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最愛的女人不是楊玉環,而是她

2021年09月29日22:51:03 歷史 1246

世人都羨慕唐明皇楊貴妃的愛情,特別是白居易為他們寫下「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佳句,好像是為這段的愛情蓋了個大大的情深似海的戳兒。

翻開歷史,唐明皇真的最愛楊貴妃嗎?楊貴妃是他最後一個寵愛的妃子,「紅塵一騎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為了自己的貴妃最愛那一口兒,可以讓人千里馬不停蹄的把最鮮嫩的荔枝用最短的時間送到她的面前,途中累死多少匹馬,累壞多少士兵都在所不惜。夠寵!

如果你是個60多歲的男人,懷中摟著比個自己小30多歲的美女,對自己又仰慕又崇拜,千嬌百媚,言聽計從,能不寵嗎?寵,是一個帝王給自己的妃子的恩賜。

但是愛,和寵是不一樣的。唐明皇的愛,應該是給了陪他一起走過鼎盛之年的武惠妃

唐玄宗最愛的女人不是楊玉環,而是她 - 天天要聞

武惠妃和唐玄宗的年齡沒有差那麼多,據說是武則天的遠親,其相貌和才智也傳承武氏十分出眾。在唐玄宗繼位不久,就被唐玄宗封為婕妤,武惠妃為唐玄宗生下來了七個兒女,是宮中生育兒女最多的,可見情投意合。隨著時間的推移,唐玄宗越來越覺得武惠妃是能理解他懂他的知己,風華正茂的唐玄宗在武惠妃身上找到了愛情的影子,並且想立她為皇后。

但是當時朝中的大臣都反對,認為武惠妃有武氏的血統,不會安分。而且當時玄宗立的太子李瑛不是惠妃所生,惠妃自己也有兒子,朝中的大臣們更怕她一旦當上了皇后,會有私心。

唐玄宗最愛的女人不是楊玉環,而是她 - 天天要聞

老謀深算的大臣們看的很准,武惠妃本來就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女人,她能夠掐准唐玄宗的脈搏,讓正值壯年的唐玄宗為她神魂顛倒,又怎麼會甘心區於人下。以現在的眼光看,武惠妃那是妥妥的綠茶,在多才多藝又多情的唐玄宗面前她善解人意,嫵媚溫柔,可是轉身面對後宮眾多的女人,她又可以步步為營,分而消滅之。在她的謀算下,唐玄宗的潛邸寵妃基本都被邊緣化了。

位於後宮的武惠妃可以說三千寵愛在一身,但是她想做皇后,她要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

武惠妃可不是一個光說不練的假把式,她用了三招達到目標:

第一招,哭訴。惠妃經常向唐玄宗哭訴太子不尊重她,還想要謀害她們母子。再英明神武的男人在面對心愛女人的眼淚的時候也會不理智,武惠妃哭訴的多了,唐玄宗隱隱也半信半疑了,覺得心愛的女人受了委屈。

第二招:造謠。武惠妃向唐玄宗告狀說,太子和唐玄宗的其他兒子及朝中的大臣們結黨營私,有謀反的嫌疑。天子最怕的就是結黨營私,自己的兒子竟然想推翻自己的江山,那還了得?唐玄宗漸漸對太子產生了不滿。

第三招:陷害。某天武惠妃派人去找太子李瑛,顎王李瑤、光王李琚,假惺惺的說宮裡進了賊,想讓三個人進宮來幫忙擒賊。這仨人也不知道怎麼想的,竟然信了,還真就匆匆的進宮了。武惠妃小臉一抹,轉身跑去找唐玄宗告狀說太子和其他兩個王爺要謀反,唐玄宗派人趕過去,逮個正著。於是唐玄宗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都貶為庶人,不久,在武惠妃的暗地操作下,這三個兒子又都莫名其妙的死了。

事後,唐玄宗也覺得自己有點過了,但是兒子已經死了,日子還得過,看著身邊如花似玉楚楚可憐的武惠妃,唐玄宗竟然捨不得責怪她半分。

唐玄宗最愛的女人不是楊玉環,而是她 - 天天要聞

武惠妃更得意了,帝王對自己言聽計從,那是真愛呀!皇帝對自己有這樣的深情,還愁自己的兒子不能當太子嗎?身邊有正值壯年英俊瀟洒的皇帝丈夫,未來不久自己的兒子又能成為太子,這不就是綠茶的巔峰嗎?

可是武惠妃沒高興多久就病了,並且一病不起,唐玄宗找了很多大夫,想了很多法子,但是也沒能救回心愛女人的命,悲傷沉痛之餘有很長時間都不入後宮,直到後來高力士給他獻上了面貌頗似武惠妃的楊玉環

有人說這武惠妃是嚇死的,因為她在後宮害了太多人,所以有厲鬼來找她索命。也有人說月圓則虧,武惠妃的人生太得意了,要啥有啥,這樣的好命不能長久。不管怎麼說吧,武惠妃是死了,她死後後宮的榮華都歸了她的兒媳婦楊玉環—— 這,也是命吧。

唐玄宗最愛的女人不是楊玉環,而是她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 天天要聞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員、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編委會主任、編審張天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6月29日21時19分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逝世,享年71周歲。張天蔚老師長期從事編輯出版工作,潛心編審、躬耕出版工作,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出版事業,為上海交通大學出...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 天天要聞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據外交部網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個別反華政客出於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係。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 天天要聞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時,香港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香港特區政府高級官員、香港行政會議成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出席儀式。 在活動現場,香港警察管樂團奏樂,護旗方隊用中式步操護送國旗和區旗入場。隨後,現場全體肅立,國旗...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著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