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聖宗耶律隆緒(971年—1031年),遼國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是遼國在位最長的皇帝,在位49年。他即位前曾被封為梁王。遼景宗去世以後,他被立為太子,並於次年(983年)即位,改元統和。他即位時,年12歲,太后蕭綽執政。蕭太后執政期間,進行了改革,並且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少賦稅,整頓吏治,訓練軍隊,使遼國百姓富裕,國勢強盛。1009年聖宗親政後,遼國已進入鼎盛,基本上延續蕭太后執政時的遼國風貌,並且還反對嚴刑峻法,不給貪官可乘之機。在位其間征戰八方,進入遼國疆域的頂峰。晚年迷信佛教,窮途奢侈,遼國勢走向下坡路。遼聖宗死於遼太平十一年(1031年)六月,終年61歲,謚號為文武大孝宣皇帝。
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遼聖宗耶律隆緒的精彩人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遼聖宗耶律隆緒的生平簡介
年少繼位
保寧三年(971年)十二月,耶律隆緒出生,為耶律賢長子。自幼喜好書法,十歲即能賦詩。乾亨二年(980年),封梁王。
乾亨四年(982年)秋九月二十四日,景宗駕崩。二十五日,耶律隆緒即位於景宗靈柩前,是為遼聖宗,時年十二歲。皇后奉遺詔攝政,下詔曉諭諸道。冬十月初一,聖宗初次臨朝視政。初三,群臣上尊號曰昭聖皇帝,尊皇后為皇太后,大赦天下。初七,至顯州。
統和元年(983年),改尊號為天輔皇帝。並復國號大遼為大契丹。夏四月初一,任命樞密副使耶律末只兼任侍中,為東京留守。二十七日,大臣們認為皇太后參預政事應該有尊號,請下詔有司讓他們詳定冊封禮。
八月十一日,與耶律斜軫在皇太后蕭綽面前交換弓箭、鞍馬,約以為友。 二十九日,韓德威上表請求討伐再次叛離的党項諸部,耶律隆緒下詔允許;並徵發偏師數千人前往相助。九月初一,因東京、平州發生旱災、蝗災,詔令賑濟。十九日,有司請求以皇帝生日作為千齡節,得到允許。蕭綽認為已故的于越屋只有輔導皇上之功,應該錄用其子孫做官,於是任命其子泮泱為林牙。
統和二年(984年),二十四日,五國烏隈於厥節度使耶律隗窪因所轄諸部難於治理,請求皇帝詔賜尚方寶劍,讓他便宜行事,聖宗答應了他的請求。二十五日,聖宗與諸王和大臣比賽射技。二十六日,韓德威征伐党項回師,途中趁勢襲擊河東,向聖宗獻俘。夏四月初七,宣徽使、同平章事耶律普寧、都監蕭勤德進獻征伐女真所獲俘虜,授普寧為兼政事令,勤德為神武衛大將軍,並分別賜給他們金器等物。初十,皇太后親自前往判決積壓案件。
十一日,祭祀風伯。十二日,任命宣徽南院使劉承規為承德軍節度使,崇德宮都部署、保義軍節度使張德筠為宣徽北院使。八月十四日,東京留守兼侍中耶律末只奏稱女真術不直、賽里等八個部族請求舉眾內附,耶律隆緒詔令接納他們。
統和三年(985年)七月初一,詔令諸道修繕甲胄兵器,為東征高麗做準備。二十四日,派使者檢查東京諸軍的兵器和東征道路。以平章事蕭道寧為昭德軍節度使,武定軍節度使、守司空兼政事令郭襲為天平軍節度使,以大同軍節度使、守太子太師兼政事令劉延構為義成軍節度使,追贈尚父秦王韓匡嗣為尚書令。
八月初一,因為遼東沼澤低濕,停止征伐高麗。任命樞密使耶律斜軫為都統、駙馬都尉蕭懇德為監軍,率軍討伐女真。十八日,東征都統奏稱道路仍然十分泥濘,不能進行東征,詔令他們待沼澤乾燥之後再行征討。二十一日,以韓德讓為兼政事令。二十六日,東征女真。
挫敗宋軍
統和四年(986年)三月初六,于越休哥報告宋派曹彬、崔彥進、米信出雄州道,田重進出飛狐道,潘美、楊繼業出雁門道前來進犯,岐溝、涿州、固安、新城均已陷落。耶律隆緒詔令宣徽使蒲領趕赴燕南,與休哥商議軍事;並分派使者徵發諸部兵馬增援休哥抵禦宋兵;復又派東京留守耶律抹只帶領大軍隨後進發,賜劍使他能夠擅專殺之權。
