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六下江南解析

2021年08月29日22:53:02 歷史 1702

乾隆六下江南,第一個時期分別是1751年,1757年,1762年,1765年,第二個時期1780年1784年

一,乾隆找母親還是找女人?


乾隆六下江南解析 - 天天要聞

歷史上有三個說法,第一,為尋找親生母,這種說法最出名的是金庸的書劍恩仇錄,鐵齒銅牙紀曉嵐,清宮十三朝演繹,還有一些影視作品,乾隆生母並不是海寧陳氏,這已經考證過的問題

乾隆前兩次下江南,根本沒去海寧,第三次到了海寧,但是陳世倌已經死了,乾隆住在陳氏的私有園林(隅園)賜名安瀾園,關於賜名因為乾隆害怕錢塘大朝作亂,想以改名的說法,希望阻擋錢塘大潮,乾隆是不是遊山玩水找女人呢?

2001年的考古新聞,安徽碭山縣,西關發現了清代古墓,裡面一具清代女屍,頭髮烏黑肌肉豐滿,關節能活動,上稱44kg,身164,瓜子臉,標準三春金蓮,可以歷歷在目的告訴你,這個女人塗的是紅色指甲油,女屍上蓋著羅金被,下鋪絲綿褥,身四種服裝,朝服,補服,便服,燕服, 朝服圖案,行龍,正龍,飛鳳,蝙蝠,祥雲, 補服:補子是金絲線秀的麒麟白澤圖

女子頭戴葬帽,腳穿藏藍色朝靴,絲巾有牡丹菊花,有金耳墜金帽徽,耳環有鯉魚跳龍門圖案,女屍脖子上有t字形傷口,是什麼利器刺殺?據調查應該是雙刃劍武器,尾骨有突出肉囊,類似長尾巴,香味從這個肉球發出的

關於身份一說是香妃,二說是邊防將軍的妻子,因為她的穿戴肯定不是普通人,如果按照電視劇,小說,野史情節來說,女屍是香妃,按照這個說法的話,香妃是維吾爾族人,乾隆想碰這名女子,她極其反抗,乾隆給她建立寶月樓,導致太后背著乾隆殺掉了這名女子,乾隆很傷心把他埋葬在安徽碭山,這種說法是虛構的,因為寶月樓有,香妃沒有,歷史上有容妃,她身上有香味,乾隆是給她建的寶月樓,她死後就葬在乾隆陵墓里

可信的說法是,女子是武將妻子,由於武將戰功顯赫,仇家嫉妒,殺害他的妻子,皇帝為了安撫將軍心靈,冊封女子為一品夫人,客觀來說,乾隆六下江南,期間跟女人有艷遇是成立的,如果說下江南是專門找女人,遊山玩水這根本不可能

第二,電視劇劇情彈劾乾隆


乾隆六下江南解析 - 天天要聞

如果按照電視劇情節,說乾隆為了修建太和殿,沒有那麼多金絲楠木,把明朝陵拆大改小,把木料挪到北京,被劉羅鍋彈劾因此南巡,這個說法不成立,因為乾隆拆明陵墓,是發生在1785到1787年,乾隆第六次下江南是是在1784年,所以被大臣彈劾,被迫第六次南巡是不對的,時間不吻合

第三, 乾隆下江南為了探親

乾隆是孝子,這毫無疑問,乾隆下江南跟母親那一方面肯定有聯繫,但是因為這個也被大家流傳他去找生母,乾隆不是找生母,但是探親非要跟母親有關係么?因為可以看娘家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雍正曾經冊封乾隆媽媽有兩道詔書,一冊封格格錢氏為熹妃,另外一道是格格鈕祜祿氏為熹妃,第一可以肯定熹妃是一個人,第二可以肯定熹妃是乾隆母親,問題是為什麼不一個姓,乾隆時代沒有一個滿人改漢人,所有乾隆母親姓錢是漢人,由於她生了乾隆,乾隆繼位不能讓人知道他有漢人血統,所以熹妃必須改滿人姓氏鈕祜祿,這樣就合理說明這個問題

