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讀過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在這部小說中可謂是群雄逐鹿,各路英雄豪傑紛紛湧現,在眾多傑出的人物之中有這樣一位曠世奇才,他有著不輸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和學識,但是卻沒能施展能力就早早退場了,說到這可能很多人猜到了這個人誰了,沒錯,他就是有著「鳳雛」之稱,和諸葛亮並駕齊驅的謀士龐統。
當年劉備得卧龍鳳雛兩人,本以為可以安天下,實現興復漢室的夢想,只可惜益州一站龐統中流矢身亡,根本沒有機會為劉備繼續效力,而他在臨死前曾對劉備說過這樣一句話:「主公被孔明所惑?」那龐統為何這樣說呢?這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投門無路的「鳳雛」
龐統字士元,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謀士,而人們不熟知的是他和諸葛亮竟然是同門師兄弟,兩個人的師父便是龐德公,等到後來兩人出師,因為各有各的長處和智謀,分別被世人稱之為「卧龍」和「鳳雛」,這兩個詞可以說是極高的評價了,畢竟龍和鳳可是中國神話故事之中的神獸,多少人想要拉攏這兩人為自己效力,甚至還有「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傳言。
等到後來諸葛亮先出山輔佐劉備興復漢室,而龐統的「就業」生涯就比較坎坷了,最開始想投奔曹操,面對龐統的到來曹操更是親自出帳迎接,可以說是禮遇之至,怎麼說曹操也是十分愛才之人,有龐統到來他自然開心,可龐統來到之後並沒有選擇輔佐他,一來是曹操在當時的名聲並不好,作為前朝臣子意圖謀權篡位確實不好聽,二來就是曹操帳下有荀彧、荀攸、程昱等人 這幾個人都不是省油的燈,龐統要想從中脫穎而出無疑是很難的。
隨後龐統有來到東吳這裡想投靠孫權,可這一次龐統還是碰了一鼻子灰,先不說東吳有周瑜等人,龐統自身就有錯誤,最致命的就是他恃才自傲,看不起這個,瞧不上那個的,這倒也能理解,畢竟才華橫溢的人總有自己的脾氣和性格特點,但是他入世未久,也沒什麼大的成就,孫權等人怎麼可能願意重用他,無奈之下龐統只好離開,另尋出路。
幾經輾轉的龐統最後來到劉備這裡先當一個縣令,起初誰也沒在意,龐統也沒有靠推薦信來引起劉備重視,而是想要靠自己的實力征服劉備,直到後來張飛想要為難龐統結果發現此人絕非凡夫俗子,這才告訴劉備,龐統也因為其「鳳雛」的名號外加和諸葛亮的特殊關係成為了劉備的謀臣。
幫劉備奪取益州,大展身手
龐統在得到自己滿意的位置之後開始謀劃大局,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實力,與諸葛亮不同,龐統雖然認同未來天下三分的局勢,但是不認可諸葛亮想要以荊州為根據地發展的想法,而是認為應該奪取益州,日後以此發展會更好,對此劉備和諸葛亮也都認可,益州地區對於蜀漢未來的發展確實有著很重要的戰略價值。
有了這樣施展身手的機會龐統便跟與劉備一同前往,作為這場戰役的主軍師,不僅如此,龐統還就這場戰役提出來上、中、下三個策略供劉備選擇,可見龐統對戰局的把控和在軍事方面的成就不輸諸葛亮,甚至明顯有要超過他的趨勢,這也是龐統與諸葛亮最大的不同,一個擅長大局掌控,偏向於治國理政,一個奇謀善計,能夠左右戰爭的局勢,而劉備為了保險起見選擇中策,最後也是順利的取得了益州的掌控權。
不過在勝利之餘,龐統還想盡量擴大戰爭成果,於是便計劃著下一步作戰計劃,劉備倒是沒有反對,反正都是給自己打工,最終受益人是他,可是正在這時,諸葛亮來了書信一封,告誡兩人應該適當收縮,不能再貿然行軍,恐敵軍有詐,面對諸葛亮的勸告劉備很明顯動搖了,與諸葛亮相比,龐統在他心中分量還是不夠,或者說兩人相處時間不久,沒有建立起足夠的信任,自然不想再聽從龐統的建議,選擇打道回府。
此時的龐統也是十分惱火,眼看著就要贏得關鍵性的勝利他怎麼可能願意撒手,於是對劉備說:「主公被孔明所惑」,可劉備還是堅持相信諸葛亮,只把的盧馬留給他,剩下的就讓龐統自己折騰吧!最後的結果便是龐統實現了自己的想法,但是在戰爭之中被亂箭射死,早早的離開人世。
龐統為何說「主公被孔明所惑」?
話說龐統為何不願意聽從諸葛亮的建議,暫時收兵也不失明智之舉,急功冒進很容易出問題,要不然他也不會在後來身亡,而且他就算想堅持自己的想法也不至於說這樣一句話影響他和諸葛亮關係的一句話,原文是這樣的「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統獨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
由此可見,龐統是很不滿諸葛亮橫插一腳的做法,擔心諸葛亮是要從中邀功或是阻攔自己立大功,與此同時,從龐統說的這句話我們也可以了解到兩人雖然是同門師兄弟,但是在私底下並不是很和睦,而是存在間隙和利益的矛盾,兩人有先來後到,在軍中的威望和地位也因此有著很大的差距,他之所以向劉備說這句話就是想告訴劉備要相信他龐統,而非諸葛亮。
等到拿下益州,那未來龐統在軍中以及眾多謀士之中的地位自然水漲船高,最終實現和諸葛亮平起平坐,畢竟師出同門,換做任何一個人都不想屈於人下,更何況龐統還是比較愛面子、性格高傲的一個人,他絕不可能讓諸葛亮壞了自己日後晉陞的全盤計劃,所以即便劉備已經打算撤退,龐統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只可惜他雖說完成了自己的計劃,但最終卻是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結語
綜合評價來看,龐統絕對是能夠和諸葛亮比肩的一代謀臣,奈何壓抑的太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這讓龐統總想找機會證明一下自己的能力,也向世人證明這鳳雛的名號也不是白叫的,可這也致使他在作戰部署方面太過冒進,總想在短時間內建立自己的人設,最後反而收效甚微,剛剛做出點成就,還沒來得及繼續建功立業就退出了群雄逐鹿的時代,實屬可惜啊!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