初七,以領兵親征之事祭告陵廟、山川。初八,統軍使耶律頗德在固安擊敗宋軍,休哥截斷宋兵糧餉供應,生擒其將吏,俘獲牛馬、器械輜重甚多。夏四月初一,耶律隆緒駐於南京北郊。初二,惕隱瑤升、西南面招討使韓德威送上捷報。初三,宋將潘美攻陷雲州。初四,派抹只、謀魯姑、勤德等率領偏師增援休哥,並賜給旗鼓、杓纞印撫諭將士。初五,休哥又奏捷報,耶律隆緒用酒脯祭祀天地,率領群臣向皇太后祝賀勝利。詔令勤德回師。初八,頗德獻上俘獲的鎧甲器仗。初十,監軍、宣徽使蒲領奏報敵軍已經撤退。
統和五年(987年)夏四月初一臨幸南京。初五,皇上率領百官給皇太后上尊號為睿德神略應運啟化承天皇太后,行禮完畢之後,群臣給皇帝上尊號為至德廣孝昭聖天輔皇帝。初六,下詔命有司分條奏上各將領功勞表冊,論功加恩行賞。
統和六年(988年)冬十月初二,派軍隊四面進攻涿州,城被攻破以後守將才投降。二十三日,籌寧奏報攻破狼山大捷。二十八日,又奏報在益津關擊敗宋軍。三十日,進軍長城口,宋定州守將李興派兵抵抗,休哥擊敗宋軍,追擊敗兵達五六里路之遠。十二月,遼大軍屯駐於宋朝境內。
八方來儀
統和七年(989年)春正月初一,班師。初十,李繼遷與兄弟繼捧互相仇視,請求與遼通好,耶律隆緒知道他心意不誠,沒有允許。十一日,曉諭諸軍赴易州。十七日,禁止部下砍伐百姓的桑樹梓樹。二十一日,進攻易州,宋兵出遂城前來救援,派鐵林軍迎擊,活捉宋軍五位指揮使。二十二日,大軍一齊進發,攻克易州,刺史劉墀投降,守城士兵南逃,耶律隆緒親率大軍截擊,宋軍不敢出城。當下任命馬質為刺史,趙質為兵馬都監。將易州軍民遷到燕京。二十九日,回宮途中駐於南京,六軍解除戒嚴狀態。二月初三,回鶻、于闐、師子等國朝貢。二十二日,吐蕃、党項朝貢。二十七日,阿薩蘭、于闐、轄烈均派使者進貢。四月十七日,吐渾還金、回鶻安進、吐蕃獨朵等人從宋國前來歸附,耶律隆緒賜給他們衣帶。
統和八年(990年)二月初一,于闐、回鶻派使者進貢。二十六日,女真派使者進貢。三月初二,李繼遷派使者進貢。四月初五,女真派使者來進貢。二十五日,因遭遇旱災,諸部糧食缺乏,給予賑濟。五月十六日,女真宰相阿海進貢,被封為順化王。六月十三日,女真派使者進貢。九月初三,北女真四部請求內附遼朝。十一月十九日,因吐谷渾百姓鬧饑荒,賑濟之。十二月初二,女真派使者進貢。初九,派使者封李繼遷為夏國王。十二日,回鶻進貢。
統和九年(991年)春正月初三,女真派使者來進貢。初五,下詔禁止私自剃度僧尼。初九,至台湖。十四日,樞密使、監修國史室日方等獻上所修《實錄》,賜給他們財物若干。夏四月初五,回鶻進貢。初六,夏國王李繼遷派杜白前來感謝遼對他的冊封。十七日,避暑於炭山。六月二十日,突厥進貢。秋七月初六,統一檢括全國戶口。九月初四,鼻骨德前來進貢。冬十月初二,阿薩蘭回鶻進貢。十二日,定難軍節度使李繼捧降附。十二月,夏國王李繼遷暗中歸附宋國,皇上派招討使韓德威持詔前去曉以利害。
統和十年(992年)十月十二日,夏國王派使者進貢。十八日,鐵驪進貢。十一月初三,回鶻進貢。十二月派東京留守蕭恆德等征伐高麗。
統和十一年(993年)正月十三日,回鶻進貢。十七日,將內府庫錢財賜給南京統軍司軍。高麗王治派朴良柔上表請罪,耶律隆緒下詔賜給他女真鴨綠江以東的數百里土地。
統和十二年(994年)正月初八,郎君耶律鼻舍等密謀叛亂,被誅殺。初十,任命南院大王耶律景為上京留守,封為漆水郡王。初七,高麗進貢。十二日,免掉諸部每年應輸納的羊和關稅之徵。十八日,回鶻前來進貢。三月初五,高麗派使者請求放回被俘虜的人員牲畜,皇上下詔讓高麗贖回。六月初一,下詔對州縣長吏有才能而無過失者,普降一級再考課任用之。初三,可汗州刺史賈俊進獻新曆法。七月十六日,女真派使者進貢。十八日,觀看收割。二十日,詔令契丹人犯下十惡不赦之罪者依漢律進行處罰。八月十八日,查看犯人口供,犯死罪以下的人犯均得到赦免。九月初三,室韋、党項、吐谷渾等進貢。十二日,宋再次派使者求和,仍不準。二十四日,阻卜等進貢。十月二十七日,下詔制定均稅法。二十九日,在大理寺設置大理寺少卿和大理寺正的官職。
