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開發過《魔獸世界》和《守望先鋒》等知名遊戲的暴雪公司,跟一條狗杠上了。
這條狗來自福克斯公司製作的動畫《HouseBroken》,這部動畫講述了醫療犬Honey和她的寵物朋友之間的故事。差點坐上被告席的這位黃不拉幾的小老弟,名字叫做Diablo。
或許看到這裡吃瓜路人還在想,為什麼遊戲公司要和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的狗子過不去?但是很多暴雪鐵粉已經意識到了事情的不對勁,好巧不巧,這條名叫Diablo的狗狗正好和暴雪旗下的遊戲《暗黑破壞神》同名。
「Diablo」常常因為諧音的緣故被國內玩家叫做大菠蘿,當年某寶禁售這款遊戲的時候,玩家和店家更是拿著「大菠蘿「作為專用接頭暗號進行」地下交易「。
《暗黑破壞神》中的Diablo是毀天滅地的恐懼之王,雖然不清楚這個無論是時髦度和還是中二度都拉滿的詞,究竟是怎麼被安排在這隻長得有點抱歉的狗子上的,但總歸人家福克斯覺得行,順帶還向美國商標局申請註冊了這個商標,除了動畫外,註冊商標的使用範圍還包括了包括寵物食品和寵物用品上。
作為一部2021年5月份才播出的動畫,確實有碰瓷早在1996年發售並且在全球享有數千萬粉絲的《暗黑破壞神》嫌疑。
暴雪方面的律師顯然也是這麼認為的,因此他們試圖阻止福克斯的申請,他們在文件中稱,福克斯使用「Diablo」這個辭彙「可能會造成混淆、錯誤或欺騙」,並應該被聯邦商標法禁止。
一場圍繞著狗和魔王的名字爭奪戰,就這樣拉來了帷幕。
02.
雖然事件的展開頗有種弱智吧笑話一般無厘頭的感覺,但其實暴雪的擔心也並不是毫無道理。假設是你真的能隨隨便便在超市就買到一包大菠蘿狗糧,確實有損BOSS顏面。
更何況現在跨界聯動已經是各大IP的常態了,之前就有過原神聯動KFC在餐廳來一句異世相逢,讓「二次元們」社會性死亡。玩家看到大菠蘿狗糧,或許也會認為誤以為這是暴雪的一波聯動。
暴雪方面的律師認為,如果福克斯開始出售名為「暗黑破壞神」的商品,可能會造成品牌混亂,削弱暗黑破壞神遊戲IP的聲譽。
不過平心而論,我並不認為暴雪在這次的訴訟中有勝算,「Diablo」源於西班牙語,在西班牙文化中,這是「惡魔」的代名詞。雖然《暗黑破壞神》系列將Diablo這個形象發揚光大,但是這個名字本身就不是暴雪原創的,嚴格上來說,無論它是個惡魔還是只狗,只要你想,它都能起名Diablo。
事實上同樣叫Diablo的角色可真不少,比如《最終幻想14》3.5版本24人本的最終BOSS。
又或者是《怪物獵人》中的角龍,因為起惡魔一般的巨大雙角,也被冠以了Diablos之名。
拋開遊戲不談,文藝作品中繼承惡魔之名的角色也不再少數,比如《JOJO的奇妙冒險》第五部的反派。
以及漫威電影中出現的角色。甚真要追究起來可能暴雪要打的官司排起來都要繞地球三圈了。
更何況,從法律的角度來看,暴雪勝訴的可能性也不高,一個是寵物用品領域,一個是遊戲領悟,本來業務範圍也毫無交集,硬要說碰瓷似乎也有點牽強。
03.
暴雪並不是第一個打算用法律途徑來保護自己角色版權的公司,過去也發生過很多類似的事件,其中也發生過不少類似的事件,其中比較有意思的,當屬「王者榮耀酒業案「和」大金剛案「。
去年,國內一家食用公司註冊了王者榮耀這個商標作為酒類商標。就連騰訊這個「南山必勝客」也在這場商標保衛戰中敗下陣來。甚至後來他們還順勢成立了王者榮耀酒業有限公司,騰訊也是毫無辦法。
國家知識產權局給出的理由是電子出版物和食品不在同一個市場上,並不構成碰瓷。
如此一來,暴雪頗有一種「我自己叫李華,就不讓全國幾十萬個和你同名同姓的人都不能叫李華」的強詞奪理感。
截至目前,福克斯方面還未做出正式回應,所以「一魔一狗誰配叫大菠蘿「這場爭端可能還暫時難以見分曉。可能也會有人說中國法律和美國存在差異,但是過去同樣發生在美國的大金剛案,可以說判決結果提前宣判了暴雪的敗訴。
1982年,美國環球影業控告任天堂的街機遊戲《大金剛》涉嫌侵害1976年他們拍攝的《金剛》,要求侵權的任天堂賠償自己的損失。
在環球看來,這是一場勢在必得的官司。環球的律師表示,任天堂的遊戲角色」大金剛」和環球所拍攝電影中的」金剛」太過相似,會讓玩家誤以為是自己旗下的遊戲而去遊玩。甚至連遊戲中的主人公jump man(當時還不叫馬里奧)營救被綁架女友的劇情也和自己所拍攝的《金剛》類似。
不過最終任天堂勝訴的原因是發現了環球舉證中一個致命的漏洞:原來號稱擁有金剛版權的環球其實只有電影的翻拍權而已。而挖這個坑的甚至是環球自己,早在幾年前,為了獲得早就問世40多年的經典IP《金剛》電影的翻拍權,環球就通過法院申請將《金剛》變成了人人可用的」公共資源」。
金剛既然人人可用,大菠蘿同樣也如此,暴雪這回應該確實是吃癟了——除非他們能請到迪士尼法務部做外援。
關於版權狂魔迪士尼,最經典的一個梗莫過於:要是你漂流到無人島上束手無策,只要用樹枝在沙灘上畫一個米老鼠就立刻有迪士尼法務部派飛機來接你(順便告你侵權)。看看迪士尼立下的赫赫戰果,沒有人應該都沒有勇氣碰瓷迪士尼了。
04.
