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丨芙蓉峰下星火燦爛

2021年08月29日22:08:02 歷史 1568

媒體聚焦丨芙蓉峰下星火燦爛 - 天天要聞

媒體聚焦丨芙蓉峰下星火燦爛 - 天天要聞

8月26日,解放軍報12版刊發總隊邵陽支隊走進塘田戰時講學院舊址參觀見學稿件《芙蓉峰下星火燦爛》。

媒體聚焦丨芙蓉峰下星火燦爛 - 天天要聞

芙蓉峰下星火燦爛

■袁子健

「同學們,起來,走向光明的路上,我們是創造新中國的健將。」輕聲哼唱著這首抗戰歌曲,在一個霧靄氤氳的早晨,我來到了位於湖南省邵陽市的塘田戰時講學院舊址。

夫夷江畔,芙蓉峰下。這所戰時講學院,當時被人們譽為「南方抗大」。講學院舊址的大門右側,掛著張愛萍將軍親筆題寫的院名。從大門進入宅院大堂,只見房屋雕樑畫棟,石柱石雕、窗欞繪飾精美考究。第一次來此參觀的人不免會疑惑:一座戰時的學堂為何有如此裝飾?

時間回到1938年,日寇鐵蹄越過平津一路南下侵入湖南。中共湖南省委號召全省同胞為保衛湖南而戰,號召廣大青年到軍隊去、到前線去。這年6月,史學家呂振羽向湖南省委建議,在武岡縣創辦講學院,傳授馬列主義、抗戰思想及策略,培訓基層抗日幹部。這一建議得到中共湖南省委和中央駐湘代表徐特立的支持。在武岡群眾的幫助下,呂振羽找到了晚清太子少保席寶田生前耗費巨資修建而成的這座宅院。席寶田的後人聽說是辦學校,不僅欣然同意,還全免了租金。學院受湖南省委直接領導,呂振羽負責全面工作,中共黨員、著名文學家張天翼任教務長。學院領導和教師,絕大多數都是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

但是,講學院在籌備初期就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百般阻撓。他們聲稱成立私辦學校「須按合法手續進行籌備」,妄圖以此扼殺共產黨人辦學的願望。1938年8月,學院突破反動勢力的遏制,艱難完成籌備工作,開始在全國範圍招生,並於9月15日正式開學。

這座院子建築面積2448平方米,現存大小60餘個房間。走在連接前後棟之間的過亭,人們還可以看到一排排房間里,部分生活、學慣用具依然放在原來的位置,只是歲月在上面留下了痕迹。當年,講學院的師生就是在這裡一邊進行鬥爭,一邊開展教學。

我們遊覽之時,正值大雨初歇。陽光透過霧靄灑在天井,映出一道彩虹。前坪的鵝卵石路面帶著未乾的水跡,幾株青草從石縫中冒了出來,生機盎然。而彼時的「南方抗大」,卻被籠罩在白色恐怖的陰霾之中。

講學院遭到國民黨「仇共」勢力的極端憎恨,他們處心積慮地要解散講學院,破壞活動愈加猖獗。國民黨要員陳立夫給講學院扣上「宣傳錯綜複雜的思想,愚弄青年」「欺騙群眾,希圖搗亂社會秩序,危害三民主義」等莫須有的罪名。1939年4月20日,國民黨武岡縣政府勒令講學院解散。1939年5月13日,國民黨軍隊團團包圍了塘田戰時講學院。16日,院長呂振羽冒著生命危險前去談判。面對國民黨軍隊提出的交出院印、院牌和全體名冊等無理要求,他嚴詞拒絕:「你們如果為升官發財,可以拿我的腦袋去。難道你們想按名冊去陷害這些無辜的青年和盡忠於抗戰救亡教育工作的員工嗎?」

在殘暴的敵人面前,為保存革命實力,經湖南省委同意,講學院決定停辦。講學院解散後,師生們有的奔赴延安,有的回鄉建立黨組織,有的留在國統區從事地下工作,有的加入了新四軍……他們繼續以新的方式傳播黨的革命理論,與敵人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

站在院長呂振羽曾經工作過的辦公室里,看著他的一份份手稿,我們彷彿能感受到風雨飄搖的舊中國里,革命先輩無懼犧牲的不屈靈魂。斯人已去,但挽救民族危亡而奔走的仁人志士,他們的靈魂已融入巍峨的芙蓉峰山脈,他們的脈搏將永遠隨奔騰的夫夷江跳動。

塘田戰時講學院雖然僅存8個月,但成果是豐碩的。她為黨培訓了250多名進步青年,發展了50多名共產黨員,這些人後來都成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骨幹力量。革命師生還在新寧城步、洞口等地建起了基層黨組織,推動了全省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在湖南省抗戰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筆。

1945年冬,周恩來在延安出席湖南工作座談會時,還不忘「南方抗大」的作用。他講道:塘田戰時講學院像一座熔爐,投入礦石,鐵水奔流,被反動派猛力一砸,火花四濺,變成了無數火源,到處燃燒。

現在,講學院舊址已經成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遠近聞名的紅色旅遊景點。在慶祝建黨百年之際,我再次踏入這座紅色舊址,聆聽先輩的故事,心情格外激動。日上中天,雲開霧散,天地一片清明。燦爛的陽光照進這座古色古香的府宅,青磚黛瓦熠熠生輝,當年的那些故事必將久久流傳。

監製:陳恢軍

主編:李 斌

編輯:尹廣進

來源:解放軍報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媒體聚焦丨芙蓉峰下星火燦爛 - 天天要聞媒體聚焦丨芙蓉峰下星火燦爛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河泊所遺址考古的三個價值 - 天天要聞

河泊所遺址考古的三個價值

金質「滇王之印」。 漢代木構遺迹。 本組圖片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雲南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古滇國是從戰國延續至漢代的地方政權,屬西南夷的一部分。公元前109年,漢朝在此設置益州郡,又「賜滇王王印,復長其民」(《史記·西南夷列傳》)。 從設置益州郡開始,雲南開啟了融入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新篇章。 日前獲評...
劉振起:河北游擊軍的戰略意義 - 天天要聞

劉振起:河北游擊軍的戰略意義

1938年5月,毛主席在《抗日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指出:「河北平原、山東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經發展了廣大的游擊戰爭,是平地能夠發展游擊戰爭的證據。」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紹興十一年,岳飛在一天之內被十二道金牌緊急召回至臨安。隨即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但這只是一個幌子,是個緩兵之計,不久就被誣陷謀反,下了大獄。一時間朝野大駭!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 :「你們誣告岳鵬舉謀反,究竟有何真憑實據?」秦檜奸笑一聲:「其事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