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老話叫「天上掉餡兒餅」,形容的是飛來橫財,被突然的好事砸中。後來這句話多數都被大家用來嘲諷別人痴心妄想。然而在中國建國那年還真發生了一次「天上掉餡兒餅」的事,不過餡餅卻換成了更為實在、討喜的銀元。
(國民政府時期的銀元,也被叫做袁大頭)
1949年解放勝利前夕,湖南鳳凰縣的農民們就經歷過一次這樣的事兒,十幾萬的銀元散落在田地間,附近的農民忙了一天才撿完。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錢,這錢是哪兒來的?撿到錢的農民們最終過上了好日子嗎?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還請各位幫忙「長按2秒點贊按鈕」來個強烈點贊。並且「關注」一下,以後常來,不迷路。
幾十萬銀元從天而降,湖南農民搶瘋了
1949年5月的一天,湖南鳳凰縣維新鄉的一個小山村裡,農民們正在地里辛苦勞作。這些農民們多數都是乾巴巴的模樣,面有菜色一看就是營養不良,穿的衣服也是破舊不堪,打滿了補丁,實在是太窮了,即便是坐擁魚米之鄉,可常年的戰爭,又受到本地土豪劣紳土匪的盤剝壓榨,生活條件依舊是僅僅維持基本的溫飽罷了,更多人家吃飽都很困難。
正在大家像往常一樣感覺苦日子看不著邊的機械性種地時,突然天上傳來一陣極大的噪音,遠遠望去冒著一團團黑煙的東西正在急速下落。當地的村民有點害怕,莫不是又打過來了?看著這黑煙有要下落的趨勢,連忙躲了起來,在不遠處觀察。
隨著一聲巨響,這團黑煙終於落了下來,隨即便在周圍燃起了大火,人們這才看清,是一架墜落的飛機,飛機殘骸被大火燒了幾十分鐘才慢慢熄滅。廢墟燃盡後,有幾個膽大的村民靠了過去,想看看到底什麼情況,最先看到的是已經被燒焦的斷臂殘肢,機體的火苗也還在不死心做著最後的掙扎,然而,卻再沒有什麼能燒的了。
緊接著,農民的視線便被不遠處散落的箱子吸引了視線,在陽光的照射下,附近的地上閃著有點晃眼的光,大家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散落的一地的竟然是一年也見不到幾回的銀元!農民連忙打開旁邊寫有「中央銀行」的大木箱,一連幾個全是裝滿了白花花的銀元,在場的農民興奮極了,一邊大把大把地往身上裝,一邊沖著不遠處大喊,「快來撿銀元,好多銀元」。
一時間村裡的的農民聞訊紛紛前來爭搶銀元,各種工具應有盡有,有帶著竹筐的還有帶著各種各樣器物的,大家都陷入了瘋狂的斂財中,有些來不及回家取工具的,竟然當場把自己的褲子脫了,把褲腿一紮,就是個現成的口袋。到處的都是銀元,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對於窮苦慣了的村民來說,撿到的銀元恨不得夠花一輩子的。聞訊趕來撿錢的人越來越多,人們陷入了瘋狂,身上能脫下來的衣服都包滿了銀元,第一批人已經把錢送到了家裡,又帶來了全家人和更多的器具,能撿多少是多少。
隨著夜幕降臨,墜毀飛機周邊的銀元終於被村民們撿拾殆盡,大家這才心滿意足地離開。想必當夜肯定有很多人家點起了平時根本不捨得用的油燈,一家老小圍在床邊,一遍又一遍地數著這些天降橫財,心裡想著是去買幾頭牛?買幾塊地?還是去縣裡買個大房子?娶個漂亮老婆?
