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戰爭:英格蘭歷史上最殘酷的內戰,現實版「權力的遊戲」

2021年06月02日23:28:48 歷史 1666

1066年諾曼征服後,英國歷史開啟了新的篇章。

從征服者威廉一世建立的諾曼王朝,經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王朝→約克王朝都鐸王朝→斯圖亞特王朝→漢諾威王朝,一直到如今英女王伊麗莎白所在的溫莎皇室。

其中,「玫瑰戰爭」便發生在蘭開斯特王朝向約克王朝和都鐸王朝的過渡期。

以紅玫瑰為紋章的蘭開斯特家族,和以白玫瑰為紋章的約克家族,為爭奪王位展開了血腥的廝殺。

玫瑰戰爭:英格蘭歷史上最殘酷的內戰,現實版「權力的遊戲」 - 天天要聞

他們的爭鬥前後持續三十年,是英格蘭歷史上最瘋狂的戰爭之一。

1455年起,超過3位國王死於非命,7位王子在戰鬥中喪生,超過5位王子被處決或謀殺,31名貴族或其繼承人在戰場倒下,另有20人被處死。到1485年戰爭結束,兩個家族的男丁幾乎都已殞命。

莎士比亞的許多歷史劇,著名美劇《權力的遊戲》,都是以這段歷史為背景創作的。

《紅白玫瑰》這本書,並不是單純地講三十年玫瑰戰爭,而是對「玫瑰戰爭」前後的英國歷史,做了一個串講。

從金雀花王朝的愛德華三世去世,理查二世繼位,蘭開斯特公爵「岡特的約翰」成為攝政王講起,一直到都鐸家族的亨利七世贏得博斯沃思戰役,建立都鐸王朝結束。

整體來說,偏重於人物和敘事,並不是特別深,比較適合對這段歷史做個初步了解。

玫瑰戰爭:英格蘭歷史上最殘酷的內戰,現實版「權力的遊戲」 - 天天要聞

蘭開斯特家族登上歷史舞台

金雀花王朝的愛德華三世,因帶領英格蘭展開了「英法百年戰爭」,名聲大噪。他有一個驍勇善戰的長子,即著名的「黑太子」愛德華。

可惜黑太子愛德華1376年因病去世,死在了父親愛德華三世之前。1377年愛德華三世去世後,王位就傳到了黑太子愛德華的兒子,理查二世手中。

這個繼承關係,大家可以類比中國明代的朱元璋朱標朱允炆

理查二世是金雀花王朝的最後一任國王,繼位時只有10歲,他的封臣中最有權勢便是他的叔叔,蘭開斯特公爵岡特的約翰。

1388年,成年後的理查流放了約翰的兒子「德比的亨利」,並在約翰死後沒收了亨利的土地。

這一舉動引起了貴族們的不滿,他們在亨利的領導下,推翻了理查二世,亨利登基為王,是為亨利四世從此開始了蘭開斯特王朝的統治

蘭開斯特王朝傳了三代,即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玫瑰戰爭」便開始於亨利六世在位期間。

玫瑰戰爭:英格蘭歷史上最殘酷的內戰,現實版「權力的遊戲」 - 天天要聞

約克出擊,「玫瑰戰爭」打響

亨利六世繼位時僅僅九個月大,長大後的他,是個仁慈、善良的人道主義者,看到殘缺的屍體會覺得殘忍。

在今天看來,這種想法再正常不過了,但在當時的人看來,這表明亨利很軟弱。嗜血的中世紀,社會無法在一個軟弱國王的統治下正常運轉。

於是,玫瑰戰爭的另一個主角約克家族隆重登場了。

實力強大的約克公爵,在無數對國王不滿和憤怒的人中很受歡迎,站在國王一方的人已經把他視為敵人。

國王一方,也就是蘭開斯特派的重要人物,是薩姆賽特公爵愛德華·博福特。他和約克公爵形成針鋒相對之勢,兩者的矛盾日益尖銳。

1454年5月22日,約克公爵以「清君側」的名義,對國王的軍隊發起了進攻,雙方在聖奧爾本斯鎮,展開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戰鬥。

