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拜年之巔!面對七大姑八大姨「靈魂拷問」,大學生團隊製作拜年AI小遊戲爆火

近日,一款名為《決戰拜年之巔》的網頁小遊戲在網路走紅。記者獲悉,該遊戲上線近一周,目前用戶數已超過百萬。

在這款遊戲中,玩家向七大姑、八大姨、二大爺和媽媽等AI親戚拜年。面對親戚們對結婚、工作等話題的討論,玩家可以自由表達,每種回答將造成親戚情緒的變化。只有順利地與每位家人交流結束,才能通關遊戲。

據悉,打造這款遊戲的團隊為杭州智聊思遠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3年4月,團隊成員多為在校大學生。2月3日,主創團隊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確實有玩家將遊戲用於模擬拜年場景,調整自己和親戚溝通的方式,「被親戚們『拷問』的狀態是有壓力的,有時缺少了表達自我的機會。而這款遊戲的整個主題,也是希望大家能夠自由地表達。」

玩家反饋:

有人通過「懟親戚」發泄

有人卻獲得「治癒」

「一開始玩,血壓就低不下去了。」看到有人在微信朋友圈裡分享這款遊戲,陳女士也嘗試去玩了玩,很快就「復刻」了類似的感受。

幾乎整個遊戲過程,陳女士都用「氣得血壓高了」來形容。據陳女士介紹,遊戲中,各路親戚的話題以催婚、催生、要求其找一份「離家近、穩定」的工作為主。在一次對話中,陳女士向AI親戚提及自己的真實職業,被AI親戚批評不夠穩定、社會評價不高等,認為陳女士「讀書讀傻了」。「這些話太真實了,我是真的被氣到了,但是也不知道該怎麼反駁,就算我解釋,對方也只是堅持自己的觀點。」陳女士說。

儘管在遊戲里,陳女士無法對AI親戚「有效回懟」,她還是嘗試了其他「矇混過關」的辦法:「有時就乾脆說謊,說我已經結婚、兒女雙全、在家鄉工作、年薪百萬、正在修讀博士學位……AI親戚就會比較高興。有時我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就轉移話題。AI親戚要給我介紹對象,我就說把我的同事介紹給他們的孩子。」

玩家沈先生髮現自己在「討好」AI親戚。在遊戲期間,他一直在試圖讓AI親戚滿意:「結婚生子、找工作,在很多傳統家庭里,這類話題是逃不開的。我的家庭屬於『半先進半傳統』的碰撞,我能同時接觸到新理念和傳統理念,很多問題也能回答得很圓滿。」許多回答也是沈先生的真實情況,他希望能就此梳理自己的規劃,也通過AI親戚的回答判斷自己的規劃是否正確。

但在和「媽媽」對話時,沈先生髮現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讓「媽媽」滿意:「『如何承擔家裡的責任』,這個命題感覺實在是沒有想到過,也沒有接觸過。說了很多,感覺也沒有讓她滿意。很急眼,但還是在剋制怒火。」

▲沈先生遊戲界面

沈先生在窘迫中第一次通關了遊戲,也突然意識到「對面是AI」:「既然是AI,那我為什麼要如同對待真人一般去討好它?」在第二次遊戲期間,沈先生改為發泄:「我可以對『多嘴的,喜歡對我的生活指指點點的陌生人』發泄一些惡意,我突然就成為了『發瘋』的、憤怒的人,還能暴露各種叛逆的小愛好。」而AI親戚們很快就敗下陣來,只是留下一兩句「你真讓人失望」便離開了。遊戲體驗一下變為了「很爽」,沈先生感覺自己在顫抖。

結束遊戲後,沈先生對遊戲本身產生了困惑:「感覺這是一種新的發泄方式,但是作者的本意並非如此。對待AI都會產生惡意,很難想像要是有人很難區分網路和現實,會在現實里也如此嗎?可順應這些親戚就一定是對的嗎?回到現實,我也會反思,我真的規劃好了嗎?我真的能肆無忌憚地說出這些話嗎?」

在社交網路上,還有人在對AI親戚發泄情緒時突然被觸動。有玩家在與「媽媽」對話時,從原本的複製粘貼網路用語,變為說出「媽,我想你了」,AI媽媽答覆「你在外頭,媽自然是放心的,但心裡總是挂念」。有玩家在與「爸爸」對話時,即便多次打斷「爸爸」說話,「爸爸」也堅持說完「爸爸愛你」,玩家稱「一個通過懟奇怪親戚來發泄的Al,卻在結尾讓我看到了渴望的幻景」。

主創團隊:

親戚設置「刀子嘴豆腐心」

希望讓大家自由地表達

史宏傑是《決戰拜年之巔》的總策劃。2024年1月26日,史宏傑與團隊成員參加了線下遊戲創作活動「2024 Global Game Jam(GGJ)」,活動要求參與者在48小時內創造一款「make me laugh(讓我笑)」主題的遊戲。

