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銜時,十二大軍區的司令員都是誰,他們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2021年08月16日23:57:02 歷史 1356

2016年原來的七大軍區改為五戰區,自此七大軍區成為歷史。其實在解放軍的歷史上,軍區也經過多次改革,在建國初期,我國一共有六大軍區,即東北軍區、華北軍區、華東軍區、中南軍區、西南軍區和西北軍區。這六大軍區集行政和軍事於一體,這也是當時環境所決定的。

當時全國剛解放軍,在地方上還有不少的國民黨勢力殘餘,這六大軍區直接歸中央指揮,隨著新生人民政權的穩定,到1955年中央開始對六大軍區進行改編或者撤銷,其中東北軍區改編為瀋陽軍區,華北軍區一部改稱為北京軍區,原屬於華北軍區的內蒙古軍區升格為大軍區。

華東軍區的一部改編為南京軍區,原屬於華東軍區山東軍區改編為濟南軍區。中南軍區一部改編為廣州軍區,原屬於中南軍區的湖北軍區改編為武漢軍區。西北軍區一部改編為蘭州軍區,原屬於西北軍區的新疆軍區升格為大軍區。西南軍區的一部以四川軍區為基礎成立成都軍區,原屬於西南軍區的西藏軍區升格為大軍區,西南軍區的雲南軍區改編為昆明軍區,就這樣形成了十二大軍區。

1955年授銜時,十二大軍區的司令員都是誰,他們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天天要聞

十二大軍區是在1955年完成改編和運營行的,1955年是解放軍歷史上比較特殊的一個年份,在這一年解放軍實行里歷史上的第一次授銜,後人習慣稱之為大授銜。這一次授銜也是解放軍走向正規化的一個重要標誌。而參與授銜的人員,除了中央各部的軍人,其餘基本上都是出自於剛成立的十二大軍區,那麼當時十二十大軍區的在任司令員,或者說首任司令員都是誰,他們在當年的授銜中,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

瀋陽軍區

1955年2月,東北大軍區進行擴編,並按城市的名字命名為瀋陽軍區,自此瀋陽軍區成立,瀋陽軍區經歷了十二大軍區、十三大軍區和七大軍區時代,一直是我國重要的大軍區。當時瀋陽軍區的司令員是鄧華將軍。

1955年授銜時,十二大軍區的司令員都是誰,他們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天天要聞

鄧華

鄧華,1910年4月28日出生於湖南的一個書香門第家庭,早年接受進步思想,在1927年加入我黨,參加湘南起義後隨部隊上了井岡山,成為一紅軍戰士,在紅軍時期他曾做到了紅軍的師級幹部,全面抗戰爆發後,他擔任115師團政治處主任,是難得的一員猛將。

解放戰爭中,他去了東北,後成為四野的兵團司令員,抗美援朝時,他率部入朝,擔任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兼第一政委,協助彭總指揮了歷次大戰,後來他還擔任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

回國後他擔了東北軍區副司令員,瀋陽軍區成立後他成為瀋陽軍區第一任司令員,作為大軍區司令員,他在同年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北京軍區

1955年4月15日,華北軍區正式更名為北京軍區,兼北京衛戍區,北京軍區也是我軍歷史上比較重要的一個大軍區之一,在我軍歷史上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當時北京軍區第一任司令員是楊成武將軍。

楊成武,1914年10月27日出生在福建一個貧苦農民家裡,15歲的時候,他就參加閩西農民暴動,並且加入紅軍,從此走向革命革命道路,在紅軍時期他作戰勇敢,很快就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指揮員,他在紅軍時期曾是師級幹部。

1955年授銜時,十二大軍區的司令員都是誰,他們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天天要聞

楊成武

全面抗戰爆發後,楊成武被任命為115師獨立團團長,率部參加了平型關戰鬥,後來他長期子啊華北堅持抗戰,日本中將阿部規秀就是他率部擊斃的,解放戰爭中,他曾經擔任華北軍區兵團司令員,北京軍區成立,楊成武擔任司令員,作為大軍區司令員,同年他被授予上將軍銜。

內蒙古軍區

內蒙古軍區原本屬於華北軍區,在1955年內蒙古軍區升格為大軍區,成為當時的大軍區之一,1967年5月,內蒙古軍區由大軍區降為省級軍區,隸屬於北京軍區。在內蒙古軍區成為大軍區的時候,首任司令員是烏蘭夫將軍。