統和十三年(995年)二月初一,女真派使者進貢。二十八日,高麗派李周楨進貢。三月初七,夏國派使者進貢。二十二日,武清縣有一百多人竄到宋國境內搶劫,耶律隆緒命令誅殺他們,並將其搶掠財物送還宋國。七月初一,女真派使者進貢。十三日,兀惹、烏昭度、渤海燕頗等侵略鐵驪,耶律隆緒派奚王和朔奴等前往討伐。九月十五日,因為南京太學生員日益增多,特地賜給太學水石豈庄一區。十月初二,設置義倉。初八,回鶻派使者進貢。十一日,高麗派李知白進貢。十五日,兀惹歸降,下詔撫諭之。二十七日,鼻骨德朝貢。十一月初三,阿薩蘭回鶻派使者進貢。十九日,派使者冊封王治為高麗國國王。
統和十四年(996年)正月二十五日,夏國派使者進貢。二月十九日,回鶻派使者進貢。十四日,韓德威奏報討伐党項獲得勝利。六月初二,鐵驪進貢。十六日,回鶻進貢。七月二十日,回鶻等進貢。十月二十日,烏昭度請求內附。十一月初八,下詔命令諸軍將領不要在規定時限之外打獵以免妨害農事。十二月十八日,因南京道新制定的稅法太重,下令予以減免。
統和十五年(997年)正月十五日,詔令諸道勸導百姓種植樹木。十八日,兀惹首領武周降附。二十三日,女真派使者進貢。二月初一,至長春宮。初三,勸諭品部富民捐錢以賑濟貧民。初五,將梁門、遂城、泰州、北平民戶遷徙到內地。十一日,夏國派使者來進貢。二十一日,韓德威奏報討伐党項取得勝利。二十二日,下詔讓百姓耕種品部荒地。三月初一,党項朝貢。初四,招募百姓耕種灤州荒地,免除十年的租稅。十五日,冊封夏國王李繼遷為西平王。十八日,統一檢括宮分人戶,免除南京民戶拖欠的賦稅和義倉粟。二十日,河西党項請求內附。二十六日,兀惹烏昭度因為與遼距離太遠,請求免除每年向遼進貢麇、馬和貂皮,皇上下詔允許他們除在皇帝生辰、正旦時要按舊例進貢外,其餘的進貢一概免掉。
四月初一,免除奚五部每年向遼進貢麇。六月初三,鐵驪進貢。初九,夏國派使者感謝冊封。七月初六,党項前來進貢。初九,禁止吐谷渾別部賣馬匹給宋。十月初一,免除奚王諸部的進貢。初六,禁止各個寺廟胡亂剃度僧尼。初七,廢除在東京道禁止在湖泊中捕魚的禁令。十七日,因為上京的訴訟案件繁多蕪雜,下詔責問其主事者。十二月二十一日,夏國派使者進貢。
統和十六年(998年)二月十一日,夏國派使者進貢。三月初五,女真派使者進貢。十六日,鼻骨德酋長進貢。五月二十三日,鐵驪進貢。二十八日,回上京。賜給年齡超過九十歲的婦女財物。七月初一,第一次上朝聽政。
兩伐北宋
統和十七年(999年)七月,曉諭諸道即將征伐宋朝。九月初一到達遼南京(今北京)。二十日,南伐。二十四日,北院樞密使魏王耶律斜軫逝世,任命韓德讓兼任知北院樞密使事。十月二十四日,進攻遂城,沒有攻克。派蕭繼遠進攻狼山鎮石砦,攻破了它。到達瀛州,與宋軍交戰,生擒宋軍守將康昭裔、宋順,獲得兵器甲仗無數。攻克樂壽縣。大軍到達遂城,敵軍臨水拒戰,派騎兵突擊,將守軍殺戮殆盡。
統和十八年(1000年)正月,回駐南京,賞賜有功將士,懲罰不服從命令者。下詔令諸軍各自回到本道。六月,阻卜叛亂酋長鶻碾之弟鐵剌不率領部眾降附,鶻碾無路可走,於是也投降,耶律隆緒下詔誅殺了他。十一月初一,任命西平王李繼遷之子李德昭為朔方軍節度使。十二月,回鶻進貢。
統和十九年(1001年)正月初八,任命祗候郎君班詳穩觀音為奚六部大王。三月初三,夏國派李文貴前來朝貢。十三日,西南面招討使奏稱征伐党項獲得勝利。二十日,皇后蕭氏因犯罪被降為貴妃,給大丞相韓德讓賜名為德昌。五月十五日,冊封蕭氏為齊天皇后。八月十一日,達盧骨部進貢。十月十六日,遼軍與宋軍在遂城交戰,擊敗宋軍。二十八日,到達滿城,因道路泥濘,班師。
統和二十年(1002年)正月二十五日,女真宰相夷離底進貢。三月十八日,派北府宰相蕭繼遠等南伐。四月初一,文班太保達里底在梁門擊敗宋軍。初九,南京統軍使蕭撻凜在泰州擊敗宋軍。二十日,南征將領進獻俘虜,賜給他們封爵財物各有等差。二十三日,鐵驪派使者進貢。