最終,國王一方寡不敵眾,很快戰敗,薩姆賽特公爵在一家旅館外的肉搏戰中,被一劍刺死。

第一次聖奧爾本斯戰役,被視為是「玫瑰戰爭」的開端。

玫瑰戰爭:英格蘭歷史上最殘酷的內戰,現實版「權力的遊戲」 - 天天要聞

內戰的深淵

約克公爵的坐大,極大威脅了另外兩個人的利益——瑪格麗特王后和她的兒子愛德華。

亨利六世性情軟弱,且患有間歇性精神病,但他的妻子瑪格麗特王后,卻是個美麗而強勢的女人,她慢慢走到前台,成為蘭開斯特家族的代言人和實際領袖。

瑪格麗特王后極力打壓約克公爵和他的姻親內維爾家族的勢力,這也成了雙方再次兵戎相見的重要推力。

在王后和約克家對壘的初期,約克家族處於優勢地位,北安普敦戰役後,亨利六世被俘虜,倫敦落入約克人之手,瑪格麗特帶著兒子愛德華逃到了威爾士

戰勝的約克公爵理查剝奪了愛德華王子的繼承權,王后斷然拒絕。她召集了仍然忠於蘭開斯特家的貴族,並招募軍隊,與約克家繼續戰鬥。

玫瑰戰爭:英格蘭歷史上最殘酷的內戰,現實版「權力的遊戲」 - 天天要聞

之後,1460年12月,韋克菲爾德戰役,蘭開斯特家族勝,約克公爵理查被殺,頭顱懸掛於城門之上;

1461年2月3日,莫蒂默十字路戰役,約克公爵的兒子馬奇伯爵愛德華戰勝;

2月14日,第二次聖奧爾斯本戰役,蘭開斯特勝;

2月26日,18歲的馬奇伯爵愛德華被擁立為國王,是為愛德華四世

4月陶頓戰役,愛德華四世擊潰了蘭開斯特的主力部隊。

陶頓戰役後,蘭開斯特家族已經失去了與約克家族爭鬥的資本,也就消停了下去。然而就在大局已定之時,愛德華四世卻因為婚姻問題,得罪了自己最親密的夥伴沃里克伯爵

1470年,沃里克伯爵聯合在法國的瑪格麗特王后和蘭開斯特餘黨,策划了亨利六世復辟,愛德華四世逃亡勃艮第

1471年,愛德華四世又帶領著他的支持者們回來了,4月的巴尼特戰役中,沃里克伯爵的勢力被摧毀,沃里克被殺。緊接著的蒂克斯伯里戰役,蘭開斯特的殘餘勢力也徹底被擊潰。

愛德華四世重登王位,蘭開斯特家族的時代已經終結,但玫瑰戰爭卻還沒有真正結束。

玫瑰戰爭:英格蘭歷史上最殘酷的內戰,現實版「權力的遊戲」 - 天天要聞

玫瑰戰爭的終結,都鐸王朝的開啟

約克王朝傳承了3代,愛德華四世→愛德華五世理查三世

理查三世是愛德華四世的弟弟,愛德華四世去世時,他的兒子愛德華五世只有12歲,理查三世成為攝政王。

沒有任何懸念,理查三世乾脆利落地篡奪了侄子的王位。

然而,理查三世的政權並不受歡迎,各地紛紛發動起義,其中一個叫亨利·都鐸的貴族便參與其中。

博斯沃思戰役中,亨利·都鐸打敗了理查三世,理查三世死於戰鬥,據說有人在戰場上發現了理查的王冠,便將它取下來,戴在了亨利·都鐸的頭上。

亨利·都鐸成為新的英格蘭國王,即亨利七世,開啟了都鐸王朝的統治。

亨利七世娶了約克家族愛德華四世的女兒,代表蘭開斯特家族的紅玫瑰與代表約克家族的白玫瑰結合,形成了新的玫瑰紋章。

玫瑰戰爭:英格蘭歷史上最殘酷的內戰,現實版「權力的遊戲」 - 天天要聞

都鐸的勝利,也被認為是「玫瑰戰爭」結束的標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