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永遠不要做一個老好人,否則被活活累死

生活中,常常有這樣一類人:他們幹活多,有能力,但卻活得很累。

他們在做好自己份內事的同時,會出於好心去幫身邊的人,

但越幫越忙,最後事情多得永遠做不完。

儘管他/她也想休息,可就是無法停下來。

時間長了,慢慢把自己的身心也掏空了。

俗話說能者多勞,最後卻變成了:能者過勞。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

01、

累,但不得不幹

我有個表妹,她與丈夫經營一家小超市。

店裡有五位員工,表妹能力很強,做事認真細緻,很少出錯,因此店裡的大小事情,都會請示她,

她自己是最忙的那個人,其他人工作甚至有些不飽和。

晚上回到家,還要輔導小孩寫作業,家裡有東西壞了要維修或買新的,這些瑣事她都要去操心。

因此她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容易情緒暴躁,大發雷霆。

叫她學會讓身邊人多分擔一些,她總說:我不放心呀,要是放手不管,你根本無法想像會亂成啥樣!

2023年8月4日,貴州安順,航拍黃果樹瀑布奔騰,遊客擠滿了景區內的觀光步道。

02

弱者習慣「缺位」,能者擅長「補位」

表妹所面臨的這些問題,是典型的「能者過勞」。

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類似的情況:

工作上,本來是和同事合作完成的項目,遇上豬隊友,有能力的人默默包攬了一切。

家庭里,媽媽全程帶娃,爸爸則一竅不通,

「能者」就像晚年的諸葛亮,一身才華橫溢,做事高標準,但由於放心不下,萬事親力親為,把自己消耗到油盡燈枯。

然後看著眼前一個個扶不起的「阿斗」,氣不打一處來。

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是因為在人際關係中,存在著「缺位-補位」的現象。

舉個例子,

比如宿舍4個人,大家要輪流完成值日衛生。但A、B、C同學比較懶,搞衛生總做不幹凈,這就是「缺位」。

而D同學愛乾淨,發現舍友做不好,就總是主動把衛生搞乾淨,做了自己分外的事情,這就是「補位」。

因為D同學主動上去補位了,所以身邊的人,就能夠放心地缺位了。

時間久了,大家心裡就會想:我做得好不好都不要緊,反正總有人兜底,出錯也沒關係。

有能力的補位者,會產生恨鐵不成鋼的焦慮,也越來越不放心:為什麼這麼一點小事也做不好?!

而能力不足的缺位者,會覺得對方故意找茬,於是變得不耐煩,產生抵觸心理:


「你那麼厲害,自己上不就行了嗎?為什麼還要讓我來做!」

補位者一焦慮,又忍不住多做,缺位者一抵觸,又會多出差錯,雙方彼此就陷入惡性循環。

那麼,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2023年8月4日,遼寧瀋陽,北陵公園荷塘里黃尾鳽「踏荷而來」,漫步荷葉之上,穿梭於荷梗之間

03

允許問題發生,讓對方成長

大家一起做事,彼此都要出力,光靠一個人,早晚會把那個能幹的人累死。

這就意味著:能幹的人,要少做些,只做自己份內的事。

不那麼能幹的人,就要多做些,要學會把自己份內的事做好。

當然,真正做起來還是有難度的,因為能幹的人會冒出很多擔憂,所以要學會做一些心態的調整:

明白混亂遲早會發生,讓混亂早點到來,讓不那麼能幹的人早點面對問題。

讓問題發生,不能幹的人才有可能成長。

先放手,對方才能提升能力,而不是等對方有能力了,再去放手。

相信對方在反覆試錯之後,會把事情做得更好。畢竟,人的能力,都是在磕磕碰碰成長起來的。

寫在最後

改變原來失衡的關係,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如果你是有能力的人,就要多提醒自己,不要習慣性去承擔太多的事情,

一位真正的能人,在照顧別人之前,更需要有能力照顧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