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 姥姥做的蕎麥魚魚

每到秋天,姥姥就會給我做蕎面魚魚,在姥姥的手裡做蕎面魚魚就像是一場充滿愛的魔法表演。
姥姥先將蕎麥麵粉細細地篩選出來,那麵粉有著獨特的色澤,微微泛著黯淡的灰白色,帶著蕎麥特有的質樸香氣。她把麵粉倒入一個大大的陶盆里,然後緩緩加入熱水。這可是個技術活,水的溫度必須恰到好處,姥姥就像一個精準的溫度計,她那粗糙卻又靈巧的手感知著水溫,一邊倒水一邊攪拌麵粉。很快,原本鬆散的麵粉就在熱水的作用下開始抱團,形成一個個小疙瘩。

接下來是揉面,這是最費力氣的活兒。姥姥坐在小板凳上,雙膝上放著面盆,雙手用力地揉搓著麵糰。她的手臂上青筋凸起,每一下揉動都帶著一種堅定和執著。麵糰在姥姥的揉弄下漸漸變得光滑起來,從最初的粗糙硬塊慢慢變成了柔軟而有韌性的麵糰。這時候,姥姥會把麵糰蓋上濕布,讓它醒上一會兒。
在等待醒面的時間裡,彷彿能感覺到屋子裡瀰漫著一股淡淡的蕎面香,那是家的味道,是即將到來的美味的預告。
麵糰醒好後,姥姥開始捏魚魚了。她揪下一小團麵糰,放在手心裡,兩隻手快速地搓動。只見那麵糰就像一條活潑的小魚一樣,在姥姥的手掌間迅速地成型,魚魚的長短、粗細在她手下都能恰到好處。不一會兒,一個個蕎面魚魚就整整齊齊地排列在案板上了。這些魚魚像是一個個小小的逗號,又像是沉睡的小銀魚,泛著淡淡的蕎面光澤。
最後一步是煮魚魚。鍋里燒上滿滿一鍋水,水沸騰時,姥姥會輕輕地把魚魚一條一條地放入鍋中。魚魚們迫不及待地鑽進鍋里,隨著水翻滾著。姥姥會往鍋里加上一些蔬菜,像是清爽的豆角或是鮮嫩的芹菜,有時候還會放幾個西紅柿,讓湯汁變得酸甜可口。煮上一會兒,魚魚就熟透了,它們在鍋里浮起來,像一艘艘白色的小船。

當姥姥把煮好的蕎面魚魚盛到碗里時,那香味一下子就撲鼻而來。我總是迫不及待地端起碗,先喝一口湯。那湯有著蕎面的清香,混合著蔬菜的味道,鮮香可口。然後再挑起魚魚,一口咬下去,口感筋道又不失柔軟,有一種獨特的嚼勁。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姥姥滿滿的愛,那種愛通過這一碗蕎面魚魚,絲絲縷縷地鑽進我的心底

更多新聞,點擊↓↓

來源鄂爾多斯日報作者:楊瀟

編輯:郭娜
校對:吳卓群
審核:楊陽
終審:折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