統和二十一年(1003年)三月二十八日,鐵驪進貢。四月初六,女真派使者進貢。初九,兀惹、渤海、奧里米、越里篤、越里吉等五部派使者進貢。同月,耶律奴瓜、蕭撻凜在望都擒獲宋將王繼忠。六月二十一日,追贈李繼遷為尚書令,派西上閣門使丁振前往弔唁慰問。二十三日,党項朝見。二十七日,阻卜鐵剌里率諸部降附。七月二十二日,阻卜、烏古進貢。八月二十八日,阻卜鐵剌里朝見。十一月初六,已故于越耶律休哥之子道士奴、高九等謀反,被誅殺。初十,全面檢括南院所屬部民戶籍。十二月二十八日,免除三京諸道的貢稅。
宋遼締盟
統和二十二年(1004年)二月初一,女真派使者進貢。三月初五,免除蕃部逢千齡節的貢賀和冬至、重五節的朝貢。七月初二,派使者封夏國李繼遷為西平王。初五,兀惹、蒲奴里、剖阿里、越里篤、奧里米等部朝貢。八月初四,党項前來進貢。初八,阻卜酋長鐵剌里朝貢。九月二十九日,命令楚國王隆佑留守京師。九月初八,南伐。十五日,遼軍與宋軍在唐興交戰,大敗宋軍。十六日,蕭撻凜與宋軍在遂城交戰,擊敗宋軍。十九日,駐軍於望都。十月初六,進攻瀛州,未克。十四日,攻下祁州,賞賚投降兵士。用酒脯祭祀天地。二十九日,西平王李德昭派使者感謝冊封。十一月十三日,馬軍都指揮使耶律課里在名州遭遇宋兵,擊退之。十四日,東京留守蕭排押獻上擒獲的宋魏府官吏田逢吉、郭守榮、常顯、劉綽等。十七日,南院大王奏稱宋派人送給王繼忠弓箭,秘密地請求講和。下詔命令王繼忠與宋使相見,答應他們講和的請求。二十日,攻破德清軍。二十二日,耶律隆緒駐於澶淵。蕭撻凜中埋伏被弓弩射死。二十五日,攻破通利軍。二十七日,宋派崇儀副使曹利用請求講和。當即派飛龍使韓杞帶著國書回訪。十二月初四,宋再次派曹利用求和,因宋沒有歸還土地之意,遼派監門衛大將軍姚柬之帶著書信回訪。初九,宋派李繼昌前來請和,宋真宗願稱太后為叔母,並願每年交納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耶律隆緒答應了宋求和的要求,立即派閣門使丁振帶著書信回訪。初十,下詔諸軍解除戒嚴狀態。同月,班師。皇太后給大丞相齊王韓德昌賜姓耶律,改封為晉王。
建造中京
統和二十三年(1005年)春正月初九回遼南京。二十一日,大舉犒賞將士。三月十七日,賑濟党項部。十九日,回鶻朝貢。四月初九,女真和阿薩蘭回鶻均派使者進貢。十八日,鐵驪進貢。二十二日,党項侵犯。七月十二日,党項朝貢。十六日,烏古朝貢。二十一日,女真進貢。阿薩蘭回鶻派使者前來請求送回先前被留下的朝貢使者,於是將他們全部遣送回國。 九月二十九日,派太尉阿里、太傅楊六前去祝賀宋真宗生辰。十月初一,鼻骨德朝貢。二十八日,宋所納歲幣初次送到,以後每年交納一次,成為常例。
統和二十四年(1006年)八月十六日,改稱南京宮宣教門為元和門,外三門為南端門,左掖門為萬春門,右掖門為千秋門。十月初一,率群臣給皇太后上尊號為睿德神略應運啟化承天皇太后,群臣則給皇帝上尊號為至德廣孝昭聖天輔皇帝。大赦天下。
統和二十五年(1007年)正月,修建中京。六月,將皇太妃胡輦賜死於幽州。九月,西北路招討使蕭圖玉討伐阻卜,獲勝。十二月十七日,賑濟饒州饑民。
統和二十六年(1008年)初十,中京城建成。七月,增加太祖、太宗、讓國皇帝、世宗謚號,又謚皇太弟李胡為欽順皇帝。
親政時期
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十二月初五,南幸。皇太后蕭綽病重,初八,對犯人赦免或緩刑。十一日,皇太后在行宮駕崩。十二日,派使者前往宋、夏、高麗報哀。二十八日,至中京。二十九日,詔令免予祝賀千齡節。
統和二十八年(1010年)三月二十四日,給皇太后上謚號為聖神宣獻皇后。四月十五日,葬太后於乾陵。給大丞相耶律德昌賜名為耶律隆運。二十一日,賜給他宅第和陪葬地。五月二十七日,西北路招討使蕭國玉奏報征伐甘州回鶻,攻破肅州,盡數俘虜其百姓。耶律隆緒下詔修築土隗口故城讓他們居住下來。二十八日,因高麗西京留守康肇弒其君王誦,擅立誦從兄王詢為高麗王,詔令諸道修繕甲兵,為東征做準備。