這一天對於當地村民來說,肯定是這輩子最難忘的一天,很多人都是滿載而歸,少的撿了幾十,多的有成百上千,基本上可以榮華富貴一輩子了。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人生的很多時候都是「福之禍所依」,這筆並不屬於他們的巨額財富,最終會為他們帶來數不盡的麻煩。
貪婪引發人們最原始的慾望,也帶來了承受不起的災難
「財帛動人心」,維新鄉農民們撿到銀元發橫財的消息很快被村長吳有鳳知道了,他沒能趕上第一批撿銀元心裡很是懊悔,因此連忙組織幾個關係不錯的村民,帶上工具去現場繼續挖掘,大家心裡都很清楚,肯定還有銀元的,只不過要麼被土掩埋,要麼被飛機殘骸掩蓋,總歸是要費點力氣的。
當吳有鳳趕到現場時,立刻傻眼了,原來是消息走漏,有人捷足先登了。現場正在挖掘的人叫做歐文章,是縣裡武裝勢力頭目,他也在第一時間得知了消息,因此就組織了手下,帶上更為先進的工具前來組織挖掘銀元。
錢自古以來都是好東西,尤其是亂世,這些「袁大頭」可比連一盒火柴都買不到的紙幣強太多了,歐文章仗著有人有槍,平時跋扈慣了,自然看不起吳有鳳這種提起來都沒二兩香油的虛假「地頭蛇」了,見到吳有鳳也組織村民來挖,立刻讓手下上前將人趕走。兩伙人為此大打出手,最後還是歐文章這夥人仗著手裡有槍又兵強馬壯的,得到了銀元的挖掘許可權。
吳有鳳回到家,真是越想越氣,在自己村子的地頭上,卻被別人趕走了,自己一分錢沒得上,真是越想越不甘心。既然自己得不到,那他歐文章也別想得,大不了大家一起死。吳有鳳打定主意,立刻前往縣城,將銀元的消息報告給了當地的國民黨政府地方機構。
很快,國民黨方面就知道了消息,立刻組織大批人手封鎖現場,僱傭當地村民進行挖掘,另一方面將消息彙報給了南京政府,確認這批錢的來源。經過七八天的挖掘,也不過是得到大約了1萬銀元,而南京政府那邊發來的數字是足足十萬銀元,也就是說,剩下的銀元幾乎都被當地的村民撿走了。
其實村民們早在事情鬧大後的第二天,就明白了這錢的大概來路,這數目龐大的錢,在當時也就是政府有這個財力了,而絕大多數人也都知道,這批橫財有可能會被追回,因此很多農民連夜搬家,躲避當地政府的追回。有的人連夜搬去了縣城,有些人去投奔外地的親戚,有些人把錢藏進了祖墳里,有些人則仗著對地形的了解連夜搬進了老林的山洞中,想著過了這段時間再出來,就可以從容的花這筆錢了。
說來這件事發生在解放戰爭的最後時期,當時的國民黨蔣政府已經快要倒了,部隊接連失利,幾大王牌兵團陸續被解放軍部隊團滅,一些心腹幹將也被俘虜,蔣政府很糟心。此時的東北華北地區已經解放,僅剩下的幾個南邊內陸省份也即將迎來解放軍的大部隊。
蔣介石為了團結當地力量,儘可能地籌措了大量銀元運往西北,作為整合兵力的軍餉,誰想到,在運送的途中飛機竟然墜毀。蔣介石大為惱火,一邊電令湖南當地政府務必找回銀元,一邊再次籌措軍費進行最後的武裝。
飛機墜毀的原因很快就被查清楚了,原來當日蔣介石命令幾個國民黨小頭目和兩名美軍飛行員共同押運銀元。國民黨形勢已經像是一艘搖搖欲墜的破船,在即將到來的風浪里勢必會被掀翻,因此幾名負責押運的國民黨見財起意,決定劫機,然後帶著這筆錢跑路。
在飛行時,幾人開始實施劫機計劃,誰想到受到負責押機人員的抵抗,發生了交火,一個不注意子彈恰巧打到了飛機的關鍵部位,最終機毀人亡。另一方面,追回銀元的任務,交給了鳳凰縣城防大隊長餘子坤,這個人的來歷就很是兇悍了,之前是湘西有名的土匪頭子,被蔣介石招安後,這才得了個公職的身份,可其骨子裡的殘暴和兇悍是改不了的。
如果按照往常國民黨政府風光的時候,選餘子坤追回銀元確實是最好的選擇,畢竟人比較兇狠,欺負農民也下得去手,可這個時候,國民黨政府本身就已經是座危樓了,根本無法更好的把控餘子坤這種勉強上岸的土匪。
餘子坤得到上級的命令,卻是意想不到的盡心儘力,他先是組織當地武裝前往飛機墜毀的村裡了解情況,不管利誘還是嚴刑拷打,最終還真得出不少帶著銀元跑路當地村民的去向,直接就進行了抓捕,一些被撿走的銀元也被搶了回來,可即便如此,離9萬銀元的數字也差了不少,這不好交差啊。
餘子坤想到了一個主意,反正就是不管你當地農民怎麼著,我就要這9萬銀元,你當時撿了也好,膽小沒撿也罷,這錢就分攤到當地的每戶人家,也不多,每家80銀元,限期交回來,沒有?那不好意思,只能見識見識來自官方土匪的手段了。
一時間當地農民傾家蕩產,有的人家甚至賣兒賣女湊錢,家裡的地,房子都賣了,基本上等於家破人亡。到了最後竟然湊了十多萬銀元,可當地卻是哀鴻遍野,民怨載道,國民黨政府進一步失去民心。
這十多萬銀元就如期送回了南京政府手中嗎?當然沒有,國民黨和解放軍打得正激烈,這邊餘子坤也有自己的心思,他將銀元交回的時間一拖再拖,每當蔣介石方面詢問,他都說沒有如數收回,就這麼拖到了國民黨戰敗,根本沒有心思來催他的時候。恰逢解放軍解放湘西地區,餘子坤攜帶這批銀元逃到外省,消失在人海,沒有一點蹤跡。
不勞而獲的心思不管任何時候都是不切實際的,即便得到了也會很快失去,意外之財也並非是上天的恩賜,有時候不義之財背後伴隨的卻是無法承受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