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2021年09月03日18:39:02 歷史 1878

沈甘棠,1927生於貴縣,她是沈公鍾岳的第五個、也是筆者大奶奶最小的女兒(我稱為十二姑)。抗戰時期,她的兄長、姐夫,大多投入到浴血的抗日前線中,她在貴縣念完中學,正值妙齡(參頭條《晚清民國時期,廣西貴縣沈福兆堂家族關係的基本輪廓》文章)。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沈公鍾岳(左)、十二姑(右)與六姑媽(後排站立)等家人攝於1937年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前夕,當年遠征印度緬甸、屢建奇功的新一軍奉調回國,編入第二方面軍序列,從南寧出發,揮師回廣東,曾途經貴縣,孫立人將軍麾下的青年軍官江雲錦,入住沈公館。孫將軍與筆者二伯同為清華學霸,前半輩子的人生軌跡基本吻合,在搶修滇緬戰略公路中又意外重逢,相互配合,為國建功(參頭條《孫立人與沈錫琳:民國時期清華兩學霸,讀書報國的別樣人生》文章)。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江雲錦

為何只有江雲錦經貴縣而未見孫立人將軍的蹤影呢?原來,1945年7月,孫立人率新一軍返抵南寧時,應歐洲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之邀,即時赴歐,考察歐洲戰場去了。他與沈家錫琳交情之事,作為隨從參謀的江雲錦,有不少知曉的機會,這或許是他入住沈公館的原因之一,至於有否同其他軍官入住,已不得而知。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成年後的沈甘棠

江雲錦,生於1917年的大上海,已從軍多年,為孫立人身邊的副官,人或稱為江參謀、江秘書等。在遠征軍出國征戰炮火紛飛的艱苦歲月中,他九死一生,得凱旋而歸,作為一名年輕軍官,更顯得英俊瀟洒,意氣風發,躊躇滿懷。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的沈甘棠與江雲錦

據筆者亞奶親口述說:她當年與六姑媽、十二姑姐妹在沈公館的後廳傾談,六姑媽見江雲錦一表人材,年輕有為,便對亞奶說,江秘書是上海人,小妹甘棠如果和他在一起,蠻登對的。情竇初開的十二姑聞言,臉紅地從口袋裡掏出一封信,遞交給六姑媽。原來江雲錦對十二姑一見鍾情,早已暗送情書了。後來在亞奶、六姑媽的促成下,並得沈公鍾岳的首肯,兩人終於締結良緣。但因戰局一起未停歇,尤其日後內戰疊起,硝煙瀰漫,十二姑也不便隨軍奔勞而留在沈家。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日後的沈甘棠、江雲錦一家

除這件兒女姻緣喜慶事外,當年新一軍途經貴縣,還發生過一樁並不光彩的軼事。先簡單交代民國《貴縣日報》的背景:該報由國民黨貴縣縣黨部主辦,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創刊,日發行量2000份。民國三十一年(1942)9月2日,縣長羅福康曾簽發了一份訓令,責令貴縣日報社「於本市重要通衢可避風雨之處,劃定位置,增加貼街報紙十份,廣供閱覽」。顯然,此訓令旨在增加貴縣日報輿論宣揚之力度。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縣長羅福康關於貴縣日報的訓令

據貴縣榕興街人林禽(原名林毓銳,1989年撰文史稿時,任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編審)在《貴港市文史資料》第12輯撰文披露,1945年秋抗戰勝利不久,遠征軍新一軍卅師從緬甸班師歸國,途經貴縣。當時官兵一律全副美國式裝備,看起來特別威武雄壯,比起國民黨的殘兵敗將自不可同日而語。貴縣各界為了慶祝抗戰勝利,熱烈歡迎國軍的場面也相當感人。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現代貴港籍畫家林禽

不料,新一軍中卻出現了軍紀極壞的負面形象。一日在貴縣縣城通往小江的西門橋頭,一對戀人正在依偎時,被三個路過的新一軍士兵生硬拆開,男的遭到捆綁,女的則被輪姦。

此事引起貴縣街民眾的極大義憤,紛紛要求嚴懲肇事者,整肅軍紀,維護國法。但是軍方的對策卻是封鎖輿論,不作公開。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林禽另一篇回憶文章的插圖