八月二十一日,將親征高麗消息告知宋。任命皇弟楚國王隆佑留守京師,北府宰相、駙馬都尉蕭排押為都統,北面林牙僧奴為都監。九月初十,派使者冊封西平王李德昭為夏國王。十月初一,女真獻上萬匹良馬,請求隨軍征伐高麗,得到允許。王詢派使者請求遼撤回軍隊,耶律隆緒沒有答應。
十一月初十,大軍渡過鴨綠江,康肇率軍抵抗,失利後退守銅州。十一日,康肇再次出戰,右皮室詳穩耶律敵魯生擒肇及其副將李正,追殺高麗軍隊數十里,獲得其丟棄的糧餉、鎧仗。十三日,銅、霍、貴、寧等州均投降。排押率軍至奴古達嶺,遭遇敵兵,擊敗之。十六日,王詢上表請求朝見,得到允許。耶律隆緒禁止軍士搶掠。任命政事舍人馬保佑為開京留守,安州團練使王八為副留守。派太子太師乙凜等率騎兵一千人,送保佑等赴開京。
十七日,高麗守將卓思正殺死遼使者韓喜孫等十人,率兵出城阻拒遼軍,馬保佑等回營。皇上派乙凜率軍攻擊卓思正,卓思正於是奔赴西京。皇上率軍圍城五天,未能攻克,於是歇駕於城西。高麗禮部郎中渤海陀失前來投降。二十五日,派排押、盆奴等攻開京,擊敗高麗軍隊。王詢棄城逃跑,於是遼軍縱火焚燒開京。追擊至清江,回師。
統和二十九年(1011年)春正月初一,班師,降附的諸城復又叛變。大軍到達貴州南峻岭谷時,大雨連日不停,馬匹駱駝均十分疲乏,甲仗多被遺棄,至天晴方才得以渡河。十六日,皇后和皇弟楚國王隆佑到來遠城迎接耶律隆緒。十八日,下詔遣散諸軍。五月初一,詔令將已上的奏章遞交主管部門時須附上《日曆》。又詔令如果帳族犯罪,給予黥墨處罰時依部人之例。二十三日,任命劉慎行為南院樞密使,南府宰相邢抱質為知南院樞密使事。
征戰四方
開泰元年(1012年)三月初七,以蔚州為觀察,不再隸屬於武定軍。初八,到葦泊。初十,下詔冊封皇女八人為郡主。十八日,下令擇吉日舉行拜山禮,命令北宰相、駙馬、蘭陵郡王蕭寧及樞密使、司空邢抱質督促有司準備儀式所需物品。二十日,改封皇弟楚國王隆佑為齊國王,留守東京。四月初三,高麗派使者蔡忠順前來請求照舊稱臣,耶律隆緒下詔令王詢親理朝政。
八月初一,鐵驪那沙等將兀惹百餘戶送到賓州,皇上賜給他絲絹。同日那沙乞求賜給他佛像、儒學書籍,下詔賜給他護國仁王佛像一尊,《易》、《詩》、《書》、《春秋》、《禮記》各一部。二十四日,高麗王詢派田拱之上表告稱因病不能來朝見,耶律隆緒下詔再次索取六州地。十一月初一,文武百官給耶律隆緒加尊號為弘文宣武尊道至德崇仁廣孝聰睿昭聖神贊天輔皇帝。大赦天下,改元為開泰。將幽都府改稱析津府,薊北縣改稱析津縣,幽都縣改稱宛平縣。 開泰二年(1013年)五月初一,命令化哥再次西征。
開泰三年(1014年)二月初二,下詔增加樞密使以下官員按月發放的俸祿。初八,派上京副留守耶律資忠再次出使高麗索取六州舊地。四月初三,下詔令南京轄內不得拖延刑事案件的處理,以致妨礙農事。初八,烏古叛亂。二十日,沙州回鶻曹順派使者進貢。二十一日,任命西北路招討都監蕭孝穆為北府宰相。夏天,下詔令國舅詳穩蕭敵烈、東京留守耶律團石等討伐高麗,讓他們在鴨綠江上造浮橋,在保、宣等州修築城池。
開泰四年(1015年)正月二十一日,東征。東京留守善寧、平章涅里袞奏稱已總領大軍及女真部兵馬分道進討,派使者攜帶密詔前去軍中宣旨。四月初四,任命林牙建福為北院大王。初五,蕭敵烈等征討高麗回國。十七日,耶律世良等表上攻破阻卜所得的俘虜及繳獲物數目。十九日,歇駕於沿柳湖。二十日,女真派使者前來進貢。二十三日,耶律世良等討伐烏古,攻破之。二十五日,派使者獎賞有功將領。耶律世良進討迪烈得至清泥堝。當時於厥部已被討伐平定之後,朝廷決定將於厥居民遷徙到內地,他們安土重遷,重新發動了叛亂。世良吸取這一教訓,在攻破迪烈得之後,就將其青壯年全部殺光。世良帶領軍隊渡曷剌河,進擊迪烈得余部,由於偵察不嚴密,使得迪烈得將領勃括得以在密林中招集兵馬,趁遼軍不備進行偷襲。遼軍向後稍事退卻,在河曲集結駐紮。勃括當天晚上又前來偷襲。
