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是三國時期曹操的長子,也是魏國的第二位皇帝。他在政治、軍事和文學方面都有著卓越的才華。
曹丕年輕時就展現出出色的文學才華,精通詩詞和文章。他以自己的文學才能贏得了許多人的讚賞,被譽為「曹子桓文」。
曹丕在位期間,致力於推動文化發展,提倡文風雅緻,鼓勵文人才子的創作。他本人也寫下了許多著名的文學作品,如《典論》和《與雜劇》等。
在政治方面,曹丕繼承了父親曹操的遺志,致力於鞏固和發展魏國,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加強中央集權,提高官員選拔標準,改善農業生產,加強軍事力量等。他在位期間,魏國政權穩定,經濟繁榮,國力不斷增強。
然而,曹丕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他個性多疑,喜歡施展權謀,對身邊的親信和官員多有猜疑,這導致了一些冤案的發生。此外,曹丕對待袁紹的後代袁尚和袁熙也採取了殘酷的手段,導致了袁家的血脈幾乎斷絕。
總體來說,曹丕是一位有著卓越才華和政治智慧的統治者。他在文學和政治上都有著顯著的成就,為魏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他的個性缺陷也使得他在歷史評價中存在爭議。
就在他的父親曹操去世後,他的母親卞夫人與他的關係也發生裂痕,以至於直到他將死,都不願見他一面,究竟為什麼呢?
曹操是歷史上有名的重臣和政治軍事家,他在政治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他在歷史上的形象複雜多樣,其中一個形象便是好色,這個說法主要源自於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描寫,而非歷史真實。
在小說中,曹操被描繪為一個好色的 人物,經常糾纏於美女之間。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他對於王異的迷戀。
據小說中的描述,王異是一位美麗而聰慧的女子,曹操對她一見鍾情,多次派人試圖納她為妾。然而,王異堅守貞節,始終不肯與曹操發生關係。
但需要明確的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描寫並不一定與歷史真實相符。
歷史上對曹操的評價更多是集中在他的政治才能和軍事成就上,而非個人的好色行為。
關於曹操的私生活,有關他有多少姬妾的具體數字並不確切,因為歷史記載並不完整。曹操的權力和地位使得他有可能擁有多名妻妾和寵妾。
丁夫人是曹操的正妻,也是他的第一任妻子,武宣卞皇后先後生下了曹丕、曹彰、曹植、曹熊。
此外還有丁夫人、環夫人、杜夫人、秦夫人、尹夫人等等。曹操還有其他的姬妾,但具體人數和名字並不清楚,可見他的妻妾眾多。
但在古代權貴家庭中,擁有多名姬妾是常見的現象,這也是曹操作為當時的重要政治家所具備的特徵之一。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曹丕確實將曹操的宮人收入後宮,由她們繼續侍奉他。這是一種常見的做法,旨在鞏固新皇帝的地位和權力。
然而,具體收入後宮的宮人姓名和數量的歷史記載並不詳細。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曹操率軍攻破了冀州的鄴城,使得袁紹勢力大為削弱。鄴城的陷落引起了一系列的變故,其中之一就是甄氏的命運。
曹操早久聽說了甄氏的美貌,在破城之前他便想著:「待入城後一定我一定要見一見甄氏究竟是怎樣的絕色,若真如傳說中那般貌美,我必定要將她收入府中。」
甄氏原本是袁紹的妻子,但在城破之際,曹操還未見到人,就先被他的兒子曹丕注意到了。
曹丕第一次看見甄宓時,雖然她的臉上被特意塗抹了灰塵,但還是沒有掩蓋她的絕色,只一眼,便讓曹丕沉迷其中,深為甄氏的美貌和才華所傾倒,決定納她為妻。
而此時的曹操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美人,居然被自己的兒子捷足先登了。他心中不免有些窩火,但再怎麼生氣,他都沒有表現出來,不然被別人知道了,不是看他們父子二人的笑話嗎?就這樣,這件事不了了之。
但在曹操去世後,父子「愛上」同一個人的相似戲碼又出現了。
公元226年,曹丕病重,其母卞夫人前來探望,卻發現整個宮內服侍曹丕的女子們格外眼熟。
突然,卞夫人認出了其中一位女子,她先前是曹操的姬妾,在曹操去世後,這些姬妾們便被遣送出宮了,為何此時會在這?她心中有了猜測,卻不敢相信。
她神情嚴肅,大聲道:「你們為何會在陛下的寢宮內?」
幾位女子慌忙跪下說:「武帝駕崩不久,我們就被人帶到了這,於是便一直伺候陛下。」
卞夫人頓時明白,曹丕早就將曹操時代的姬妾們都留下來,繼續侍奉他。她難以抑制心中的怒火,於是也不顧這個時候兒子還在病中,衝到他的床前大罵曹丕:「你簡直是豬狗不如的畜生」。
從那知道卞夫人便再也沒有見過曹丕,無論旁人怎麼勸說,直到卞夫人去世,都沒有再見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