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1368年的機會,西安再也難以成為首都,問題根源在哪

2021年09月19日18:45:05 歷史 1976

引言:

公元1368年,淮右布衣朱元璋經多年征戰,終於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王朝:明

立國之事中,定都無疑是重中之重大事,也因此在都城選擇上朱元璋猶豫良久。

長安、洛陽、開封還有自己老家鳳陽,都曾經是他的備選,經過一番慎重考慮,在劉伯溫建議之下,朱元璋敲定了新生大明朝的都城是南京。

而其中落選的就有曾長期作為中原王朝帝都,跟隨漢唐一起輝耀無比的長安城。(西安)

那麼朱元璋選定的南京城真的就適合當首都,長安就真的不適合當首都嗎?

錯過了1368年的機會,西安再也難以成為首都,問題根源在哪 - 天天要聞

(朱元璋定都南京)

一:晚年朱元璋的猶豫。

定都南京之後,朱元璋其實也尋思過改變自己的決定。

公元1391年8月,暮年朱元璋曾經有過遷都西安的想法,為此他特別派遣自己最為看重的太子朱標巡視陝西地區。

朱標此行肩負的使命除了巡視陝西,勘探長安是否能當都城之外,還有藉機調查曾經受封在此地的秦王朱樉過失言行的任務在身。

朱標雖為太子,卻也是老成持重之人,在巡視過程中,測繪了陝西地圖同時,作為大哥的他還不忘為兄弟秦王說情,秦王朱樉也是因為他的求情,才回到西安繼續做封王。

忠於職守的朱標也在考察完之後,不顧身體有恙,彙報了自己考察西安後的看法。

朱標去往長安之後,看到的長安城已然不復漢唐盛世風光,曾經漢唐龍興的關中故地,在經濟重心南移後,早就不堪首都重任。

錯過了1368年的機會,西安再也難以成為首都,問題根源在哪 - 天天要聞

(長安城未央宮復原圖)

離大明江南富庶之地太過遙遠的距離,讓關中地區的財帛無法負擔起一個大一統王朝的使命,漕運困難也讓外調糧食成了偽命題。

即便戰略位置再好,沒有了經濟優勢,也就沒有了成為都城的可能性。

眼見如此,朱元璋只能無奈打消這個念頭,繼續將都城定在南京。

隨後不久,太子朱標去世,悲痛欲絕的朱元璋,將目光投向了好孫子朱允炆的身上,一心都在玩接班人養成的朱元璋,再也沒有心力去操心遷都事宜,只能繼續將錯就錯。

二:朱允炆之敗。

繼承皇位成大明掌舵人的朱允炆,在上台後就開始打壓自己叔叔們,最後終迎來朱棣反擊。

一場靖難之役,讓南京作為首都的弊端暴露無疑。

原本佔據優勢的朱允炆大軍指揮失敗,節節敗退,在南京城破後消失無蹤,這件事也成了歷史謎案。

錯過了1368年的機會,西安再也難以成為首都,問題根源在哪 - 天天要聞

(朱棣造反成功)

為何朱棣可以如此順利的擊敗朱允炆,則不得不說是當年朱元璋的責任!

南京作為大一統王朝的首都,其實不算最恰當。

根源就在地理位置居南方,經濟雖然富足,可對於全國防務而言是無法顧及的。

漢唐以來中國的邊患,都來自北方區域的游牧民族。

漢朝有匈奴,唐朝有突厥,宋朝有遼、金、西夏、蒙元,這些敵人都是北方和西北方外患。

正因如此,才有朱元璋建國之後分封自己兒子們構筑北方屏障,拱衛中央的決定出爐。

無數藩王都在北方第一線抵禦外敵,當然要有兵馬啊。

可朝廷中樞的南京,也需要兵力拱衛,不能放任不管。

這兩重因由,讓大明朝的軍事部署有了個特點,那就是邊疆區域和中樞京城是兵力部署重點,至於其他區域,則兵力相對空虛。

朱棣之所以能順利完成靖難之役,這兵力部署不均就是根源所在。

駐紮邊疆的朱棣本就擁有英勇善戰的邊軍,自己也是打仗的好手,發起造反時,前期順風順水也是因為除了南京城外,其他區域防禦都很薄弱。

在加上蠱惑拐騙的寧王朱權部隊,還有投靠的朵顏三衛蒙古僱傭軍,原本實力居於弱勢的朱棣,就有了和朱允炆抗衡的實力。

兵力部署態勢,實力對比的變化,還有臨陣指揮官的不同,促成了靖難之役的成功。

錯過了1368年的機會,西安再也難以成為首都,問題根源在哪 - 天天要聞

(明朝天子守國門)