第二天,遼後衛部隊趕到,勃括引誘於厥部眾一起逃跑,世良進行追擊,大軍到達險要之地,勃括率眾據險阻休憩,遼軍偵察到了駐紮場所,世良沒有及時進擊衝殺,致使勃括得以乘輕騎逃脫。遼軍繳獲其輜重並俘獲被誘逃的於厥部眾。將他們連同被迪烈得所獲的轄麥里部居民一起遷徙到內地,在臚朐河上築城讓他們居住下來。五月初二,命令北府宰相劉晟為都統,樞密使耶律世良為副都統,殿前都點檢蕭屈烈為都監,準備征伐高麗。劉晟先將家屬安置到邊郡,致使出師日期被迫推遲,耶律隆緒派人追趕讓他返回京師。另由蕭屈烈統率部隊進軍討伐。任命耶律德政為遼興軍節度使,蕭年骨烈為天城軍節度使。十一月十四日,下詔淘汰東京僧人,並命令上京、中京和諸道選拔精兵五萬五千人以備東征。
開泰五年(1016年)春正月初二,北幸。初五,耶律世良、蕭屈烈與高麗交戰於郭州之西,破之,斬首數萬級,盡數俘獲其輜重。初十,軍隊駐紮於南海軍,耶律世良在軍中逝世。二月初四,阻卜酋長朝見。十五日,任命前東京統軍使耶律韓留為右夷離畢。二十三日,皇子耶律宗真出生。三月十一日,鼻骨德酋長撒保特、賽剌等朝貢。十七日,諸道獄中已無犯人,下詔給官員晉級賜物。二十二日,任命前北院大王耶律敬溫為阿扎割只。二十七日,党項魁可降附。四月初二,賑濟招州饑民。初五,任命左夷離畢蕭合卓為北院樞密使,曷魯寧為樞密副使。
開泰六年(1017年)九月初五,回上京,因皇子屬思出生,大赦天下。十二日,任命駙馬蕭璉、節度使化哥、知制誥讎正己、楊佶充任出使宋國祝賀宋生辰正旦使、副使。二十日,蕭合卓等進攻高麗興化軍未能攻克,班師回國。冬十月初二,南京路發生饑荒,從雲、應、朔、弘等州運來粟米賑濟災民。
開泰七年(1018年)三月初八,命令東北越里篤、剖阿里、奧里米、蒲奴里、鐵驪等五個部族每年向遼進貢貂皮六萬五千張、馬三百匹。十三日,烏古部節度使蕭普達征討叛變的敵烈部,滅掉了它。五月初五,封皇子宗真為梁王,宗元為永清軍節度使,宗簡為右驍衛大將軍,宗願為左驍衛大將軍,宗偉為右衛大將軍,皇侄宗范為昭義軍節度使,宗熙為鎮國軍節度使,宗亮為絳州節度使,宗弼為濮州觀察使,宗奕為曹州防禦使,宗顯、宗肅均為防禦使。任命張儉為守司徒兼政事令。七月初四,詔令翰林待詔陳升在上京五鸞殿繪製《南徵得勝圖》。十月,將中京新建成的兩座宮殿分別命名為延慶和永安。
開泰八年(1019年)八月初六,派郎君曷不呂等統帥諸部兵馬與大軍會合一同征伐高麗。 開泰九年(1020年)九月十九日,文武百官奉表給耶律隆緒上尊號,沒有得到允許;群臣多次上表,耶律隆緒方才准奏。
太賓士世
太平元年(1021年)三月二十三日,皇子勃已只出生。十一月十二日,在昭慶殿,文武百官奉冊上尊號為睿文英武遵道至德崇仁廣孝功成治定昭聖神贊天輔皇帝,大赦天下,改元太平,內外命官均加官進爵。宋派使者訪,夏、高麗派使者朝貢。十三日,冊封皇子梁王宗真為皇太子。
太平三年(1023年)七月二十四日,將皇后生日命名為順天節。太平五年(1025年)二月初五,禁止天下人服飾使用明金和金線綺;皇親國戚可以使用時,應先上奏皇帝得到允許後才能使用。同月,到魚兒泊。三月初十,任命丞相張儉為武定軍節度使、同政事門下平章事,鄭弘節為臨潢少尹,劉慎行為遼興軍節度使,武定軍節度使蕭匹敵為契丹行宮都部署,樞密副使楊又玄為吏部尚書、參知政事兼樞密使。
太平六年(1026年)二月初二,任命迷離己為同知樞密院,黃翩為兵馬都部署,達骨只為其副手,赫石為都監,命他們率軍在混同江、疏木河之間修築城池。黃龍府請求修建三座堡障、十座烽火台,皇上下詔令其在農閑時修築。東京留守八哥奏報黃翩率領部隊進入女真境內征戰,俘獲人、馬、牛、豬不可勝計,得到歸降民戶二百七十戶,下詔褒獎黃翩。十一日,任命耶律野為副點檢,以國舅帳蕭柳氏、徒魯骨統領西北路十二班軍和奚王府舍利軍。二十二日,南京發生水災,派使者前去賑濟災民。二十三日,下詔設契丹節度使以統治党項別部塌西。
太平七年(1027年)六月,禁止屯田機構擅自出賣官粟。二十四日,詔令蕭惠再次領兵討伐阻卜。七月初一,下詔改定法令。