1955年授銜時,十二大軍區的司令員都是誰,他們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天天要聞

烏蘭夫

烏蘭夫,1906年12月23日生於內蒙古土默特旗塔卜賽村,在他19歲的時候,就成為我黨黨員,曾被選派到蘇聯留學,回來回國做兵運工作,堅持在內蒙武裝鬥爭,在內蒙建立抗日武裝,後來為內蒙古統一做出了巨大貢獻,擔任內蒙古自治區第一任主席,當時他擔任內蒙古軍區第一任司令員兼政委,在1955年他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南京軍區

南京軍區成立於1955年,前身是華東軍區的一部分,南京軍區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總部設於南京,由許世友擔任第一任南京軍區司令員。

1955年授銜時,十二大軍區的司令員都是誰,他們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天天要聞

許世友

許世友,1906年2月2日生於湖北省麻城縣許家窪(今屬於河南新縣),出身貧苦,曾在少林寺學武8年,後來加入到吳佩孚的部隊,還曾當過國軍的連長,在1927年離隊,併入黨,還參加了黃麻起義,從此他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黨。

紅軍時期他就是一員猛將,在紅四方面軍打出了威名,曾是紅四方面軍的軍級幹部,多次擔任敢死隊隊長,在全面抗戰時期他最初擔任386旅副旅長,後率部到山東抗日,解放戰爭時期他是華野主力縱隊司令員,指揮部隊解放了濟南。作為大軍區的司令員,在同年許世友被授予上將軍銜,他在南京軍區的任職一直到1973年。

濟南軍區

1955年原屬於華東軍區的一部,改編濟南軍區,統一領導和指揮山東、河南兩省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由楊得志擔任首任司令員。

1955年授銜時,十二大軍區的司令員都是誰,他們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天天要聞

楊得志

楊得志,1911年1月3日出生於湖南省醴陵縣,17歲的是他參加了湘南起義,並且隨部隊到井岡山,楊得志是難得的一個將才,在紅軍時期他一步步從士兵升任到師長,曾因為作戰勇敢立下大功,被授予三等紅星獎章。長征指揮部隊強渡天險烏江又指揮部隊強渡大渡河,立下赫赫戰功。

等到全面抗戰爆發後,楊得志被任命為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5團團長,不久任344旅副旅長和代理旅長,在敵後長期堅持抗日,解放戰爭他曾是華北軍區兵團司令員,抗美援朝他率部第19兵團入朝作戰,後來有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司令員等職務。

1955年4月,被任命為濟南軍區司令員,同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他也是解放軍中赫赫有名的「三楊」之一。

廣州軍區

1955年原中南軍區的一部成立了廣州軍區,廣州軍區經歷了十二大軍區、十三大軍區和七大軍區時代,當時廣州軍區司令員由原四野的戰將黃永勝擔任。

1955年授銜時,十二大軍區的司令員都是誰,他們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天天要聞

黃永勝

黃永勝,1910年11月17日生於湖北省咸寧,曾加入國民革命軍,在1927年9月參加秋收起義,後隨部隊上井岡山,在紅時期他作戰勇敢,在軍中脫穎而出,擔任過師長的職務,在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黃永勝都是一員戰將,廣州軍區成立他成為一任司令員,同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武漢軍區

1955年5月1日,以原屬於中南軍區的湖北軍區為基礎,成立武漢軍區,軍區機關駐地在武漢,由陳再道擔任首任司令員。

1955年授銜時,十二大軍區的司令員都是誰,他們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天天要聞

陳再道

陳再道,1909年1月24日出生於湖北省麻城,早年參加農民自衛軍,後來參加黃麻起義,紅軍時期他在紅四方面軍,曾經做過師長,是當時的高級幹部。全面抗戰爆發,擔任129師第386旅副旅長,後來率部到冀南建設抗日根據地。他也是二野有名的三陳之一,在1955年陳再道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蘭州軍區

1955年5月由原西北軍改稱蘭州軍區,自此蘭州軍區成立,這些西北的大軍區,蘭州軍區也經歷了十二大軍區、十三大軍區和七大軍區時期,當時的司令員是張達志。

1955年授銜時,十二大軍區的司令員都是誰,他們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天天要聞

張達志

張達志, 1911年生於陝西,18歲入黨,剛開始是在地方工作,在1934年加入到紅軍,在紅軍中他曾經擔任過團政委,15軍團師政委等職務,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他基本上是在地方軍分區任職,蘭州軍區成立後,他擔任首任司令員,同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新疆軍區