時任《貴縣日報》記者的林禽,曾採訪、整理了一篇字斟句酌的新聞稿,交當時國民黨貴縣縣黨部書記長兼貴縣日報社長傅斗楂,但被扣壓不予編髮。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事後,林禽住家棉新街六宜堂門前,開來一輛吉普車,一位團長和軍部副官登門拜訪,送了一些美國軍用罐頭食品向他「致意」。他欲婉言謝絕時,兩人硬是留下禮物離開了,使他不得不接受。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林禽建國後的漫畫作品

又過了一天,這位團長又送來請柬,邀林禽到縣東街卅師臨時師部赴宴。他深知此宴席的份量,請示傅斗楂時表示不想赴宴。傅斗楂說國軍請客,不去也得去,因此只好硬著頭皮去了。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林禽作品:國色天香

晚宴時,客人陸續到來。除林禽外,還有傅斗楂和貴縣縣長劉玉懷、貴縣法院院長,參議會議長、警察局長等。副官請大家稍候,說軍長和師長就到,大家乾巴巴地坐等了一個鐘頭,師長唐守治乘吉普車從南寧趕回來,說孫軍長因事不來了。席間,唐守治頻頻舉杯,好像很高興的樣子。酒過三巡後,他帶著醉意,語中帶刺地講起一些在緬甸的見聞。他指著席上一盤蒸魚說:緬甸有一種叫木魚的,魚皮就像牛皮一樣硬,刀叉也戳不動,可是裡面的魚肉卻是又軟又嫩的,不知好歹的東西,緬甸人很愛吃,我可不愛吃。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貴港籍畫家林禽作品:小村不夜

林禽一聽,就明白了這位師長話中的意思,他「如坐針氈」,酒食索然無味。幸好唐守治沒有什麼舉動,僅作為一次口頭警告罷了。新一軍卅師開拔出貴縣,他還心有餘悸。

隨後,貴縣西門橋的士兵醜聞事件,在《玉林日報》的一篇報道中發出,至於作者何人,不得而知。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林禽畫作

1989年《貴港市文史資料》編輯區鴻澤先生,在編髮林禽回憶文章的末尾增加了幾行附註:「抗戰勝利後,我任職貴縣日報,有一天深夜11時,沈家開設的元亨行經理莫超廷,打電話到報社給我,說沈六叔(即筆者爺爺沈鍾岳,又名毓卿)邀我立即到沈家,並說明不用按電鈴,是開門等候的。沈毓卿老先生是地方上的大紳士,半夜三更,有什麼事情呢?到『沈公館』時,在座的還有陳錦雲,沈老微笑對我說:『有關遠征軍在街上鬧事的新聞,希望貴縣日報不要刊登,這是遠征軍的首長請轉知報社的……』」。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該文史資料編印時間為1989年,剛成立縣級貴港市

蔣介石為了爭奪地盤,1946年將「新一軍」調往東北,曾參加四平會戰,因派系紛爭,後孫立人返回南京。1947年11月,孫立人任國民黨陸軍訓練司令官,將南京的陸軍訓練部遷往台灣鳳山,江雲錦等部屬也一同隨往。於是次月,十二姑離開貴縣,到台灣與丈夫團聚。自此,沈公鍾岳的兒女中,有一支人脈開始在寶島台灣落地生根,也衍生了一些鮮為人知的後續軼事。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筆者父親錫璋(前排左2)、沈公鍾岳(前排左5)、十二姑甘棠(後排右4)與家人合照

一見鍾情的故事至今從未停歇。至於世間有否絕對的新聞自由,1945年的「遠征軍登報事件」曾作出否定。當時抗戰剛勝利不久,新一軍的戰功彪炳史冊,無限榮光,在軍威大振之時,卻發生這樁意外醜事,以低調處理不了了之。此事能否用今天的眼光解讀評論,友友們不妨抒發己見。謝謝閱讀,敬請留言與關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著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裡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著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蔣志格 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尋崩,葬祭如親王禮。免襄王親來朝賀。 按《明大政紀》:天順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誥諭廢景泰帝仍為郕王,歸西宮。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裡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