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 | 黨史日曆 · 10月7日

2021年10月07日23:45:06 歷史 1219

重要論述

1949年10月7日

劉少奇在政協全國委員會中共黨組舉行的黨員大會上講話,闡述新中國成立以後繼續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的意義。講話指出:中國今天無產階級很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非無產階級,全國人口四萬萬五千多萬,而共產黨員只是三百萬;工業不發達,生產量不大。這些條件決定了黨必須實行統一戰線的政策。

1975年10月7日

鄧小平在會見英國保守黨上院領袖卡林頓等時,談到中國國內情況指出:中國有中國的問題,中國自己有自己的條件。因為我們人口多,即使我們的生產能力和總產值達到了美國的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跟你們西方的水平還差一個很大的距離。說趕上西方,就是比較接近,至少還要五十年。這不是客氣話,這是一種清醒的估計。在談到核戰爭和常規戰爭問題時指出:現在人們有一個概念,說什麼叫戰略武器,好像只有核武器是戰略武器。我們看這個概念不一定準確。如果是那樣,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沒有戰略武器了。恐怕常規武器也是屬於戰略武器的範圍。所以,不但要著眼於核戰爭,還要看到可能打常規武器的戰爭。我們對歐洲的團結、歐洲的強大是採取積極態度的。歐洲本身的團結、歐洲本身的強大,不單對蘇聯是一種制約力量,而且同美國建立平等的夥伴關係也需要歐洲本身的團結。所以,我們積極評價你們通過公民投票留在了共同市場。西歐還需要在聯合的道路上前進,這當然是困難和複雜的,但看來必須走這一條路。

1977年10月7日

鄧小平在會見以日本退役陸軍將領三岡健次郎為團長的日本三岡訪華團時指出:我們對戰爭的態度,首先是反對,我們希望戰爭晚一點來。第二是不怕。早打不怕,大打也不怕,就是使用現有的裝備打也不怕。我們實現了四個現代化,裝備更好些,那就更不怕了。最重要的是使人民都知道,要加強戰備,人民要有精神準備。對戰爭有了準備,就有可能延緩戰爭。還指出:能否實現國防現代化,決定於工業和科學技術現代化。工業上不去,科學技術上不去,國防現代化就不能實現。現在我們在努力抓工業,抓科學技術,抓教育。我們相信可以比較快地見效。我們要引進世界各國的先進技術,學習世界上的一切先進成果。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一日千里,我們所講的趕超世界水平,就是在本世紀末達到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到本世紀末還有二十二年,誰曉得那時是什麼面貌。科學進步很快,發展很快。現在人民群眾、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只要方向正確,又有具體的有效措施,就有希望。科學本身就是老老實實的,一點弄虛作假也不行。不行就是不行,再吹也不行。知道自己不行,就有希望。在談到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時指出:我們對鄰國,哪怕是社會主義國家,也都採取不干預別國事務的政策。我們對朝鮮、越南都有援助,但絕不會依仗援助施加影響。這是我國的根本方針。中國人民是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我們看中日關係,應該向前看,應從歷史的長期的眼光來看問題。

2013年10月7日

習近平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發表講話,闡述對當前世界經濟的看法。他強調,亞太經合組織正在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應該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維護亞太經濟金融穩定,推動各成員深化經濟結構調整,推進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亞太地區繼續在世界經濟復甦方面發揮引擎作用。

他表示,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總體朝好的方向發展,但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突出,實現世界經濟全面復甦和健康成長仍然面臨嚴峻挑戰。亞太經合組織應該展示勇氣和決心,發揮引領和協調作用,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亞太地區繼續在世界經濟復甦方面發揮引擎作用。

他就此提出3點建議。第一,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攜手推動亞太共同發展。我們要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精神,推動形成亞太地區政策協調、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的開放發展格局。第二,客觀判斷形勢,沉著應對挑戰,全力維護亞太經濟金融穩定。我們要防範風險疊加造成亞太經濟金融大動蕩,以社會政策托底經濟政策,防止經濟金融風險演化為政治社會問題。同時要看到,亞太地區謀和平、求穩定、促發展的共同願望沒有改變,在世界政治經濟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上升趨勢沒有改變,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動力和潛力沒有改變。我們有理由對亞太發展前景保持信心。第三,著眼長遠,推動各成員深化經濟結構調整,為亞太持久發展注入更大動力。我們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改革創新,釋放內需潛力、創新動力、市場活力,加深產業鏈和價值鏈融合,推動亞太地區在全球率先形成新的增長產業群。

