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年的東漢,為什麼儘是小皇帝當朝?

2021年10月06日23:59:08 歷史 1986

伴隨著私有制和階級的出現,中國原始氏族社會開始解體,其最後一位華夏部落聯盟首領禹被兒子啟繼位為「夏後」,開始了「父傳子,家天下」的王位繼承製。

200多年的東漢,為什麼儘是小皇帝當朝? - 天天要聞

這裡所謂的「家天下」,就是指帝王把國家政權據為己有,世代相襲的一種理念。即所謂帝王把國家當作一家的私產,世代相傳。家天下是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到了夏朝時期,中國帝王便把天下的土地、臣民都當成了君王一家的私人財產了。

再到嬴政一統中原,開創集權帝制以後,「家天下」的繼承製度在中原王朝已經根深蒂固了,可以說是貫穿了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統治史。幾乎每個朝代,都出現過數量不等的「兒皇帝」,也就是未滿弱冠之年便登基的幼帝,這種情況在東漢時期最常見。

200多年的東漢,為什麼儘是小皇帝當朝? - 天天要聞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兒皇帝」登基的現象呢?究其本質,在於皇位繼承製的局限性。

公元221年,一統天下的嬴政認為自己的功德超過此前的所有帝王,包括遠古時期功德無量的「三皇五帝」,於是便取「三皇」中的「皇」,「五帝」中的「帝」,自稱為「皇帝」。這一傳統被延續下去,自嬴政之後的所有統治者,除少量政權如太平天國等,幾乎每個封建統治者都以「皇帝」自居。

除此之外,嬴政還確立了一套圍繞帝制而產生的一整套集權制度,其中「家天下」的繼承製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為了讓江山不斷在本家子孫中傳續,「奉宗廟之重,終無窮之祚」,把社稷傳承給二世、三世乃至千萬世。雖說嬴政的如意算盤沒有打成,大秦王朝二世而亡,但由他所開創的這套繼承製卻保留下來。到了漢朝時期,這套繼承製已經相對完善。

200多年的東漢,為什麼儘是小皇帝當朝? - 天天要聞

顯然,這種繼承製度局限性非常大,繼承者的人選集中在皇帝的子孫中,選擇的餘地非常有限。一旦皇帝英年早逝,幼帝登基的可能性非常高。東漢除光武帝、明帝、獻帝之外,其他皇帝均未活過三十六歲,其中除了安帝、質帝、桓帝是以宗族身份登基以外,其他皇帝均遵循了「父傳子」的原則。

皇帝雖然后妃眾多,但由於他們結婚時身體發育不完善,縱慾過度,無疑會影響自身及後代的身體健康。東漢時期皇子的死亡率非常高,後宮爭寵、廢立加上落後的醫療條件,都是導致皇子早夭的重要原因。能活到成年的皇子極少,所以皇儲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東漢時期的皇帝平均壽命較低,所以他們留下的皇子年齡不大。

因為繼承製度的限制,哪怕皇子年齡很小,也必須將其立為儲君。幼帝登基後,又會重新陷入惡性循環中。

200多年的東漢,為什麼儘是小皇帝當朝? - 天天要聞

除了上述原因外,後宮干政也是導致東漢多幼帝的原因之一。

東漢時期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皇帝的平均壽命不長,但皇后及太后卻都很長命,「主少母壯」的例子不勝枚舉。漢朝時期有這樣的規定,只要是有嫡正地位的正宮皇后,在皇帝年幼、昏庸或皇嗣中斷的情況下,都可以以監護人的身份臨朝稱制。在這種情況下她們可以獲得與皇帝對等的權力。

在這種背景下,難免會出現「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賢以專其威」的太后,她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權欲,經常做出「廢長立幼」的勾當,將權勢牢牢地握在手裡。例如,元和帝的皇后鄧氏,就曾打著長子劉勝體衰的幌子,立還在襁褓中的幼子劉隆為帝。鄧太后把持朝政長達十六年,先後立過兩名幼帝。

從這些後宮干政的例子中我們能夠看出,東漢時期的後宮制度是非常不完善的,這也對後來的朝代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200多年的東漢,為什麼儘是小皇帝當朝? - 天天要聞

