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2歲男孩用枕巾捂妹妹臉,監控曝光驚險一幕...

今日,一段令人揪心視頻在網上熱傳。

廣東一2歲男童,

趁媽媽離開,

拿起一條枕巾捂住妹妹的臉,

差點釀成慘劇。

河北經視

,贊9

隨後

相關話題衝上熱搜

視頻顯示,小男孩在媽媽離開後,從沙發上翻下來,第一次用枕巾蓋住了躺在嬰兒床上的妹妹的頭部。他甚至還用力地將枕巾蓋上,並整個人壓了上去。可能是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些過頭,他很快就鬆開了。

然而,這並沒有結束。緊接著,小男孩又進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嘗試。每一次,他都是用枕巾完全蓋住妹妹的臉。在視頻中可以看到,小妹妹在枕巾下艱難掙扎,試圖掙脫臉上的束縛,她的臉因為缺氧而發紅。

妹妹哭泣的聲音被媽媽聽到,隨後媽媽就來查看情況,而此時聽到媽媽腳步聲的男童立馬拿掉了枕巾,裝作妹妹的哭鬧與自己無關。

這段視頻在網上引發了熱議。有網友表示:「這孩子可能覺得父母有了妹妹後就不愛他了,所以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也有網友直言:「這孩子太可怕了,家長必須好好教育,不然將來可能會出大問題。」

媽媽後來表示,她認為孩子可能只是覺得這樣「玩」很有趣,並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危險性。但這起事件無疑給所有家長敲響了警鐘:在照顧孩子時,片刻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孩子安全感缺乏易嫉妒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會在與其他小夥伴的相處中表現出「嫉妒」的心理,如聽不得自己的爸爸媽媽誇獎別的孩子,或當爸爸媽媽抱別的孩子時會感到不高興等。遇到這種情況,很多家長都想要立即撲滅孩子「嫉妒」的火苗,但你是否想過,孩子的這種心理緣何而來?

源於缺乏安全感、自我價值感

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可能有兩方面原因。首先,一個很自信的人是不會嫉妒別人的。嫉妒是因為他不自信,不自信根源於他得到的認可度不夠。「孩子年齡小,對自我的認知來自於別人對他的肯定,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肯定較少,一旦肯定別的孩子,孩子就會認為『爸爸媽媽覺得我不夠好,所以他們肯定別人,而不肯定我』。」李錚說。南寧東方愛嬰諮詢有限公司老師盧丹映也認為,出現嫉妒心理的孩子往往是父母對他們的認可不夠,或者過度依賴父親或母親,他認為表揚自己是應該的,表揚別人是不應該的。

其次,一些父母雖然給孩子愛,但孩子卻不能感受到,或感受到的愛不足,那麼當父母對別的孩子好時,孩子就會認為「爸爸媽媽愛的是別的孩子,而不是愛我」。李錚表示,孩子的「嫉妒」心理,主要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讓他獲得安全感,因此孩子才會想要表現自己,證明自己是足夠得到別人關注的,這個關注就是愛的延伸。

孩子安全感的缺失,也反映了他自我價值感沒建立好。「父母在表揚別人時,如果孩子沒有自我價值感,他就會貶低那個孩子,說他這裡不好,那裡也不好。如果孩子有比較好的自我價值感,他就會認可這樣的評價。」李錚說。因此,李錚建議,父母在給別的孩子肯定時,要注意自己的孩子反應怎麼樣,如果孩子很坦然,能接受自己的父母對別人的讚揚,說明他的自我價值感很充實;如果父母一表揚其他的孩子,孩子就出現強烈的反應,那麼父母就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給孩子的愛沒有給到點上,沒有讓孩子感覺到被愛?

給孩子穩固的自我價值感

要想消除孩子的「嫉妒」心理,父母首先要學會愛孩子,讓孩子形成穩固的自我價值感。「一個人被愛,才能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小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一定來源於父母與他的關係。如果孩子從小得到很多愛,那麼當他長大自我價值感穩固後,父母再批評他時,他也不會懷疑爸爸媽媽的愛了。」李錚說。

怎樣的愛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被愛?李錚表示,愛是說不清楚的,但可以透過結果來看。真正的愛是會有呈現的,如果孩子又與父母有親密關係,又非常的獨立,那麼父母給孩子的愛就是真愛。

對此,你怎麼看?

來源 | 新聞晨報綜合報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內容及圖片視頻如涉及侵權等問題

請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