第四, 浙江陳氏


乾隆六下江南解析 - 天天要聞

浙江嘉興陳氏,是什麼身份?五代十國,吳越王錢鏐的後代,有一支就在嘉興,乾隆六次南巡都有同一家人相伴,錢鏐第26代孫錢陳群,28代孫叫錢載,他們先後參與乾隆六次南巡,歷史記載第一次乾隆南巡就帶著錢氏,乾隆跟錢氏後人要了一張夜紡授經圖,這個圖是錢陳群媽媽畫的,很普通一個女人,乾隆索要,覺不是很偶然,乾隆還寫了四個字叫清芬世守,顛倒一下就是世守清芬,意思就是你們世世代代守住貧寒,不要胡說八道,清貧點沒關係,於是錢陳群馬上把宅名改為清分堂

乾隆二下江南,錢陳群還是陪伴,乾隆第三次南巡錢陳群歲數大了,仍然到常州恭迎乾隆,乾隆第四次去南巡時候,79歲的錢陳群與乾隆吟詩論文,第五次,六次,南巡時候錢陳群不在人世了,導遊不在了,陪乾隆的人變成了內閣學士(錢載),沒有特殊情況,錢陳群應該就是乾隆舅舅了,這應該是乾隆下江南第一個目的

第五,六下江南是治理水患


乾隆六下江南解析 - 天天要聞

乾隆六次南巡,有過五次治理黃河工程,四次視察錢唐潮,當時黃河是在江蘇入海,今天黃河是山東入海,所以當時經常發大水,乾隆第一次來到洪澤湖,看到洪澤湖的高家堰蔣壩的堤壩,一共只有三座,即使同時放水,也有問題,手下有個叫高斌的人,建議乾隆在修兩個壩,五個大壩,乾隆命名「仁義禮智信」,及時調節黃河水泛濫, 第三次乾隆南巡,規定上游長一尺,下面閘門開十仗,以此類推,這個時期黃河保存幾十年沒有水患

除了黃河之外,徐州附近黃河大堤,乾隆加修七十多大壩,乾隆重視錢塘江,錢塘江入海以後,和東海海水倒灌,每年都有大潮,在今天形成景觀了,在那時候這是致命災難,早在漢朝時候一直在修大壩,到了清朝沒有解決,乾隆時期眾臣一直在因為修建問題有爭執,乾隆第三次南巡到了這裡實驗,親自打樁實驗,他發現如果石頭修的話周邊百姓都要撤退,這樣兩岸又有很多地被淹,乾隆目的是為了保衛人安全,所以修石頭讓人後撤幾十里地不好,所以先把石頭裝在柴簍里,上面在放泥土加固,後來乾隆五次南巡來看到泥土沒了,就剩簍了,在泡幾年就完了,所以乾隆改建魚鱗交錯,一個壓一個,這樣暫時保證南方人民安全

第六,乾隆南巡是為籠絡人心


乾隆六下江南解析 - 天天要聞

乾隆南巡所到之處,周邊免稅三年,所有退休官員,辦事官員,朝見的官員,一律賞賜,包括犯錯被免職的官員,只要朝見都有所賞賜,還可以繼續當官,如果普通百姓讀書人,朝見我,我親自出考題,如果答對了可以當官,乾隆走到錢塘江,出的問題是如何治理錢塘江,你寫的對就讓你當官,乾隆六下江南增加了,浙江,安徽,江蘇三省舉人名額,共計5664人

正常情況這三省三年招生4000人,乾隆六次南巡增加將近六千人,實際每次乾隆南巡,都是八旗兵野營拉練,而且到了哪還和當地駐防官兵軍事比賽,1784年乾隆射箭沒中,騎馬摔地上了,最後嘉慶寫詩笑話乾隆 這也是乾隆最後一次下江南

