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過境遷,滄海桑田,沒有什麼是時間改變不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海可能會變成農田,農田也可能會變成大海。而當年古人裝飾得無比豪華的陵墓,到了現代自然也可能無人知曉,只有通過某個偶然的契機才得以現世。因此不少古墓被發現的原因都是奇奇怪怪的,比如說馬王堆的發現是因著要修建地下醫院,曾侯乙墓的發現是因著武漢空軍某部要擴建廠房。
這兩個還算是比較正常的,一個修建醫院,一個修建廠房。相較來說,今天要說的這個大墓就有些「慘」了,倒霉催的成為了化糞池,好一段時間才被人發現。幸好陵墓的密封性還不錯,受到的污染有限,這個上層為化糞池的陵墓便是完顏阿骨打的陵墓。這就讓人有些疑惑了,皇陵大多為人所知,比如說唐皇陵、明皇陵等。為何他的皇陵,竟落魄到如此地步?
在說到金皇陵的落魄前,要先說說完顏阿骨打,他也算一位了不得的皇帝。為金朝開國皇帝,驍勇善戰、才能出眾,女真文字還是他推行的。作為女真部落聯盟首領,他完成了建國、破遼兩件大事,推動女真族歷史進入一個新時期。天輔七年(1123年)八月,完顏阿骨打領兵返回上京,不料死在途中。
享年五十六,安葬在金陵的睿陵之中,金陵也就是金朝皇陵。金朝十七座皇帝陵墓都在這一帶,也就是九龍山、鳳凰山、連泉頂東峪、三盆山鹿門峪等,六萬多平方米的山林中。本來不在這兒的,而是在黑龍江阿城,是金代海陵王遷都北京後。為達到長久目的才將自家祖陵遷來了北京,沒成想,這一遷竟然導致了後來的問題。
這要從後來王朝對前朝皇陵的保護說起,按照道理來講無論是哪個朝代推翻了前朝,都應對前朝皇陵予以保護。這算是不成文的規定,事實上金陵在元至明朝天啟年間,是一直享受祭祀以及保護的。問題就出在天啟年間,當時崛起於東北的滿族是女真族的後裔,後金建立便在屢屢侵犯明朝邊境。
不巧天啟是個實實在在的昏君,若不是他死得早,恐怕明朝的亡國之君便是他。他當時找出滿族崛起的原因是金陵「王氣太盛」,於是在天啟二年、天啟三年大規模地毀壞金陵,金太祖也就是完顏阿骨打的睿陵主陵脈的龍頭砍掉一半。並在咽喉位置挖了一個深洞,丟入鵝卵石,好斷所謂的王氣。
金陵地面上的建築也全部砸毀,甚至有些墓道、地宮被扒開,金陵以外的金代墓葬也無一不毀。老北京原先有燕京八景,其中的道陵蒼茫說的正是金陵,可其他七景風采依舊。金陵卻因為大規模破壞,漸漸被人們遺忘,後來有百姓在這兒建了房子。
不巧正好將化糞池修在完顏阿骨打的陵墓上方,也不知完顏阿骨打要是知道自己的陵墓成功成了化糞池,是該氣海陵王完顏亮遷陵還是恨明熹宗朱由校毀陵。幸好發現得及時,化糞池並未滲入地下多少,金皇陵密封性也不錯。
經過國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部門對金皇陵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完顏阿骨打的睿陵中出土了四具棺槨。其中金陵內的文物都保存還算完好,出土了不少,畢竟明朝也不是盜墓賊。歷經磨難,金陵如今總算是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它的出土不光為今人提供了近代陵寢制度的實物資料,也進一步完善了人們對金王朝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