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楊浦檢察
在當今電商蓬勃發展的時代,網路購物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隱藏著不少陷阱。當你滿心歡喜在網上下單,以為買到的是心儀的品牌正品,卻沒想到可能是假冒偽劣商品,這樣的遭遇實在讓人糟心。楊浦區檢察院就辦理了這樣一起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件。
2024年4月,楊浦區檢察院依託法治副園長機制,在案件辦理過程中發現,灣谷科技園區某企業知識產權被侵害:市場上有人在銷售假冒該企業知名品牌膠水。該品牌膠水在行業內口碑極佳,深受市場認可和消費者信賴。
經初步調查,承辦檢察官依法監督公安機關立案,後依法提前介入,積極引導公安機關圍繞「資金流」和「信息流」偵查取證,全面梳理資金流向、聊天記錄等電子證據並固定,明確偵查方向和證據收集標準,深挖上下游犯罪。
經查,從2023年3月起,魏某等人未經權利人許可,通過電商店鋪將假冒某品牌註冊商標的膠水銷往本市楊浦區等地。同一時期,萬某同熊某某,藉助多個電商店鋪大肆銷售假冒某品牌膠水,銷售金額高達40餘萬元,熊某某負責其中一家店鋪客服,參與銷售金額達11萬餘元,魏某的銷售金額也有11萬餘元。
2024年8月,公安機關陸續將魏某、周某某、萬某、熊某某等人以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移送審查起訴。楊浦區檢察院綜合考量各犯罪嫌疑人在共同犯罪中的情況,對情節較輕的周某某作出不起訴決定,並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制發行刑反向銜接檢察意見書,由市場監管部門作出行政處罰。
在公訴環節,楊浦區檢察院積極促成犯罪嫌疑人與權利人就民事賠償進行磋商,依法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魏某、萬某、熊某某提起公訴。最終,經法院調解,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權利人當庭對被告人表示諒解。2025年,上述三名被告人均被判處刑罰。
「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看似只是簡單的商業行為,實則危害巨大。對於企業來說,這不僅會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還會損害品牌聲譽,影響企業的長期發展。」承辦檢察官表示,「就像這次案件中的某膠水品牌,消費者買到假冒產品後,可能會對品牌產生負面印象,以後就不再購買了。對於市場環境而言,這種行為破壞了公平競爭的秩序,讓那些誠信經營的商家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
1
落實「一案四查」
楊浦區檢察院推動監督與辦案融合,拓展法治副園長綜合履職,發掘現有訴訟制度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效能,通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等途徑,幫助企業挽回損失,解決民事訴訟管轄難點,實現對知識產權的全鏈條、全生命周期保護。
2
拓寬監督渠道
從法律監督角度,依託機制走訪調研,精準拓寬監督線索渠道,加強行刑線索雙向移送,引導公安機關全鏈條打擊犯罪,斬斷侵犯知識產權「黑產」鏈條。
3
助力權益修復
在權益修復方面,主動聽取權利人意見,保障其實質性參與刑事訴訟,督促犯罪嫌疑人退賠,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檢察官說法
在網購時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細甄別商品真偽。同時告誡電商經營者們,守法經營、尊重知識產權才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基石,任何試圖通過售假獲取利益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懲。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營造一個健康、有序、尊重知識產權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