乾隆這幾次南巡,耗費了不少錢,乾隆喜歡排場,好大喜功,走到哪路必須寬,兩邊各七尺輔道,地基三尺那麼厚,而且路線不能所以拐彎,不管是民宅也好,地也好,一律拆除,當然給我們日後鐵路,高速帶來基礎,當然給百姓也帶來了災難,經過的路必須黃土墊路,清水潑接,而且還要帶上大臣,皇后,妃子,每次都要有兩千多人,要是騎馬就要5-6千匹馬,後面四百輛大車,裝一些吃的東西,沿途還要修建三十多行宮,每個行宮都不能一樣,而且還的排練怎麼接皇帝,怎麼送皇帝,路上兩千多人

幾千匹馬,那麼多人,吃多少,拉多少,兩萬人迎接,給百姓帶來多大災難,錢怎麼來?內務府拿錢,內務府的錢都是商人花的,很多很多商人為皇帝心甘情願投大量錢,商人敢投資就知道,有賞賜,賞賜官,乾隆六次南巡帶來數千商人成為人上人,這屬於變相賣官,這些商人當官,羊毛出在羊身上,搜刮老百姓,乾隆如此作為,六次江南,還有五次迅游五台山,四次東巡清東陵,耗費國家大量財富,乾隆直接大清國庫已經空虛,大清也開始走向衰落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30分鐘5分鐘 告別天險歷史 長江柴盤子新航道開通 - 天天要聞

30分鐘5分鐘 告別天險歷史 長江柴盤子新航道開通

5月12日,隨著長江航道重慶長壽水道忠水磧水域左槽柴盤子最後一座航標設置到位,柴盤子新航道正式投入運行。新投用的柴盤子航道,位於長江重慶長壽水道忠水磧水域左槽,以往船隻通航要經過忠水磧水域的右槽王家灘,而王家灘素有「川江瓶子口」之稱,地處三峽庫區水位變動回水區,河道蜿蜒曲折,河床地形錯綜複雜。為解決該...
新疆且末縣藍天救援隊創建者王東去世 系突發心臟病,曾在羅布泊救出失聯76小時的科考隊員 - 天天要聞

新疆且末縣藍天救援隊創建者王東去世 系突發心臟病,曾在羅布泊救出失聯76小時的科考隊員

5月11日,新疆藍天救援應急協調中心發布訃告,新疆巴州且末縣前任隊長王東因病醫治無效,於5月10日離世。5月12日上午,王東的追悼會和告別儀式在且末縣殯儀館舉行。且末縣藍天救援隊秘書組組長帕熱合江·圖爾蓀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王東因突發心臟病去世。訃告介紹,王東自2015年12月加入巴州藍天救援隊,2019年8月被任命為巴...
官方下達通牒,李嘉誠打破沉默,開出四項條件,讓步了? - 天天要聞

官方下達通牒,李嘉誠打破沉默,開出四項條件,讓步了?

李嘉誠終於讓步?四大條件暴露資本與國家的大較量96歲的李嘉誠揮著熒光棒看五月天演唱會的視頻,這幾天刷爆全網。網友都在調侃"首富的快樂咱不懂",但這場熱鬧很快被記者一個問題打破:"賣港口是不是在坑國家?"旁邊助理趕緊打圓場:"老爺子退休啦!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5月14日,國台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陳斌華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陳斌華資料圖記者提問: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性失憶。對此有何評論?陳斌華:今年是日本侵佔台灣130周年,...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 天天要聞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鄉遼金時代文化園(以下簡稱文化園)內,吉林印記遼金時代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靜靜佇立。博物館以文物搜集、整理、保護和展覽為主線,依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深厚人文歷史,融合青銅文化、遼金文化與民俗文化,自2012年開館以來,持續為遊客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的神秘面紗,展現其悠久歷史與燦爛文...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 天天要聞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5000年歷史積澱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來的文明。在數千年文明積澱中,也有些民間遊戲代代相傳,包括一些博彩的遊戲。其中有鬥雞、斗狗、走馬、鬥蟋蟀、鬥鵪鶉等比較流行,而且產生了許多相關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