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16日,康生在北京去世,終年77歲。康生生前是正國級的幹部,因此他的追悼會十分隆重,許多人都去參加了他的追悼會,就連他的妻子和兒子也受到了慰問,康生的骨灰被安葬在八寶山公墓。
1980年,康生的罪行被公之於眾,中央決定撤銷他的《悼詞》,開除他的黨籍,把他的骨灰移出八寶山,取消了他身後的哀榮,這些處罰對康生雖然沒有實際作用,但是對他的妻子和兒子影響很大。
康生原名張宗可,他出生在山東諸城一個大戶人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父母對他是充滿期望。1915年,17歲的康生就在父母的安排下定親結婚了,女方陳宜同樣是大戶出身,而且長得端莊貌美。
在那個年代這樣的包辦婚姻很正常,康生也對此並沒有反對,反而是在樂在其中,婚後他和妻子陳宜在老家生活了一段時間,妻子為他生下了一兒一女,後來康生長年在外,便與妻子陳宜分開了。
此後康生的原配妻子陳宜就在老家照顧兩個孩子,康生在外面並沒有閑著,1927年,當時康生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他與同事曹軼歐結婚了,這個曹軼歐是北京人,當時她才24歲,而康生已經29歲了。
婚後曹軼歐和康生一起從事情報工作,雖然曹軼歐在黨內的地位和職務都不低,但是她一直沒有為康生生育孩子,也就是說康生只有前妻所生的兩個孩子,在新中國建立之前,他的兩個孩子過得並不好。
康生的兒子叫張子石,自幼跟隨母親生活,缺乏父愛,不過他性格要強,很渴望成就一番事業,學習成績很不錯,憑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畢業後也找到了一份公職,不過職務一直不高。
1948年,張子石聯繫到了父親康生,當時康生在魯中南擔任第一書記,他用盡一切手段把兒子接到了自己身邊,還幫他入黨了,隨後張子石到了青島的一所中學擔任校長,這些都是康生的安排。
在康生的幫助下,張子石的職務越來越高,從校長成為了青島教育局局長,後來還當上了山東省委常委。1975年7月,也就是在康生去世前夕,張子石調任杭州市長,在康生去世後他仍在杭州任職。
由於康生的罪行沒有揭露,張子石在杭州任職一直長達4年,直到康生的罪行被揭露,1979年2月,張子石才被撤職。由此可見,康生的罪行被揭露對他的兒子張子石影響最直接也最大。
至於康生的妻子曹軼歐,她在1981年被審查處理,鑒於她年紀大,已有78歲,加上她有過貢獻,並沒有她進行起訴,只是開除了公職。沒想到曹軼歐卻倚老賣老,仍堅持要住在「部長樓」。
考慮到曹軼歐年紀大,後勤處只好讓她繼續霸佔「部長樓」,直到1989年病逝,終年86歲。張子石比這位繼母要明事理,他帶著父親康生的骨灰回到家鄉安葬,此後在家鄉過著低調的生活,據說已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