太平八年(1028年)正月二十四日,党項侵犯邊境,被擊退。二十八日,詔令州縣長吏勸勉農事。太平九年(1029年)六月初一,任命長沙郡王謝家奴為廣德軍節度使,樂安郡王遂哥為匡義軍節度使,中山郡王查葛為保定軍節度使、進封潞王,豫章王貼不為長寧軍節度使。十月初一,任命南京留守燕王蕭孝穆為都統,國舅詳穩蕭匹敵為副都統,奚六部大王蕭蒲奴為都監討伐大延琳。
太平十年(1030年)三月初一,詳穩蕭匹敵自遼東還,稱言其都統蕭孝穆在離城四面各約五里的地方築修城堡以圍困大延琳。駙馬延寧與其妹夫掘地逃出大延琳的掌握,唯有公主崔八在後面被守衛者發覺,沒有逃脫。八月二十五日,東京叛軍將領楊詳世秘密歸附遼軍,晚上開城門放遼軍入城,延琳被生擒,渤海之亂平。
晚年去世
太平十一年(1031年)三月聖宗耶律隆緒病重。六月初一歇駕於大福河(今內蒙古呼虎爾河)之北。初三,在行宮駕崩,時年六十一歲,共在位四十九年。景福元年(1031年)閏十月二十八日,奉上尊謚為文武大孝宣皇帝,廟號為聖宗。十一月,葬慶陵(今內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北)。
遼聖宗耶律隆緒的評價
耶律隆緒即位之前曾被封為梁王,後被立為太子,他即位時,只有12歲,由於年幼,由太后蕭綽把握朝政,蕭太后也算是一位女中政治家,在她執政期間,勵精圖治,使得遼國百姓生活富裕。耶律隆緒親政後,在遼國上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和統治。對內,他重視人才,知人善用,學習漢族文化,重用漢族人才,使得統治集團內部政治相對穩定。他重用漢族官員,在他們的幫助下,改革了奴隸制度,提高了奴隸的地位,使得他們和平民相似;修改了民族間的「同罪異論」法,「貴賤異法」,使得民族之間相處融洽。反對嚴刑峻法,杜絕貪官污吏。對外,他為了擴大疆域,四處征戰,三次攻下南宋,兩次攻打高麗,著名的「澶淵之盟」就發生在他統治時期,遼聖宗可謂是一代賢君。
那麼說到這裡可以看出,遼聖宗是怎樣的皇帝呢?
遼聖宗在位期間是遼國疆域最寬廣的時期,他改革法令,任用賢能,使遼國在他的統治時期達到了「諸道皆獄空」的局面,改革法令,提高了奴隸的地位,緩和了社會矛盾,廢除兄弟連坐法,是我國第一次明文廢除,在一定意義上又保護了奴隸的權益,促進了遼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遼國一度鼎盛,遼人更加稱他為「小堯舜」,從種種跡象表明,遼聖宗是一位深受百姓愛戴的帝王,也是一位有雄才偉略的帝王。
遼聖宗耶律隆緒的文學才能
遼聖宗耶律隆緒(971年一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是遼朝一位著名的皇帝。他自幼喜愛書法、文章,十歲能作詩,擅長繪畫,通曉音律,曾經製作歌曲一百餘首,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皇帝,以白樂天詩集為師,對於遼代文學的發展和繁榮起過重要的作用。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遼聖宗耶律隆緒有如此之高的文學才能?
因為在遼聖宗耶律隆緒以前,遼朝皇帝及宗室中能寫作詩文的人已大有人在,如他的曾祖父東丹王耶律倍、叔曾祖父耶律德光,祖父行輩的則有耶律隆先、耶律蹤和耶律只沒等,他們寫作的詩文不能不對少年時代的遼聖宗產生很大影響。
契丹貴族自幼多經受良好的傳統漢文化教育,深受唐代社會風氣濡染和歷代文學名著熏陶,除受到本族中年長輩尊人物的影響外,還多有漢族文士為其師傅。契丹貴族兒童學習漢文化,當然要以修齊治平之道為主,但也包括學習漢語、漢文和詩文寫作。耶律隆緒有一位老師,名叫馬得臣,南京(今北京)人,他好學博古,善寫文章,特別是作詩更好。馬得臣長期輔導耶律隆緒,對耶律隆緒的成長和文學方面的發展予以很大的影響。
遼聖宗耶律隆緒的母親是誰?