三:朱棣之決定。

順利入主南京,成了大明掌舵人的朱棣,當然會反思成敗經驗。

為何偏安一隅的自己能成就帝業,這關鍵問題就是兵力配置有問題。

如果繼續定都南京,自己也一樣面臨北方防禦的問題,如何解決?隨後朱棣選擇了遷都!

將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是軍事上的萬全之策,經濟上的權衡之策,也是安朱棣心的舉措。

軍事上看,遷都北京之後,自己可以坐鎮北京,後續的帝王也能直接調動精銳軍隊,沒有分兵的可能,就少了不少叛亂的風險。

經濟上看,遷都北京之後,雖然經濟環境不如南京,需要漕運運輸糧草補給都城,但北京家門口的京杭大運河基本可以完成漕運任務。

心理上看,遷都北京之後,朱棣更加安心和放心,因為這本就是他的根據地和大本營,經營許久根基穩固。

以上三點,讓朱棣遷都北京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錯過了1368年的機會,西安再也難以成為首都,問題根源在哪 - 天天要聞

(明朝版圖最大時)

四:西安(長安)到底為何不能做首都?

1391年朱元璋派遣朱標考察西安,是西安最後一次成為首都的機會。

這一次的落選,還有後續朱標的去世,讓擁有綿延千里秦嶺,地處中國南北分界線的長安,徹底失去了作為首都的機會。

坐擁地理優勢,戰略優勢,為何不能當首都,根源就在於歷史環境的變化和氣候的變化!

歷史上將西安(長安)當做都城的朝代多不勝數,周朝、秦、漢、隋、唐時關中長安都是首都的首選,次一級的選擇則是洛陽。

所謂的東都洛陽,西都長安,就是這個理。

可是氣候條件的漸進式變化,卻讓這一切變了味道。

縱觀中國四千年氣候變化史,氣溫雖然有波動,但總體趨勢卻是越來越乾燥,越來越冷的,特別是中高緯度地區更是如此。

西安(長安)恰好就處於西北地區的中高緯度地區,受氣候變化影響,變得越來越乾燥。

一個地區變乾燥了,意味著水源減少,水源較少又意味著環境的改變和糧食產出的減少。

漢唐時代,這個趨勢雖然有,但並不凸顯!

錯過了1368年的機會,西安再也難以成為首都,問題根源在哪 - 天天要聞

(今日關中地區)

那個時候的關中地區,物產還算豐富,氣候也不錯,加上戰略位置上的優勢,即便需要通過運輸物資給養都城,也是可以負擔得起的。

這一切,讓長安成天下之中的都城首選,這是氣候條件加持下,基於戰略需要的正確抉擇。

可是多年的戰亂格局,還有氣候變化,讓長安從宋朝開始就比不上從前了。

隋唐時代,南方經濟因京杭大運河挖掘,迎來飛躍發展,東南地區漸成全國經濟的中心。

五代十國動亂中,北方地區城頭變化大王旗的現實,讓北方經濟進一步蕭條,反而是南方經濟因為遠離戰端進一步發展,中國經濟的整體南移趨勢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經濟南移配合氣候變化,讓北方關中區域失去了往日的風光!

這樣的條件下,長安當首都就是個偽命題了。

為何說是個偽命題?

經濟狀況不行,讓長安不足以供養作為大一統王朝中樞的經濟實力。

環境狀況不行,讓達官顯貴們不願意久居西北,乾燥寒冷的地方。

戰略地位下降,讓長安無法真正扼控全國重要區域。

尾聲:

秦漢時代的長安和後續的長安完全不同,終於讓長安徹底失去了再次成為中國首都的機會。

1368年的錯過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歷史的選擇。

朱元璋繼續待在南京,隨後朱棣靖難之役成功,將首都遷移到了北京。

然後數百年,中國都城就長期處於北京直到今日。

錯過了1368年的機會,西安再也難以成為首都,問題根源在哪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