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那位總是帶著笑容的副營長!

作者 | 李果霖、鄭佳峻

圖片 | 劉志勇、張家文

寫在前面
年初,一位名叫鄭雲龍的副營長,告別了他拼搏奮鬥18年的軍營。退役,絕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開始。他將那份對國家的忠誠、對戰友的深情、對任務的執著,轉化為對生活的熱愛,對家庭的責任,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文章中的寥寥幾筆,道不盡他18年波瀾壯闊的軍旅生涯。一段真情實感,走進這名老兵默默紮根基層,無私奉獻的「螺絲釘」精神……

鄭雲龍透過禮堂門口的反光玻璃,仔細地整理著身上的軍裝,紅色綬帶上「光榮退役」四個大字此刻卻那麼的顯眼。誰能想到,就在退役前幾天還在軍體運動會上奮勇拼搏的他,會突然離開……

隨著國歌聲響起,軍官退役儀式正式開始,鄭雲龍身姿筆挺,站在隊伍的最前方。「向軍旗,敬禮!」擎旗手將軍旗高高擎起,十幾名即將退役的軍官們迅速舉起右手敬禮。我拿起相機,迅速記錄下他們在軍旅生涯的最後一張照片。
鄭雲龍用18年的光陰,在軍營里書寫了自己的傳奇。從排長、副連長、指導員、連長、再到後來的副營長,他始終紮根在基層。從初入軍營的青澀少年,到如今沉穩幹練的軍官,他經歷了無數次的磨礪與挑戰,也收穫了無數的榮譽與成長。
軍營,對他而言,不僅是一個熟悉的地方,更是他成長的搖籃,是他青春歲月的見證者......
回想起鄭雲龍當連長時,他雖在日常訓練中對官兵們要求嚴格,但從不缺乏幽默感。還記得那次20公里戰鬥體能,僅剩最後幾公里時,全連官兵早已氣喘吁吁,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正當大家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鄭雲龍突然唱起了跑調版的《好漢歌》:「嘿喲,一二喲,風風火火闖九州啊……」那歌聲雖然走調,卻充滿了力量一股無形的力量注入官兵們的體內,讓大家重新燃起了鬥志。
就這樣,在鄭雲龍的歌聲陪伴下,全連官兵按規定時間順利完成了任務。從那以後,每當遇到困難想要放棄,都會想起他那跑調的歌聲,它提醒著大家,只要心中有信念,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在軍營里,高強度的訓練和嚴格的紀律有時會讓人感到壓抑。每當這個時候,他就會組織各種娛樂活動,比如籃球賽、乒乓球賽,和連隊官兵們打成一片。那些簡單卻充滿溫情的時刻,成為了官兵們心中最寶貴的回憶。他常說:「人嘛,得學會苦中作樂,這樣才能在軍營這個大熔爐里煉出真金。」

在我們心中,他是一個願意傾聽我們心聲、與我們同甘共苦的好大哥。訓練場上,他嚴格要求,一絲不苟;生活中,他卻像兄長一樣關心我們,無論是誰遇到了困難,他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
一次,列兵小張在夜間緊急集合時因為緊張而掉了隊,心裡忐忑不安,生怕受到嚴厲的批評。然而鄭雲龍卻並沒有責備他,而是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別緊張,咱們都是一步步走過來的。記住,下次別再掉隊了。」那一刻,小張的心裡暖洋洋的,彷彿所有的緊張和不安都煙消雲散了。
鄭雲龍,一個在官兵心中如山一般存在的硬漢,其實私下裡卻有著一顆細膩柔軟的心。記得初入軍營時,我還是個青澀的少年,對一切都感到新奇又迷茫。是他,用那雙堅實有力的手,將我領進了這個大家庭。那時的他,總是笑眯眯的,眼睛裡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彷彿能洞察每一個新兵的心思。
「小果子,別怕,有我在呢!」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每當訓練遇到困難,或是夜深人靜時思念家鄉,這句話就像是一劑強心針,讓我瞬間充滿了力量。他不僅教會了我們如何練好本領,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們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擔當、什麼是戰友間的深厚情誼。

轉眼間,我已經從那個青澀的少年,成長為了一名合格的戰士,而鄭雲龍也迎來了新的使命任務。2020年,他被調到其他單位擔任副營長崗位。

營區的操道上,他練習長跑的身影從未「失約」;文體活動時的球場上,他那一手精準的三分球總能贏得官兵們的驚嘆喝彩;休息日的微信運動排行榜上,他是那個日均三萬步的霸榜冠軍。「平時要多加鍛煉呀!我就不愛坐在房間里足不出戶,我喜歡動,日均三萬步。奔跑不止,一路向前,這樣惰性和弱小就追不上你。」一次籃球賽的末節,鬥志滿滿的副營長看著氣喘吁吁的戰士們打趣道。
但最讓人難忘的,莫過於他那似乎永遠掛在嘴角的微笑。無論是訓練場上的嚴格指導,還是與戰士們拉拉家常,那份笑容總能讓人感到格外安心。
如今,每當夜深人靜,我總會想起那段與老大哥鄭雲龍共度的日子,那些歡笑與汗水交織的時光,它們如同一串串璀璨的珍珠,串聯起每個人軍旅生涯中最寶貴的記憶。他的笑容,他的故事,也像春風一般,永遠吹拂在戰士們的心田。
而寫下此篇文章的我,也將帶著這份記憶前行,在軍旅的道路上,書寫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
老兵雖退伍,但精神永存
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
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擔當,什麼是忠誠
謹此,祝願
我們的老大哥鄭雲龍

一路順風,再創佳績!

監製 | 戴   強

編審 | 張丙才   卜    偉

責編 | 王   喆

編輯 | 吳榮鑫    吳雪陽    謝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