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黃帝內經》說:「肝主筋。」筋是什麼呢?筋就是人身體上的韌帶、肌腱部分。很多病症,說不清原因,但都可以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從筋論治。
人的身體里有一些總開關,治病養生都是在這些地方用力,所謂的「不傳之秘」也盡在於此。今天,就告訴大家的是一個對以上諸症皆有療效的養生之法—揉「地筋」。
說不清楚的病因——從筋論治
《黃帝內經》中提到,:「肝主筋。」筋就是我們身體上的韌帶,肌腱的部分,很多的病因,可能都說不清原因,但都是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從筋治療。
肝臟的問題是我們身體中的一個核心問題,肝功能加強,那我們身體的解毒功能,消化功能,造血功能就會明顯地提高,但我們的肝臟卻是最難以調理的器官,藥效難以起效,針灸也似乎鞭長莫及,古人的一句「肝主筋」,說破了我們通往肝經的捷徑,通過調理筋就可以修復肝臟。
經常講的「消氣穴」太沖、「疏筋穴」陽陵泉、「強胃穴」足三里、「健脾穴」公孫、「腰痛穴」飛揚、「補血穴」勞宮、「補腎穴」太溪等,都是能獨當一面的人身之大穴。但這些穴位書中已盡有記載,算不得什麼秘密。
《黃帝內經》:「肝主筋」,醫生:調肝請先揉開身體的「這條筋」
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一個書中很難找到的,但卻是對以上諸症皆有療效的養生之法——揉「地筋」。
道宗秘訣中有這樣一句話:「天筋藏於目,地筋隱於足。」藏於目的天筋,一般人難於下手去鍛煉,隱於足的地筋,我們卻可以把它找出來。
地筋這樣找:將腳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就會發現一條硬筋會從腳底浮現出來。
按摩、艾灸這條硬筋,把它揉軟,會有神奇的功效。只要常常調節我們腳下的「地筋」,我們的力量就會源源而發。
揉地筋感受不同,代表著不同的肝氣狀況
1、脾氣越暴——地筋越硬
2、肝氣不足,血不下行——地筋軟弱無力
3、肝氣衰弱——揉地筋無感覺,不堅韌
想要調理肝臟,除了按摩腳底的這根筋以外,生活上也要注意這3點
1、少動怒
為了避免肝臟功能下降,平時應該少動怒,這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措施。很多人在情緒波動的情況下會導致肝臟受到刺激,伴隨肝氣鬱結,肝火旺盛等情況出現,久而久之肝臟發生病變的概率會明顯增高。
2、清淡飲食
多吃新鮮蔬菜跟水果,像芹菜、菠菜、黃瓜等。其次,要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食品,牛奶、雞蛋、魚等,這類食物營養價值較高有利於肝細胞再生。要及時補充微量元素,肝功能不好的人體內往往缺乏鋅、錳、硒、磷、鐵等微量元素,需要及時補充。
3、嘗試養肝茶
喝茶,可促進肝臟排毒,提高肝臟解毒能力,減少肝臟負擔。用一些護肝的小植物,搭配泡水,簡單又方便,是養護肝臟不錯的選擇。
推薦養肝食療方:菊花決明子茶(牛蒡根、決明子、金銀花、菊花、枸杞、桂花),根據葯膳的原理,功效如下:
1、菊花:滋養肝臟,清除肝臟內熱,提高肝臟解毒功能,緩解肝臟不適造成的眼睛問題;
2、決明子:溫補肝臟組織,潤腸通便,對於減肥有著積極的療效,減輕肥胖帶來的肝臟疾病;
3、金銀花: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溫補肝臟組織,抑制體內的病毒;
4、牛蒡根:減少毒素在人體內的積累,有著很好的排毒作用;
5、枸杞子:對肝損傷有著明顯的保護效果,能促進肝損傷的修復;
6、桂花:有利於緩解人的緊張情緒,幫助減輕肝臟負擔,減少情緒波動大帶來的肝氣鬱結;
每天飲用2杯菊花決明子茶泡的茶湯,可增強肝臟內的免疫細胞,增加肝細胞對病毒的抵抗力,幫助肝臟排毒並提升肝臟自身的解毒功能,平時常喝,不僅可以保肝、清肝毒,還有預防肝損傷的作用。
結語:由於肝臟不好,還有想要養肝調肝的朋友們來說,上述所講到的幾個方法可以試驗一下,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引起注意,不要熬夜,清淡飲食,每日一杯養肝茶,呵護肝臟組織,呵護肝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