1月28日,史宏傑等人完成了《決戰拜年之巔》,隨後有玩家在活動期間拍攝傳播,逐步引起關注。截至2月3日,該遊戲用戶數已超百萬。就遊戲走紅原因,史宏傑猜測源於恰逢春節將至,遊戲也比較精準地定位了用戶群體。

▲遊戲說明

2月2日,史宏傑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遊戲靈感來源於網路熱議的「孝子」評級。「孝」與「笑」諧音,二者之間也有所衝突:「被親戚們『拷問』的狀態是有壓力的。親戚覺得你的表達要讓我高興,一旦表達不太合適,就會被批評『這人怎麼這樣』,但其實缺少了表達自我的機會。」

在這款遊戲中,玩家有初始設定,包括長期離家在外、年齡為16歲至26歲範圍等:「一方面是和我們用戶群體比較相似。另一方面,會被親戚『拷問』,一定是和親戚不太熟悉。」

除了玩家以外,幾位出場的AI親戚也都有大概的人物設計。史宏傑介紹,親戚們的話題確實圍繞工作、結婚生子、家庭等展開,自己從過往的作品中挑選了一些壓迫感比較清晰的原型,而後進行細化:「我會去考量,玩家至少是要感覺到不舒服的。這需要有一些誇張,我們把親戚的正反兩面都放大了,更希望做『刀子嘴豆腐心』的角色。」在具體角色中,各類親戚也有所區分,「越偏的親戚,否定的強度越大,但到後面就開始柔和了,像大姑媽得到的評價就特別好。」

除了AI親戚的情緒機制設置以外,每輪親戚對話上限為8次,史宏傑稱這也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復現:「你跟親戚瞎扯,他們也不會想理你,你也不會想理他們,大家都覺得沒有意義。」

與過去的遊戲交互不同,《決戰拜年之巔》中,玩家無需點擊具體的選項,而是基本完全自由地在對話框中輸入自己的回答。史宏傑稱,一方面源於團隊的強項業務為AI相關;另一方面,「我們的整個主題也是希望大家能夠自由地表達」。據史宏傑觀察,玩家們對AI親戚們的反應主要包括順從、溝通或質疑、發泄等多種情況,也有人確實將遊戲用於模擬拜年場景,調整自己和親戚溝通的方式。

史宏傑透露,通關以後的結局文字已提前設置,比如,「其實大家家裡的群聊都一樣,大家沒有很多針鋒相對的東西,有的只是日復一日的互相應付和安慰。如果真的決戰拜年之巔,也許沒有人會是贏家。但再怎麼刀子嘴,也要回家。」

對此,史宏傑解釋:「這是我的一點點私心。其實我們真的跟家人相處的時間不多,這段時間還是好好相處,不要應付。」

史宏傑所屬團隊為杭州智聊思遠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23年4月,團隊成員多為在校大學生,來自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大學西湖大學等高校。

該公司聯合創始人、浙江工業大學本科生李汪洋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目前遊戲未產生商業收益,已和智譜AI合作。李汪洋稱:「大家都是AI愛好者,公司成立時,OpenAI開放了相關介面,我們覺得可以做一些有趣的產品應用。」據李汪洋介紹,公司已推出社區、工具類產品。史宏傑也表示,包括《決戰拜年之巔》在內,他們目前計劃推出3款具有人文關懷的產品,暫定均為遊戲形式。

過年焦慮引發熱議

專家建議有時需要說「不」

與《決戰拜年之巔》同時引發討論的還有「過年焦慮」,不少網友表示,催婚、收入等話題使人對回家過年產生焦慮。

央廣網的報道,應用心理學博士、二級心理諮詢師廖春嶺提及,春節前的焦慮多屬於現實性焦慮,也就是由現實情境中確實存在的原因(包括已發生和將要發生的事)引起的焦慮。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實性焦慮,多與「討好型人格」有關。這些人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總想做到讓周圍的人都滿意。

面對家人的期盼,廖春嶺建議,首先要有同理心,嘗試從家人的角度看問題,理解他們的初衷是因為愛,才會有這樣的期盼。同時,要學會自我肯定,即使與家人的期望不符,也應該堅信自己的價值和選擇。另外,注意設立邊界,雖然家人的期望很重要,但也要為自己設立有彈性的邊界,「這意味著有時你需要說『不』並與家人進行坦誠的溝通,了解他們期望背後的動機,同時表達你自己的感受、願望和計劃,儘可能取得互相理解。」

1月24日,杭州市衛健委微信公眾號發布回家過年單身青年的「反催秘籍」文章,提及「反催婚」是一個集情緒管理、非暴力溝通和糾正認知偏差為一體的高難度動作,「無論我們選擇使用哪種招式應對催婚,最好先是認真思考並捋清自己真實的婚戀態度和人生規劃,在此基礎上為自己和父母創造一個平等對話的機會,傾聽和理解父母所處的境況,並坦誠表達自己內心的聲音。」

來源:紅星新聞

編輯:俞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