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好漢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電視劇《包青天》橫空出世,很快便火遍兩岸三地,觀眾們看得熱血沸騰,看幾次也不過癮。熟悉的旋律,熟悉的歌詞,黑臉月牙的包拯,一襲紅衣的展昭形象估計看過的人一輩子也忘不了。
說起我國古代的清官,大家一定會提起包拯、海瑞、于成龍等人,尤其是其中的包拯,官拜宋朝開封府府尹,鐵面無私,不畏強權,一生都致力於平息普天下的冤屈假案,剷除姦邪,真正為百姓做實事。
包大人一個人不可能幹成這麼多大事,一個好漢三個幫,他有眾多得力幹將,如他的四個貼身護衛: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三俠:北俠歐陽春、南俠展昭、雙俠丁兆蘭、丁兆惠,五義:鑽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還有七傑小五義等。
在這麼多得力幹將中,包拯包大人最器重的是南俠展昭展熊飛。展昭和包拯兩人相識於包拯進京趕考途中,第一次見面時,展昭二十歲左右,兩人一起喝酒,互通名姓,聊得非常投機。兩人一文一武,配合得非常好,嚴重打擊了朝廷中貪贓枉法的奸臣們,就連龐太師也不得不夾起尾巴乖乖站在一邊。包拯和展昭兩人之間的關係,如同狄仁傑和李元芳兩人之間的關係,焦不離孟。
包拯當了開封府尹後,自然也沒忘記展昭,他向皇帝舉薦展昭,展昭當場展示武藝,得到皇帝的連聲誇讚,併當場封其為「御貓」,御前四品帶刀護衛,在開封府供職。
然而,被宋仁宗誇讚的展昭,卻在包拯病逝後,他也跟著消失了,從世人眼中消失得無影無蹤,這是為什麼呢?根據民間相關傳說,包拯在臨終前,彌留之際,他對陪伴在床前的老夥計展昭說道:「待我死,爾速速離去,離開開封,切記莫讓他人知曉你的任何消息。」
包拯對展昭說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他臨終前為何要勸說展昭在其死後要離開開封,而且叮囑千萬別讓其他人知道呢?包拯這樣勸說展昭,他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官場險惡,展昭跟隨包拯辦差,得罪了不少達官顯貴。
能在沒有硝煙的官場上站穩腳跟,成為一品大員,成為達官顯貴,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他們每一個都是人精,都是老狐狸。包拯深知這一點,他一生中辦理了許多案子,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這些達官顯貴做夢都想除掉包拯和包拯的左膀右臂展昭。粗略估計,被包拯斬的達官顯貴有新科狀元兼駙馬陳世美、太師龐吉之子龐昱,靜山趙王府小王爺趙秋堂、龐迪、郭槐、文若愚、文仁、文義、江文海等等。這些達官顯貴們大都有親戚,這些人一定會處心積慮報復包拯和展昭等人。
在包拯活著時,他可以護著展昭,使其不會遭受來自朝堂之上的陷害。然而,如果包拯去世,展昭嚴格來說是一個江湖人士,他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很難抵擋住那些處心積慮想要害他們的達官顯貴。
第二個原因,包拯深知展昭無意於官場,展昭在開封府任職,完全是因為他包拯。
江湖人士大多自由閑散慣了,不習慣有人約束。如雙俠中的丁兆蘭、丁兆蕙在開封府當差幾年後,終究不太習慣官場生活,後辭官回到了松江府茉花村,歸隱山林。再如後來的白眉大俠徐良,也辭官回家,重回江湖,成為武當派派主。
展昭也不例外,他本質上也是一個江湖遊俠,只是和包拯一見如故,才投身到官府之中,為朝廷效力,如果哪一天包拯沒了,那麼「御貓」展昭也沒存在的必要了。
結語
包拯去世後,展昭也跟隨消失,沒人知曉其蹤跡,我們看看包拯臨終前對展昭說了啥就知道了。包拯深知官場險惡,於是勸說展昭速速離開開封,隱居山林,才能保全展昭,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