後宮干政,還會帶來外戚專權的連鎖反應。

劉秀建立東漢政權,靠的是豪強地主的支持。劉秀不同於其他的開國之君,他並沒有「兔死狗烹」,除掉一眾開國元勛,反而對這些功臣禮遇有加。在東漢時期,「門當戶對」的婚姻觀念已在人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公卿與豪族有與皇族結親的資格。這些貴族本來就有比較高的社會地位,當他們的家族中出現嬪妃甚至皇后、太后時,難免會利用這種裙帶關係獲取更多的利潤。

除此之外,臨朝稱制的太后們,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通常會召本家外戚入朝參與大政。顯然,倘若皇帝年長,肯定不會縱容後宮、外戚亂政。太后及外戚為了長期掌權的需要,有必要立一個便於控制的「兒皇帝」。外戚的倒行逆施,極易引發幼帝的反抗情緒,一旦幼帝成年,他往往會藉助宦官勢力剷除外戚。最終,皇帝、太后、外戚、宦官交替專權,造成了一系列的惡劣結果。

200多年的東漢,為什麼儘是小皇帝當朝? - 天天要聞

東漢王朝正處於封建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幼帝登基的現象是發展時期必經的陣痛。不過,歷代封建王朝終其一生也沒能解決這一問題,這一問題最終伴隨著集權專制退出歷史舞台而消亡。

參考資料:

【《漢書》、《資治通鑒》】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春秋篇—論生死管鮑之交30 - 天天要聞

春秋篇—論生死管鮑之交30

王室衰落,諸侯征伐,英雄五霸鬧春秋。三家分晉,列國爭強,戰國七雄分天下。今日我們說齊國。主要人物:管仲、鮑叔牙先前管至父為收買人心,向公孫無知推薦了管仲。此人生得相貌偉岸,精神俊爽,有經天緯地之才。管仲有一摯友名鮑叔牙,二人同去行商,到分金
老債王格羅斯本周衝擊美國郵票拍賣紀錄 原因:年輕人不玩了 - 天天要聞

老債王格羅斯本周衝擊美國郵票拍賣紀錄 原因:年輕人不玩了

財聯社6月11日訊(編輯 史正丞)曾被喻為美國「債券之王」的知名基金經理比爾·格羅斯(本名叫威廉·韓特·格羅斯)將在本周舉行一場盛大的郵票收藏拍賣,有望將美國的郵票拍賣價格紀錄翻一倍有餘。在被問及為何要把珍貴的收藏投入拍賣市場時,老債王直言不諱地表示:現在的小孩已經不玩郵票了。衝擊美國郵票價格紀錄受到家...
八十年代的南昌人間煙火氣,我們曾經的生活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八十年代的南昌人間煙火氣,我們曾經的生活是這樣的

這裡是八十年代的南昌百貨大樓內部的照片,你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去百貨大樓買東西時的樣子嗎?這裡是八十年代南昌電視機廠生產調試線,當時誰家要是能有一台這樣的電視機,那是很了不起的,四十多年後的我們現在幾乎不再看電視了。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清朝時期,一知縣總被上級打壓,根本無法出頭。不僅如此,他還總是被人陷害。但即便被人欺壓,他也從沒有屈服過。當乾隆得知這背後的真相後,直接「出擊」,將這名被「欺負」的官員連升數級。直接高過了曾經欺負他的官員。實在解氣!這名官員為何總是被欺負?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 天天要聞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製作/王悅 縱覽新聞見習記者 尹鑫  記者 尹鳴 近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開發布「辛追夫人」3D數字人形象。但有部分網友稱,「辛追夫人」的面容尤其是鼻子與主導該項目的中國顱面復原專家袁中標極為相似,懷疑專家是按照自己面容對「辛追夫人」的面容進行的復原。11日上午,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 天天要聞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近日,隨著國內一些重要鐵路及地鐵項目有序推進,承接鐵路道岔生產任務的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工人們正保質保量加緊生產,助力中國鐵路交通建設。中鐵山橋始創於1894年,生產的道岔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6月11日,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道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