遼聖宗母親蕭綽,可以說是一位傳奇的女人。蕭綽小名燕燕,原姓拔里氏,蕭氏是得於耶律阿保機的賜姓。蕭綽從小就與眾不同,生得聰明伶俐,而且做事有始有終,非常有毅力,擁有堅韌不拔的個性,所以,備受其父親的喜愛。後來遼景宗登基,蕭綽進宮沒多久就被封為了貴妃,再後來,又成為了皇后。
蕭綽的政治才能了得,多年來一直協助遼景宗治理國家,在蕭綽的輔助下,遼國的軍事力量日漸強盛,政治和經濟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在遼景宗駕崩之後,他的兒子耶律隆緒繼承皇位,皇后蕭氏便成為了太后,同時奉旨攝政,協助年幼的皇帝處理國事。
蕭太后執政時,對原來的一些弊政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還曾領兵與宋軍作戰並取得了勝利,自此,讓遼國走上了鼎盛時期。在中國歷史上,女性攝政的事例不在少數,其中,有的禍國殃民,有的則具有很好的政治頭腦,對於治國理政也很有一套,對於國家發展也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而蕭太后就屬於後者。
可以說,正是由於蕭綽的勵精圖治,才讓遼國能夠不斷的發展壯大,並讓遼聖宗親政的時候,可以在一個非常穩定的政治環境下,繼續發揮自己的治國才能。
還可以說,蕭太后的英明管理,為後來遼聖宗的盛世統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遼聖宗耶律隆緒的皇后都有誰?
1.蕭皇后,遼聖宗耶律隆緒第一任皇后,後以罪降為貴妃。具體罪名無記載。
統和四年(986年)九月十六辛巳,聖宗納皇后蕭氏,立為皇后。統和十九年(1001年)三月二十壬辰,皇后蕭氏以罪降為貴妃。其後生平、家族均無法考證。
2.蕭菩薩哥,遼聖宗耶律隆緒第二任皇后。
遼聖宗乾亨元年(壬午,982年)十二月初,蕭菩薩哥出生。其父蕭槐因是蕭綽太后的弟弟,官至平州節度使;其母韓氏則是與蕭綽太后情如夫妻的大丞相韓德讓之妹。
遼聖宗統和十二年(甲午,994年),十二歲的蕭菩薩哥因才華出眾、容貌超群,選入宮中被冊為貴妃。遼聖宗對她十分寵愛,聖宗之母蕭太后也十分喜愛她。
遼聖宗統和十九年(辛丑,1001年)五月,遼聖宗將自己的皇后蕭氏降為貴妃,改冊蕭菩薩哥為皇后,並為其上尊號為「齊天皇后」。遼聖宗精通音律,而蕭菩薩哥則善彈琵琶。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女人,不僅是遼聖宗後宮中最尊貴的女人,同時也是矛盾極深的兩個女人。
當時身為皇后的菩薩哥,先後生兩子都夭折,最終無法給聖宗留下一個繼承人。遼聖宗在位之時,夫妻兩人感情十分深厚,遼聖宗去世之後,雖然明詔菩薩哥才是皇太后,但是作為新任君主帝王的蕭氏才是背靠大山掌有實權之人。
耶律宗真繼位之後,蕭氏不僅私自扣下了遺詔,還將菩薩哥遷到上京囚禁。這還不算,還經常迫害菩薩哥。最終在慘痛的折磨下,菩薩哥選擇了自盡而亡,結束了自己的悲慘命運。
擴展資料:遼朝是什麼名族?
遼朝是契丹族,契丹族為中國古代游牧民族,發源於中國東北地區,採取半農半牧生活。
早期分契丹八部,唐初形成了統一的大賀氏聯盟。唐太宗以後,唐置松漠都督府,賜姓李。大賀氏聯盟瓦解後,契丹人又建立了遙輦氏部落聯盟,依附於後突厥汗國。
天寶四年(745年),後突厥為回紇所滅,此後百年間,契丹人一直為回紇所統治。唐末,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於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冊元年(916年)稱帝,國號契丹。大同元年(947年)遼太宗改國號為遼,統和二年(984年)又改稱大契丹;咸雍二年(1066年)復號遼。
天慶五年(1115年),女真族建立金朝。在金軍的進攻下,遼朝於保大五年(1125年)滅亡。西遼延慶九年(1132年),耶律大石稱帝,史稱「西遼」,又稱「哈喇契丹」,成為當時中亞地區的強國。西遼於金興定二年(1218年)為蒙古所滅。
契丹人髡髮,服裝通常為長袍左衽,圓領窄袖。契丹人住所為氈帳,皇帝的御帳稱為捺缽。隨著遼國的滅亡,契丹人逐漸融入了其他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