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風華•黨史回眸】國民黨對鄒韜奮下達必殺令,周恩來如何組織營救?

2021年12月20日22:09:02 歷史 1373

香港淪陷後,在港黨組織迅速組織營救鄒韜奮、茅盾、戈寶權、葉以群等愛國文化名人,在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的護送下,他們撤離到廣東寶安的游擊區——白石龍村。  

然而此時的白石龍村面臨著日軍、偽軍、國民黨頑軍的三方夾擊,文化人不能久留,要儘快穿越被日軍佔領的淪陷區和國民黨頑固派控制的國統區,經過惠州、老隆、韶關,去往桂林。

【百年風華•黨史回眸】國民黨對鄒韜奮下達必殺令,周恩來如何組織營救? - 天天要聞

01  


1942年1月20日,茅盾夫婦以及葉以群、胡仲持、廖沫沙,加上兩位持槍護送的游擊隊交通員、兩位挑夫,一行9人,第一批離開白石龍村,前往惠州。  


但當他們一行人臨近惠州的時候,正趕上日軍「掃蕩」,只得折返回來,在惠州城外的茶園隱蔽起來。好不容易等日軍撤離了惠州,國民黨又進駐了惠州城。然而這時,負責護送的交通員卻告訴文化人,黨組織已經做好了安排,請文化人大膽前行。


【百年風華•黨史回眸】國民黨對鄒韜奮下達必殺令,周恩來如何組織營救? - 天天要聞


他叫盧偉如,中共惠陽縣委組織部長兼武裝部長。為讓文化人安全到達惠州,他假扮香港富商,包下惠州最豪華的旅店,與國民黨187師師長張光瓊做鄰居,並與國民黨各級官員交往,打通了惠州交通線。  


2月17日,茅盾、張友漁等文化人登船離開,3月9日抵達桂林。此前,司徒慧敏夏衍、蔡楚生、梁漱溟、范長江等走水路從香港撤離的文化人已經先期到達桂林,眾人再次聚首,都有一種劫後重生的喜悅。


02  


1942年4月下旬,鄒韜奮和胡繩等最後一批人離開寶安白石龍游擊區。就在他們到達老隆的當天,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黨支部書記連貫接到周恩來的指示,要求讓鄒韜奮就地隱藏,先不要轉移。到底是出現了什麼狀況呢?


【百年風華•黨史回眸】國民黨對鄒韜奮下達必殺令,周恩來如何組織營救? - 天天要聞

鄒韜奮是救國會的「七君子」之一,他主編生活周刊,開辦生活書店,以犀利之筆,力主正義輿論,抨擊黑暗勢力。  


當國民黨得知鄒韜奮從香港回到了內地後,一直暗中搜捕。就在鄒韜奮到達老隆的時候,周恩來接到潛伏在國民黨內部情報人員的密報,得悉國民黨已經對鄒韜奮下了「必殺令」。  


鄒韜奮剛剛隱蔽起來,大營救的組織者、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負責人廖承志,中共南方工委副書記張文彬等人因叛徒出賣被捕。  


在獄中,廖承志給周恩來寫了一封信:「希望你相信,小廖到死沒有辱沒光榮的傳統,其餘倘有機會可面陳,無此機會,也就算了,就此和你們握手,中國共產黨萬歲。」

【百年風華•黨史回眸】國民黨對鄒韜奮下達必殺令,周恩來如何組織營救? - 天天要聞

國民黨到處搜捕不到鄒韜奮,推斷他還住在東江鄉間,派來主管文化出版的劉百閔來廣東搜捕。  


得知消息後,周恩來緊急派馮舒之趕往梅縣,把鄒韜奮接回上海。馮舒之是一名地下黨員,曾在鄒韜奮主辦的生活書店當幹部。在馮舒之的護送下,鄒韜奮抵達上海,後被轉送到蘇北抗日根據地


