口或者直接奏請。所以,她們便會藉助一些小工具,來暗示皇帝,達到心照不宣的效果。

西漢時期,每一位妃子在入宮時,都會領取到一枚特殊的金戒指,自己「月事」到來時,就會把金戒指戴在手上,讓皇帝看見,意為「經戒止」。此時皇帝便心領神會,不會選擇此名妃子侍寢。

古代妃嬪來了「月事」,皇帝此時要求侍寢怎麼辦?古人腦洞大開 - 天天要聞

另外,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有記載:「皇帝諸侯群妾,以次進御,有月事止不御,更不口說,故以丹注面貌旳旳為識,令女史見之。」揭示了另一種處理方式。

處於經期的妃子們會採用「丹朱抹面」的形式來告知女官。即「月事」期間,將一點硃砂抹在臉上,讓女官看到,女官在安排侍寢之事時,便會將這些妃子排除在外。

古代妃嬪來了「月事」,皇帝此時要求侍寢怎麼辦?古人腦洞大開 - 天天要聞

由於丹朱抹在臉上十分顯氣色,既滿足了妃嬪們的愛美心理,又能巧妙地從側面告知女官自己身體的特殊情況,所以當時這樣的方式在皇宮裡十分流行,風靡一時。

到了五代十國時期,當地位較高的妃嬪來「月事」時,會把一個紅燈籠掛在自己房屋的門前;當地位較低的妃嬪來「月事」時,會在自己的腰間或手腕處系一根紅繩,處理這種事情的方式花樣百出。

直接正面奏請

唐代,我國經濟大發展,文化大繁榮,進入了一片繁盛時期。此時,人們豐衣足食,生活太平,所以思想比較開放,性格也較為直來直去,宮中的妃子侍寢也不例外。

古代妃嬪來了「月事」,皇帝此時要求侍寢怎麼辦?古人腦洞大開 - 天天要聞

唐代,宮中妃嬪侍寢有一套嚴格又複雜的流程。唐代也延續了周朝的方式,按照月亮的陰晴圓缺,每月初一到十五,侍寢的妃子地位從低到高;十六到三十,侍寢的妃子地位從高到低。

與周代不同的是,唐代後宮的妃子們地位更加細化,依次是皇后、正一品四夫人、正二品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她們必須遵循一套嚴格的規範侍寢,連皇帝也不能違背。

侍寢時,皇后和四夫人有優先權,九嬪以下「九九而御」,即每九個妃子共同服侍皇帝。除此之外,唐朝對侍寢天數也有嚴格的規定。皇后侍寢兩夜、四夫人侍寢兩夜、侍婦侍寢六夜、御妻侍寢十八夜。

古代妃嬪來了「月事」,皇帝此時要求侍寢怎麼辦?古人腦洞大開 - 天天要聞

但是,妃嬪們畢竟都是女性,生理結構不同於男性,每個月都會有幾天無法侍寢。如此嚴格的規定,架滿了條條框框,但是也無法避免妃嬪們的特殊時期。

當妃嬪「月事」來臨時,就會直接密奏皇帝,表示自己身體不便,為了不辱龍體,主動退出侍寢。當晚的侍寢工作也會自動順延到下一位妃嬪。

找人替代

古代後宮佳麗三千,每個人都有自身獨特的本領,提高自身魅力,得到皇帝的關注,從而受到臨幸,侍寢皇帝,生下龍種,得到名分,提高自己在宮裡的地位。

古代妃嬪來了「月事」,皇帝此時要求侍寢怎麼辦?古人腦洞大開 - 天天要聞

所以,想得到皇帝的臨幸,僅僅是「望眼欲穿」的祈盼,不主動去爭取,恐怕一輩子也無法實現願望。妃嬪們必須使出渾身解數,智力與美貌並存,才能在眾多妃子中脫穎而出。

如此珍貴難得的機會,真正落到自己頭上時,不巧遇到「月事」,因此放棄,實在是可惜。既沒法避免經期,又想受到皇帝臨幸,得到名分,達到「雙全」,怎麼辦?

於是,有一些妃子便找到自己十分信任的人,頂著自己的名字,代替自己去侍寢皇帝。替代者首選自己的貼身侍女,這樣,既能達到冒充自己的目的,又不怕會被「挖牆腳」。

古代妃嬪來了「月事」,皇帝此時要求侍寢怎麼辦?古人腦洞大開 - 天天要聞

皇帝面對這樣的情況,往往是不在乎的態度。因為皇帝侍寢的重要目的,僅僅是得到龍種,延續後代,況且後宮佳麗三千,皇帝每日同床的妃子幾乎不一樣,根本記不住每個人的臉。

被選入後宮的妃子,一輩子的念想,便是能夠得到皇帝的寵幸,得到皇室的名分。於是,每個人都不得不提升自己的美貌與智力,只為了吸引皇帝的注意,即使在「月事」期間,也能有各種奇思妙想。

古代妃嬪來了「月事」,皇帝此時要求侍寢怎麼辦?古人腦洞大開 - 天天要聞

可是,有的妃子,在宮中一生也得不到皇帝的注意,只能在落魄中結束自己的一生。這樣的女人,一生都只為一個男人而活,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如同行屍走肉,十分可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歷史的塵埃——不簡單的法顯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不簡單的法顯

原創 南風無影 走過了河西走廊,再過沙海戈壁,我們進入西域地界,第一個西域小國: 鄯善,它還有個名字叫樓蘭。為了不節外生枝,我丟掉了甲胄和兵器,順便也找人把自己的頭髮剃了,實在是不習慣留這麼長的頭髮,剪的非常短。等頭髮剃完,我和法顯還有幾個
歷史的塵埃——興衰有人定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興衰有人定

呂敬榮 /文1公元前206年8月,劉邦開始返攻東方。第一個攻擊對象便是雍王章邯,攻打章邯的過程在歷史上算是一次非常著名的軍事案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意為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史記·高祖本紀》中描述的很簡單:「漢王用韓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 天天要聞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6月28日晚至29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遭遇特大暴雨襲擊,部分城區和鄉鎮出現洪澇災害。當地各級各部門全力以赴搶險救災,積極開展災後清淤、排水、搶修等工作,幫助受災群眾儘快恢復生活生產。6月30日,在貴州省鎮遠縣城關五小共和校區,老師在清理校園。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6月30日,商戶在貴州省鎮遠縣城...
致命的三次失誤 - 天天要聞

致命的三次失誤

項羽的人生巔峰是在公元前206年,因為他就是在這一年分封諸侯。要知道,當時的項羽可是諸侯的盟主,而劉邦僅僅只是十八路諸侯的其中一位諸侯。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上海,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石庫門小樓靜靜矗立,烏漆木門、雕花門楣、朱紅窗欞,芳華依舊。回望一百多年前,舊中國風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殫精竭慮,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拼版圖片:左圖為位於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的中共一大會址(新華社記者劉穎 攝),右圖為中共一大會址原址房間內部(中共一大紀念...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 天天要聞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慶市開州區人,享年71歲。幼時讀私塾,13歲時父親因瑣事糾紛被當地惡霸打死後家道中落。為了生計,他開始給人家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