新疆軍區成立於1949年12月,原本屬於西北軍區,在1955年新疆軍區升格為大軍區,成為一級軍區,由王恩茂擔任第一任司令員。

1955年授銜時,十二大軍區的司令員都是誰,他們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天天要聞

王恩茂

王恩茂,1913年5月19日出生於江西,17歲入黨,從此開啟了他的革命征程,在紅軍時期剛開始是在地方工作,後來成為在紅六軍團擔任宣傳幹事,在全面抗戰爆發後,先是擔任120師宣傳教育科科長,後成為旅副政治部主任,解放戰爭曾任一野軍政委,新疆軍區升格大軍區,他是司令員同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成都軍區

1955年5月1日以原屬於西南軍區的四川軍區為基礎成立成都軍區,從此一個大軍區出現,當時的司令員是賀炳炎。

賀炳炎,1913年2月出生於湖南松滋市,16歲的時候,跟著父親參加賀龍領導的紅軍,從此成為紅軍的一戰士,在賀龍麾下他成長很快,士兵成為班長、連長、團長、師長,成為賀龍的愛將,在戰鬥中他失去了右臂,成為獨臂將軍。

1955年授銜時,十二大軍區的司令員都是誰,他們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天天要聞

賀炳炎

全面抗戰時期他是20師第716團團長,曾指揮所部取得了雁門關伏擊戰,一把大刀殺得日寇威風喪膽。解放戰爭中他是一野的軍長,在一野打出了威名,成都軍區成立後賀炳炎擔任司令員,同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60年賀炳炎將軍因病去世,他也是第一位去世的開國上將。

西藏軍區

西藏軍區原本是隸屬於西南軍區,1955年5月1日,原隸屬於西南軍區的西藏軍區改編為大軍區,由佛光將軍張國華擔任司令員。

1955年授銜時,十二大軍區的司令員都是誰,他們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天天要聞

張國華

張國華,1914年10月22日出生在江西永新縣,15歲上井岡山參加了紅軍,成為紅軍的一員,在紅軍中鍛煉了他堅定的意志,讓他成為一名合格的革命者,全面抗戰時期他率115師一部在敵後堅持抗戰,在解放戰爭時期他是二野軍長,率部進軍西南,解放西藏,西藏軍區成為一級軍區時,他擔任司令員,同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對印自衛反擊戰時,張國華將軍指揮部隊給敵人以重創,一戰將敵人給打敗打怕,更打出了我軍的威風。

昆明軍區

1955年,以原屬於西南軍區的雲南軍區為基礎組建昆明軍區,是當時的十二大軍區之一,由謝富治擔任司令官兼政委!

1955年授銜時,十二大軍區的司令員都是誰,他們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天天要聞

謝富治

謝富治,1909年9月出生於湖北黃安,家庭貧困,他曾經參加過農民協會,在21歲的時候他參加了紅軍,在紅四方面軍時,他擔任過軍政治部主任,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長,是紅軍的高級將領。

在全面抗戰時期,他是129師的團政治處主任,後成為團政委、旅政委,堅持對日作戰,在解放戰爭時期,他最輝煌的時刻應該是和陳賡一起的陳謝兵團,構築品字形防禦體系,名揚天下。昆明軍區成立,他擔任司令員兼政委,同年被授予上將軍區。

我們回過頭來看一下,這十二大軍區有的是原來的六大軍區直接改名,比如東北軍區改稱瀋陽軍區,有的是六大軍區一部改編而成,成都軍區、昆明軍區基本上都是這種情況,還有的是原來六大軍區下轄的二級軍區升格為大軍區的。新疆軍區、內蒙古軍區和西藏軍區都是這種情況。

至於十二大軍區的司令員,基本上都是解放軍中的名將,大多人被授予了上將軍銜,當然也有例外的。新疆軍區司令員王恩茂、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被授予了中將,因為這個兩個軍區本就是由二級軍區升格的,他們之前就是司令員,所以被授予中將也合適。

蘭州軍區司令員張達志,也被授予了中將軍銜,只是因為他的資歷,要不然蘭州軍區首任司令員應該就是上將。至於內蒙古軍區也是升格為大軍區的,為什麼首任司令員烏蘭夫將軍是上將,那是因為他突出的貢獻和威望。