說到同名同姓,美國前段時間就圍繞著名字發生了一件趣聞。因疫情在家閑出屁的美國網友Josh Swain,他有一個類似國內的李華一樣爛大街的名字,有一天他腦洞大開,他將自己在facebook上能找到的所有和自己同名的人拉進一個大群里:號召美國所有叫Josh的人,在4月24日於指定地點展開一戰世紀大戰決定Josh這個名字的所有權。
雖然是異想天開的想法,但是制定起規則來還有模有樣的。Josh Swain希望這次活動「不會出現真正的身體暴力」,號召大家能保持禮貌,並且有警察到場維持秩序。
結果真的聚集來一眾Josh,他們相約在一起用塑料泡沫的棍子「聚眾鬥毆「,我算是看出來美國的疫情為啥控制不住了。
而這場大型的行為藝術最後以一名五歲的Josh脫穎而出收場,象徵著他成為了這個名字的所有者。
要不,暴雪你讓所有叫Diablo的角色,也約一架試試?
05.
我不是法律方面的專家,那些錯綜複雜的版權之爭,即便憑藉自己拚命查找相關資料或許也只能得出一知半解的結論。但是在結尾,我想講述另一個關於名字的故事。
尤里·蓋勒是一位以色列魔術師。在1980年代的日本綜藝節目上披露過多次自己用」念力」來扭曲湯勺的魔術,一躍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名人。和暴雪起訴一隻狗十分相似,2000年的時候,他起訴了一隻「寶可夢「。
尤里·蓋勒表示,任天堂未經自己的同意,就借用自己的形象和名字設計了勇吉拉這隻寶可夢,並用在了寶可夢的卡牌上。侵犯了自己的權益,要求101億日元的賠償。寶可夢中的勇吉拉是一隻超能屬性怪獸,勇吉拉手握勺子的形象也和自己擅長的魔術極其相似,甚至勇吉拉的日文名ユンゲラー,和尤里·蓋勒的日文名ユリゲラー僅僅一字之差。
確實,在寶可夢遊戲的最初幾作,由於世界觀不完整,在創作寶可夢的時候參考現實中的形象也是常有的事情。如果僅是形象類似,尤里可能也不會追究,從動畫和卡牌遊戲中展現的形象來看,勇吉拉是一隻不折不扣的邪惡寶可夢,他痛斥任天堂「竊取了自己的身份,並將它塑造成一個邪惡的形象」。
距離第一次開庭過了八年,2008年,本案依然沒有解決。任天堂就然承認在設計之初參考了尤里本人的形象,但僅僅只是借鑒並非盜用,還表示勇吉拉的角色名只在日本國內使用,並質疑遠在美國的海外法庭無權審理日本國內的案件。當然原本就理虧的他們也算是退了半步,這隻寶可夢再也沒有在今後的動畫和卡牌中出現過。
直到2020年,此案依然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勇吉拉依然可以在最新的遊戲《寶可夢劍盾》中出場。這個懸而未決的案件,坊間傳聞任天堂沒有敗訴的原因是這樣的:面對聲稱勇吉拉抄襲了自己超能力的尤里·蓋勒,任天堂表示,勇吉拉在遊戲中是會使用超能力的,而您的職業是魔術師不是超能力者,並不是抄襲。如果您非要說侵權的話,請現場表演下超能力。最終讓尤里·蓋勒啞口無言。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跨越20年懸而未決的案件,在尤里的一條希望和勇吉拉和解的推特發布後畫上了句點:對所有喜歡寶可夢的玩家說聲對不起。決定撤銷對任天堂侵犯自己名譽權的訴訟,希望任天堂能重新讓勇吉拉回到寶可夢的世界中。
尤里·蓋勒說,這些年來受到了很多孩子們的來信,這是一張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的卡片。,或許他也意識到了,長期和任天堂撕扯下去最終只是一個雙輸的局面,自己當初想要從事魔術師這一工作的初衷,不就是希望用自己的表演給人們帶來快樂嗎?自己的現在在做的事情,剝奪了很多孩子們的快樂,似乎也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於是在20年後,突然又不突然地尤里和勇吉拉和解了。
學生時代我們多多少少都聽過這些諧音爛梗,比如瀉藥註冊商標「瀉停封」,成人用品註冊」流得滑」。我們在把諧音當作低級笑點的時候,也忽視了這些濫用名人姓名的方式確實侵犯了別人的權益。
如果版權被濫用,惡意碰瓷成為常態,不僅是竊取了別人努力的成果,更詆毀了別人的名譽。
但是大菠蘿和大菠蘿之間或許又不太一樣。
我不知道大菠蘿案的最終結果會怎麼樣,只是無論是動畫里神經兮兮的狗子Diablo,還是遊戲中毀天滅地的Diablo,它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給人們帶來快樂。我更願意相信這只是某種奇妙的巧合。
願有朝一日,兩個大菠蘿之間也能相互和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