03  


除了營救文化人之外,香港大營救過程中,還營救了一批國民黨軍政官員及其家屬,英國官兵和僑民。


【百年風華•黨史回眸】國民黨對鄒韜奮下達必殺令,周恩來如何組織營救? - 天天要聞


英軍上校賴特向英國當局報告了自己逃出虎口的冒險經歷以及游擊隊營救英軍戰俘的英勇行動,這使英國當局大為感動。英國當局於1942年7月在桂林成立了英軍服務團,由賴特擔任指揮,並在廣東惠州設立了辦事處,配合游擊隊的營救工作。雙方合作後,又救出一批戰俘。  


據不完全統計,至抗戰勝利,營救護送到大後方的英國、美國、印度、丹麥等國人士達到上百人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1946年9月30日,指揮日軍攻佔香港的日軍司令官酒井隆,被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判處死刑。


【百年風華•黨史回眸】國民黨對鄒韜奮下達必殺令,周恩來如何組織營救? - 天天要聞


這場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的秘密大營救行動,歷時半年多,行程萬里,遍及十餘省,共營救出愛國民主人士、進步文化人及其家屬八百餘人,還營救出一批國民黨駐香港人員和外國友人。  


患難之中見真情。日軍攻陷香港之際,中國共產黨克服了令人難以想像的困難,營救大批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精英,以實際行動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對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精英的珍視和保護,民族危亡之際,對社會責任的勇敢擔當,對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鞏固與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一段歷史,應該永遠被銘記!


圖文來源:CCTV國家記憶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滬135家博物館減免費開放 - 天天要聞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滬135家博物館減免費開放

市文化旅遊局介紹,上海市「5•18國際博物館日」如約而至。今年,博物館減免費開放活動彙集了滬上135家博物館,並聯動中國旅遊日,減免費開放日將覆蓋5月18日、5月19日;邀請大家走進博物館,相約博物館,與博物館約會。參與減免費開放的博物館名單詳見溫馨提醒:為共創安全有序的參觀環境和觀展氛圍,請市民遊客配合館方...
藏在清遠小巷裡,被外交官點贊的「刮膩子」專家,到底有多牛 - 天天要聞

藏在清遠小巷裡,被外交官點贊的「刮膩子」專家,到底有多牛

有這樣一群青年人,他們熱愛中國傳統文化,以一己之力,不斷擴大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力。《Go!出海新聲代》聚焦他們的故事,從青年人的傳承中,看文化五千年的延續脈絡。今年初,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海外社交平台轉發一條浮雕長城的創作視頻,並配文「見證浮雕壁畫藝術家以精湛技藝『建造』長城的奇蹟!」,一時之間,引發...
大量中國移民偷渡進入美國?中使館發聲! - 天天要聞

大量中國移民偷渡進入美國?中使館發聲!

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微信公眾號14日消息,駐美使館發言人就中方打擊偷渡活動答記者問。問:一段時間以來,部分美國媒體、政客關注並炒作所謂大量中國移民偷渡進入美國,認為中方未採取措施阻止這一現象。你對此有何評論?中美雙方是否可能就此開展合作?答:中方在非法移民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
「我從包公家鄉來」:不確定少年包青天是否去過泉州 但他肯定不是大嫂帶大的 - 天天要聞

「我從包公家鄉來」:不確定少年包青天是否去過泉州 但他肯定不是大嫂帶大的

大皖新聞訊  包公的父親包令儀曾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當過四年縣令,當時十多歲的包拯,是否跟父親一起在他鄉度過了重要的青少年時代呢?帶著這樣的疑問,5月13日,由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中共肥東縣委主辦,肥東縣委宣傳部、新安晚報社承辦的「我從包公家鄉來」大型融媒體採訪團千里迢迢來到惠安縣,探尋少年包拯的足跡,並...
重溫《琅琊榜》,頓悟梅長蘇為何寧可戰死沙場,也不願意留在金陵 - 天天要聞

重溫《琅琊榜》,頓悟梅長蘇為何寧可戰死沙場,也不願意留在金陵

《琅琊榜》中的林殊,雖然後來成為手無縛雞之力的梅長蘇,卻依然是最值得敬佩的英雄。因為他始終未改初心,為著公正公義公道,敢於選擇一條最艱難的路。有人說,梅長蘇回金陵報仇,和璇璣公主的復仇如出一轍,他們都心機深沉,謀略超人。我卻覺得兩者無法相提並論,差之毫厘,失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