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3個大夜,「羊了個羊」我終於搞明白了

「羊了個羊」你上癮了嗎?


大家好,我是Tina,一個對「羊了個羊」十分好奇的人。

我就好奇,這遊戲到底好玩在哪?


遊戲從業者說,這款遊戲玩法基本沒創新,它厲害的是搞明白了用戶心理。


要聊這個我可就不困了,今天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分析羊了個羊為啥讓大家停不下來。


一、震驚!我竟是羊本羊

你從哪裡聽說的羊了個羊?


群里、朋友圈裡、論壇里、熱搜上······

無論哪一種,都會給你一種心理暗示:這個遊戲,所有人都在玩。


這就形成了【羊群效應】


它是說,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


簡單來說,就是跟風、隨大流,別人幹什麼,我也幹什麼。


比如,在鬧市區有一個人抬頭看,結果大家都會跟著抬頭看,


但其實除了第一個人,大家都不知道為什麼要抬頭看,只是單純地湊個熱鬧。

羊了個羊不也是這樣嗎?


眼看著所有人都在玩,即使平時不玩遊戲,都想點開湊個熱鬧。


於是我們就成了羊群里的羊。


從這個角度看,羊了個羊,名字真是絕了。


二、遊戲十分鐘,人間4小時

晚上8點打開羊了個羊準備挑戰十分鐘,結果退出遊戲一看已經十一點了。


這說的是不是你?

這種感受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心流」,


是一種人們在專註進行某行為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


在心流狀態下個人的精神力會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


對遊戲玩家來說就是一種「自動的、不須花力氣的但又高度集中的感覺狀態」。


一般使心流發生的活動有幾個特徵:

上述特徵並不需要全部存在,有幾個就可以使心流產生。


咱們對照羊了個羊來看——

1、 我們傾向去從事的活動

——羊了個羊,娛樂小遊戲,好不容易下班了放鬆放鬆治療一下心理內耗;

2、 有明確的目標

——可太明確了,就是通關;

3、 能立即獲得回饋

——每點一次,都決定了這局遊戲的生死,反饋相當到位;

4、 能夠掌握所做的事

——操作毫無難度;

5、 是力所能及的,且具有一定挑戰的

——第一關閉眼都能過,從第二關開始,就相當有挑戰。

正是因為這些特點,羊了個羊才讓我們忘記了時間。


一款小遊戲,輕輕鬆鬆把我們帶入了心流狀態,感覺好像被他拿捏了。


但其實如果能把心流狀態帶入學習和工作中,對我們提高效率會有很大幫助。


下面是我做過的一期如何進入心流狀態的視頻,希望可以幫大家找到狀態。

三、 停不下來的再來一把

除了忘記時間,羊了個羊更可怕的一點是讓人停不下來。


失敗了就想再來一局。


很多小夥伴說他之所以一直不放棄,就是覺得下次一定能通關,


畢竟玩了這麼多把,輪也該輪到了吧?

還真不是,有一種心理錯覺叫【賭徒謬誤】,說的是有的人認為一系列事件的結果都在某種程度上隱含了自相關的關係,但這其實不合邏輯。


比如說買彩票,中大獎的概率是千萬分之一,你雖然已經千百次沒有中獎了,但下一次中大獎的概率並不會因為你已經失敗了多次而提高,它依然是千萬分之一。


羊了個羊的通關概率也一樣,他不會因為你通宵闖關而變得容易,


即使玩了一萬次,通關概率也是一樣的,所以可千萬別被心裡的賭徒忽悠了!


四. 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里

還有很多人都已經躺在床上閉上眼睛了,


結果腦海里彷彿有個聲音,一直對他說「羊了個羊」 「羊了個羊」,


是不是感覺好氣。

這其實是一種被稱為蔡格尼克效應的記憶效應。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是說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比如說,你被一本小說迷住了,哪怕明天早上有一個重要會議,也會熬夜猛讀,甚至第二天醒了的第一件事就是繼續讀。


這其實是因為人們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


不信你可以畫一個圓圈,在最後留下一個小缺口,這時候你再看它一眼,一定會傾向於把這個圓完成。


也正是因為這個效應,始終沒有通關的羊了個羊,才會一直存在我們深深的腦海里。


結語

說了這麼多,羊了個羊到底該玩嗎?


隨便玩玩當然沒問題,但如果影響睡眠、影響工作,


甚至為了通關花錢買攻略那實在得不償失。


我是Tina,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