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攻打蘇聯時,零下35度,士兵手持鋼槍身穿開襠褲

1941年6月22日,德國單方面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隨後開始了對蘇聯的突然襲擊,這個事件被稱為「巴巴羅薩行動」。

德國實施「巴巴羅薩」計劃,出動龐大的兵力、坦克和飛機,對蘇聯發動了大規模進攻。莫斯科戰役也是在這個背景下打響的,是二戰東線上的一場重要戰役。

莫斯科戰役發生在1941年秋季至1942年冬季之間,是德國對蘇聯首都莫斯科的進攻。德軍採取了分為北、中、南三個方向的進攻策略,試圖奪取莫斯科這個重要戰略目標。

然而,戰役的進行並不順利。德軍在初期的進攻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由於多種因素,包括蘇聯堅強的抵抗、嚴寒的氣候、補給線的延長等,德軍在逐漸接近莫斯科時遭遇了困難。

隨著冬季的臨近,莫斯科地區的氣溫驟降,寒風凜冽,零下的溫度像一柄冰刃刺入每個人的骨髓。而在這樣的嚴寒天氣下,德軍士兵卻陷入了嚴重的困境。

在德軍統帥希特勒的領導下,他們在吞併歐洲的戰爭中獲得了許多勝利,因此對於「閃電戰」戰術充滿了自信。

然而,在進攻蘇聯的戰爭初期,德軍面對的是一場與以往不同的挑戰。莫斯科戰役的開戰令帶來了嚴寒和苛刻的環境,德軍並沒有為此做好充分的準備。

士兵們身著單薄的軍裝,面對酷寒的天氣,他們的身體迅速遭受凍傷。此外,物資的匱乏也讓他們面臨著嚴重的飢餓。

德國士兵們日夜在寒冷的氣候下行軍,食物的短缺使得許多人感到虛弱不堪,而不少人更是患上了痢疾,頻繁上廁所成了一種煎熬。

痢疾,又稱為痢疾病,是一種由腸道感染引起的疾病。它主要通過食物或水源中的病原體傳播,通常由細菌引起,特別是志賀氏菌。

痢疾的癥狀包括腹痛、腹瀉,以及頻繁的便意。感染者通常會經曆數次急性腹瀉,糞便呈黏液狀,可能帶有血液。

由於感染引起的腸道炎症,患者可能會感到劇烈的腹痛,同時伴隨腹脹和不適感,而頻繁上廁所是痢疾的典型癥狀之一。

這是因為病原體感染腸道後,引發了腸道炎症和充血。這會導致腸道的蠕動增加,腸壁對水分的吸收減少,從而引發腹瀉。

同時,病原體的存在刺激腸道神經,增加了排便的需求,從而導致頻繁的便意和上廁所。此外,在極端的環境下,比如嚴寒的冬季,痢疾的癥狀可能會更加嚴重。

特別是這群德國士兵們在寒冷的氣候中飽受寒冷和飢餓的雙重打擊,這可能會進一步削弱他們的免疫系統,使得病原體更容易引發感染。

在零下40度的低溫下,士兵們不得不在嚴寒中脫去褲子上廁所。頻繁的腹瀉和上廁所不僅讓他們在寒冷的環境中倍感煎熬,還可能導致身體脫水和虛弱。

要知道,打仗期間哪有專門的廁所,士兵們都是隨便找地方解決的,但在零下40°的恐怖低溫下,上廁所就成為一種非常危險的活動。

許多德國士兵更是在脫褲子上廁所的時候被凍得幾乎無法動彈,甚至被凍壞了身體,直接喪命在冰天雪地之中。

面對這一嚴峻的現實,德國軍隊的內科醫生哈珀考慮到士兵們的健康和戰鬥力,提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建議:讓士兵們將襠部的線解開,穿著開襠褲上戰場,從而避免因上廁所而脫去褲子受凍。

穿著開襠褲上戰場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在那個殘酷的冬季,保持身體溫暖和健康是士兵們最為緊迫的任務。

德國士兵們很快就紛紛採納了這一建議。他們解開了襠部的線,穿上了開襠褲,這種褲子不僅方便上廁所,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身體的溫暖。

一群五大三粗的士兵們卻紛紛穿著開襠褲,這場面看起來可能有些古怪,但在面對生死存亡的戰場上,士兵們對於自身的健康和生存毫不含糊。

雖然穿開襠褲這一建議的實施讓德國士兵在嚴寒中稍微得到了些許的減緩,但是他們依然無法逃脫虱子和斑疹病的肆虐。

由於長時間無法洗澡,德國士兵們的身體充滿了虱子,疾病在這樣的環境中迅速傳播,導致士氣的低落。

這群倒霉的士兵們不僅要面對嚴寒和食物的匱乏,還要與身體的不適作鬥爭。他們感到虱子在身上瘋狂咬噬,而身上的斑疹病則讓他們疼痛不堪。

不久,疾病在戰場上蔓延,德軍的士氣逐漸消沉。雖然士兵們努力採取各種方式來控制虱子和疾病,但在惡劣的環境下,這些問題顯然不容易解決。

當初拿破崙攻打俄國時就有三分之一的士兵因虱子和斑疹而死去。這一次,德國士兵同樣面臨著這些不可避免的問題。

一方面,這些沒經歷過如此恐怖低溫的士兵們身體被寒冷侵襲得近乎冰凍,另一方面,持續的飢餓和缺乏足夠的衣物讓他們的體力和士氣都受到了巨大的削弱。

然而,與德國士兵的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蘇聯士兵展現出了驚人的適應能力。面對嚴寒的氣候,蘇聯士兵展現出了令人欽佩的堅韌和適應力。

因為蘇聯派來的這些士兵是來自東部的寒冷地區,對於極端的天氣並不陌生。他們早已習慣了在雪地中行進,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找到了在寒冷環境中生存的方法。

隨著冬季的深入,莫斯科戰役的戰局逐漸向蘇聯傾斜。德國士兵在嚴寒和惡劣環境的雙重夾擊下,士氣急劇下降。

儘管開襠褲的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士兵們上廁所的困難,但卻無法改變他們在寒冷和飢餓面前的困境。而蘇聯士兵則憑藉對本地氣候的適應性和毅力,逐漸取得了對德軍的有力反擊。

事實上,莫斯科戰役最終成為了德軍進攻的一個關鍵拐點。德國雖然在戰役初期取得了一些戰術性的勝利,但在蘇聯的頑強反抗和惡劣氣候的雙重困擾下,他們最終未能實現對莫斯科的佔領。

這次戰役不僅標誌著德國在東線戰場的第一次重大失敗,也為蘇聯在接下來的戰爭中逐漸取得優勢創造了機會。

在極端的自然條件面前,哪怕人類的韌性和適應能力經常會被推向極限,但戰爭的無情往往能夠暴露出這些極限之下的脆弱性。因此,我們更要珍惜和平,遠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