黨史回眸

1954年

10月7日 新疆軍區遵照軍委總參謀部8月6日的批複公布成立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1975年3月,兵團撤銷,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墾總局。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作出《關於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決定》。

1996年

10月7日-10日 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召開。全會通過《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指出,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事業。

2008年

10月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專題聽取有關國際金融危機情況和應採取應對措施的彙報。11月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措施。此前,9月中旬,由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

歷史瞬間

學黨史 | 黨史日曆 · 10月7日 - 天天要聞

1984年10月7日,鄧小平出席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奠基儀式,並為奠基石培土。

編輯丨王穎

審核丨賴思臻

來源丨黨的歷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太原市各社區開展慶「七一」主題活動 - 天天要聞

太原市各社區開展慶「七一」主題活動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年周年,我市各社區陸續通過開展上黨課、重溫入黨誓詞、與黨旗合影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回顧黨的光輝歷程,謳歌黨的豐功偉績,激勵廣大黨員幹部錘鍊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凝聚奮進力量。
茂名市軍休幹部前往汕頭緬懷和祭奠革命先烈 - 天天要聞

茂名市軍休幹部前往汕頭緬懷和祭奠革命先烈

「英雄們,家鄉的親人來了。」6月28日,茂名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軍休幹部前往汕頭七二八烈士紀念碑開展緬懷革命先烈活動。在莊嚴肅穆的陵園中,全體人員肅立默哀鞠躬、獻花、奠酒,瞻仰烈士紀念碑,寄託對烈士的無盡哀思,表達對烈士的崇高敬仰。軍休幹部
【一周場面】閔博展出東漢劉焉鎏金銅縷玉衣;上海南站7月1日起更新改造 - 天天要聞

【一周場面】閔博展出東漢劉焉鎏金銅縷玉衣;上海南站7月1日起更新改造

2024年6月25日至8月25日,閔行區博物館聯手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為觀眾帶來《大漢未央——漢代王室精品文物展》,展出的文物以漢代中山國王室墓葬出土文物為主,來自河北博物院與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128件(套)精美文物悉數與觀眾們見面。  本報記者 李茂君 攝2024年6月24日,鐵路上海南站公告部分列車停...
陝西四市發布一批人事任免 - 天天要聞

陝西四市發布一批人事任免

西安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6月28日,西安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西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人民政府決定:免去李西寧西安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市物流業發展辦公室主任職務。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市人民政府決定:免去姚開慧西安市人民政府督查專員職務。西安市公安局:市人民政府決定:...
身臨「左聯五烈士」最後時光,龍華烈士紀念館迎來戲劇黨課 - 天天要聞

身臨「左聯五烈士」最後時光,龍華烈士紀念館迎來戲劇黨課

今天,龍華烈士紀念館裡迎來一場特別的黨課——以話劇《前哨》為藍本改編的沉浸式戲劇《獄中的哨聲》帶領觀眾回到1931年的上海,身臨「左聯五烈士」犧牲前最後被關押的牢房,傾聽他們的聲音。通過這樣獨特的藝術形式,觀眾們以前所未有的視角走近歷史。
蔣潔敏、白恩培、傅政華、黃興國、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內鬼」出鏡懺悔 - 天天要聞

蔣潔敏、白恩培、傅政華、黃興國、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內鬼」出鏡懺悔

6月27日晚,央視新聞頻道播出政論專題片《第二個答案》。專題片介紹,黨的二十大以來,截至2023年11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立案67萬件,其中立案中管幹部86人、廳局級幹部3533人、縣處級幹部2.8萬人。「這是一場壓倒性的勝利,黨、國家、軍隊內部的嚴重隱患正在消除,人民賦予的權力,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幸福。」專題片說。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