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理的角度來說,衰老的進程從生長發育高峰期後逐漸開始,而肉眼可見的衰老則從20多歲開始,以面部最為明顯——
20+時:面部會開始出現動態紋以及皮膚質地紋理的改變。
30+時:這個年齡段的衰老跡象更明顯和具體,包括魚尾紋、抬頭紋等,顴骨脂肪墊移位、眉毛和臉頰下垂、皮膚色素沉著變化,以及由於皮膚彈性下降、脂肪分布變化、骨量流失等原因,導致下頜線逐漸模糊、不清晰等。
50歲左右:此時衰老加劇更突出,面部全部輪廓整體逐漸開始向下走。
背部肌肉與面部形態有著一定關聯。從人體解剖學角度來說,人體是一個平衡的有機整體,各部位相互協同、相互拮抗,肌肉亦有協同肌和拮抗肌的說法。人體的背部與面部通過一系列肌肉與筋膜結構,形成了聯動機制。
一個強壯的背部肌肉,不僅能讓人擁有優美的背部線條,還能有助於保持面部肌肉的緊張度。正常狀態下,健康有力的背肌,會將眉拱以上額、頂部的皮膚和筋膜向後拉緊,讓人看上去很挺拔。
練背可緊緻後背肌群,加速「後錶鏈」(「後錶鏈」一詞代指身體背面的肌肉群,特別是豎脊肌、臀部肌群、腘繩肌以及小腿肌群。)的生物力學傳導。當後背肌肉緊緻有力,其產生的力量可沿著後錶鏈這條「傳送帶」向上傳遞,提拉面部表情肌,改善法令紋。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背部與面部通過後錶鏈關聯,但僅靠練背難以完全實現對面部緊緻感的提升。正確的理解應是通過練背改善含胸、頭前引等不良體態,使頸闊肌恢復正常支撐力,從而改善面部下垂狀態。
在練習背部時,無論我們發力是否正確,都需要挺直腰背,這個時候,我們的脊柱生理曲度是處在一個很正確的狀態,練習時背部的肌群發力,尤其是豎脊肌激活的狀態下去練習背部,胸廓前部、頸前側的肌張力、筋膜強度都得到了恢復。
通過系統的背部訓練,能夠增強背部肌肉力量與穩定性,有效糾正頭前引、含胸、駝背等不良姿態的問題。
練背過程中胸廓的打開極為關鍵,胸廓猶如面部肌肉的重要支撐平台,練背使胸廓獲得良好的承托力,能夠讓被拉長而鬆弛的頸闊肌恢復緊緻狀態,從而有效改善非脂肪性雙下巴,使下頜線更加清晰。
綜上所述,背部功能性訓練對於改善面部鬆弛下垂有一定的作用。
動作要領:平整的地面鋪上瑜伽墊,俯卧於瑜伽墊上,腹部貼地,頭、四肢向上抬起,俯身時吸氣,挺身時呼氣。
每次進行10—15個,進行4—6組。組間休息時間為30—45秒左右。
俯身收縮是健身動作中背部肌肉進行俯身收縮時,需要保持俯身姿勢。背部挺直,然後通過收縮背部肌肉,將肩胛骨向中間靠攏,感受背部的緊張和收縮。
動作要領:
平整的地面鋪上瑜伽墊,俯卧於瑜伽墊上,腹部貼地,頭、四肢向上抬起,雙手握住毛巾兩頭,雙臂前伸至與身體呈y字,同時保持雙肩放鬆,夾緊雙肘。
後縮手臂至與身體呈w字,感受中背部肌肉發力,以及背部中間的擠壓感。
手臂前伸時吸氣,後縮時呼氣。
每次進行10—15個,進行4—6組。組間休息時間為30—45秒左右。
這個動作可以鍛煉以下肌肉:背闊肌、肱二頭肌、背部三角肌、三角肌後束、大三角肌、斜方肌和背部斜方肌。
動作要領:
用雙腳把阻力帶的一端固定在地板上,另一端握在手中。
臂略微彎曲,軀幹向前彎曲,同時用一隻手扶住椅子。
握住阻力帶的手臂自然垂下,開始呼氣,用力將阻力帶推向身體,吸氣並恢復到起始姿勢。
每次進行10—15個,進行4—6組。組間休息時間為30—45秒左右。
圖源:科普中國
啞鈴俯身划船主要鍛煉背闊肌,其次鍛煉的是斜方肌、菱形肌、三角肌後束、肱二頭肌、前臂屈肌和伸肌。
動作要領:
腰部略微彎曲,軀幹向前傾斜(角度略高於地面平行線,但小於30度);雙膝略微彎曲,頭部朝前。收縮腰部肌肉並保持這個姿勢,直到完成一組;雙手各拿一個啞鈴,手掌相互平行。
將兩個啞鈴拉到腰部位置,肘部不要伸向兩側。俯身並將啞鈴拉到腰部的同時,雙肘沿著身體的線條向後拉向軀幹。雙腿距離要比肩寬窄一些,這樣臀部就不會干擾到動作或接觸到啞鈴。
放下啞鈴時吸氣,舉起啞鈴時呼氣。
每次進行10—15個,進行4—6組。組間休息時間為30—45秒左右。
圖源:科普中國
以上這幾個健身動作,保持2—3天鍛煉一次的頻率,可以激活身體背部肌群,增強基礎代謝率,低成本抗衰。
人的衰老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多種因素的影響,單單僅靠練背是很難實現抗衰,留住青春的,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但長期、規律的運動的確能一定程度延緩衰老,讓我們更年輕,所以不妨來運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