至於那個時候被升格為大軍區的軍區,在後來無一例外都被再一次降格了,這也是形勢的需要。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傷重被俘,絕食而死,忠義壯烈,名垂千古:楊業 - 天天要聞

傷重被俘,絕食而死,忠義壯烈,名垂千古:楊業

遠觀近鑒宋朝人•349·傷重被俘,絕食而死,忠義壯烈,名垂千古:楊業楊業楊業(?-986),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宋史·卷二百七十二·列傳第三十一》有傳。本傳記,楊業的父親楊信,在後漢任麟州(治今陝西神木)刺史。
這位五四獎章獲得者,是位台灣青年 - 天天要聞

這位五四獎章獲得者,是位台灣青年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龔雪 通訊員 楊凱近日,台灣青年王祥宇喜獲2025年湖北青年五四獎章。「這既是一份崇高的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5月7日,王祥宇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採訪時感慨,「武漢是我的福地,我們企業在武漢實現爆髮式增長。今後我們將繼續紮根武漢,進一步發展壯大。」王祥宇來自台灣省台北市,2012年碩士...
跟著習主席看世界 | 走進俄羅斯:銘記歷史,開創未來 - 天天要聞

跟著習主席看世界 | 走進俄羅斯:銘記歷史,開創未來

疆域遼闊,橫跨歐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這裡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依河而建 古迹眾多克里姆林宮雄偉壯觀紅場閱兵步伐鏗鏘聖彼得堡水道縱橫 風光旖旎「北方威尼斯」洋溢著歐陸風情「黑海明珠」索契 依山面海雪山碧波相映成趣奧運聖火點燃激情這裡是世界上面積最
崔康熙不下課並非因違約金,有一點泰山隊比較忌憚,不敢魚死網破 - 天天要聞

崔康熙不下課並非因違約金,有一點泰山隊比較忌憚,不敢魚死網破

如今中超聯賽已經是進行了11輪比賽,在11輪聯賽過後,泰山隊在積分榜上只能是排在積分榜第五位,而且距離榜首已經是有了多達9分的差距,作為聯賽開始之前的爭冠熱門,球隊在聯賽還未過半的情況下就已經是徹底退出了聯賽冠軍的爭奪了,而且繼續這樣下去的話,球隊的排名還會繼續下滑。而這一切最大的責任應屬崔康熙了,崔康...
關羽30回合平紀靈,張飛10回合殺紀靈,為何?4大隱情揭開答案 - 天天要聞

關羽30回合平紀靈,張飛10回合殺紀靈,為何?4大隱情揭開答案

大家好,我是黑白說歷史。諸位看官,且說《三國演義》中猛將如雲,但有一樁怪事令人費解——袁術麾下頭號大將紀靈,先與關羽大戰三十合不分勝負,後遇張飛卻十合斃命。關張二人皆是「萬人敵」,武藝本在伯仲之間,何以戰績天差地別?莫不是羅貫中筆下有誤?今
國學成語|趙飛燕:從貧寒女子到禍水紅顏之身輕如燕 - 天天要聞

國學成語|趙飛燕:從貧寒女子到禍水紅顏之身輕如燕

有一個成語「身輕如燕」,專門形容一個人身體輕盈或者比喻一個人輕功了得。不過這裡的「燕」,並非「舊時王謝堂前燕」里的燕子,而是一名漢代女子,叫趙飛燕。和曾經迷倒漢武帝的李夫人、衛夫子一樣,也是某位公主精心安排的一枚棋子。
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人 - 天天要聞

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人

本文參考歷史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相關文獻來源。(援引強藩 崔胤)韓建對皇帝的處境無動於衷,但是另外一個軍閥朱溫卻在這個關鍵時刻抓住了機會。朝廷里有個叫做崔胤的大臣,面對宦官專權,他的辦法是,他要引強藩入京師,要交結朱溫,讓朱
夏朝五大遺址的意義 - 天天要聞

夏朝五大遺址的意義

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王朝,其考古學證據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等地。以下是最具代表性的 5大夏朝遺址,它們構成了夏文化考古的核心證據鏈: 1.
1938年張發奎無奈退出九江,為什麼日軍卻說自己被騙了? - 天天要聞

1938年張發奎無奈退出九江,為什麼日軍卻說自己被騙了?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1938年日軍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從東部沿海地區一直打到了中國內部,在中國的大型城市裡面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