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初出茅廬第一功便翦滅了蕭梁,令虎踞龍蹯的江淮群雄相顧失色!
這其中就包括自稱吳帝的李子通。
李子通的家鄉在東海氶縣,即現在的山東棗莊,「少貧,以漁獵為生」,業餘,就在微山湖旁夜坐聽風,晝眠聽雨,看看夕陽彈彈土琵琶。
李子通身材槐梧,體格強悍,豪爽俠義,嫉惡如仇,儘管自己家裡一貧如洗,但遇上家裡揭不開鍋的窮苦鄉親,就一定要把自己鍋里的飯分一些給他們;像扶老太太過馬路這種事,李子通根本不屑去做,扶?那算什麼?我不扶,我背。在路上看見了白髮老人肩負重物,李子通必定三步並作兩步衝上去幫忙;如果遇上了惡痞惡少欺負弱者或者調戲少男少女這種小事,馬上路見不平一聲吼。活脫脫一隋唐版的魯智深。
公元614年,博山人左才相拉起一票人馬佔據了齊郡長白山(今山東鄒平西南的會仙山),自稱博山公,與政府部門對著干,接二連三地取得了反圍剿勝利,和手下的論秤分金銀,論肚吃酒肉,快活無邊。
李子通知道以後,十分艷羨,對鄉親們說:「楊廣這操蛋不顧咱們的死活,拚命要榨乾咱們的汁,征斂財物,對外用兵,聽說在東萊海口,徵用了大批民工在海水裡製作戰船,二十四小時,加班加點,不分晝夜,民工們的蛋蛋全泡爛了,發了蛆,一個個死在水裡,現在又要徵兵了,當兵十有八九是死,造反可能還能撿條活命,不如,咱們一起去跟博山公混飯吃吧。」
於是,一幫窮兄弟跟著他一起向他們心目中的革命聖地——長白山(今山東鄒平西南的會仙山)出發了。
長白山屬於沂蒙山脈的分支,從東往西綿長達上百里,進可攻退可守,是革命造反、發家致富的風水寶地。
李子通他們滿懷豪情的走來了,按照他的想法,一會得到博山公熱情的接待。
可是,上山後,左才相對他並不待見。幸虧李子通「以武力雄其間」,憑藉自己的勇武、義氣和膽色,迅速地建立了自己的威望。
史載:「鄉人有陷賊者,子通專經護之。」
左才相為人暴忍,而李子通仁愛,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擁護,前來投靠的人都指名道姓要在李子通而不是左才相手下混。
不到半年,李子通威勢赫赫,手下已經有了上萬兄弟。
左才相再看李子通的時候,眼睛裡似乎在噴著火,跟女人吃醋一樣。
李子通覺得不能再留下來了,於是就尋思別的去處。
早在一年前, 張須陀、來護兒曾對左才相進行過一場大型圍剿,左才相手下有一名豪傑突圍後,自稱將軍,單飛了。
此人姓杜,名伏威,章丘(今山東濟南市)人氏,多謀善斷,勇猛絕倫,脫離了左才相後,轉戰於淮河流域之間,「出則居前,入則殿後」,大得人心。
得,咱就跟他合夥幹了!
李子通於是把自己的一萬多兄弟拉了出來,徑自去投奔了杜伏威。
和杜伏威一起合夥做這殺人放火買賣的還有他的一個鐵哥們,叫輔公祏,兩人是從穿開檔褲就開始一起玩的總角之交。
杜伏威小的時候家境貧寒,而輔公祏卻有個富農身份的姑姑,家裡養了很多羊。輔公祏經常帶杜伏威去姑姑家偷羊吃。
吃飽了羊肉,兩人就躺卧在田頭,一邊摳著大腳丫子,一邊談論著理想和人生。
杜伏威起兵反隋後,自然也少不了輔公祏一份。
杜伏威尊稱輔公祏為兄長,軍隊里的兄弟就稱輔公祏為「伯父」。
當是時也,杜伏威剛剛在淮北整編了反隋集團苗海潮的武裝,進軍淮南,燒死了江都通守校尉宋顥的大軍,火併了海陵(今江蘇泰州市)刺史趙破陣,聲勢日漸浩大。
不過,杜伏威也是個心胸狹窄、猜忌心極強的人,隨著生意做大之後,他就開始有意識地削弱輔公祏的權力了,現在,李子通在他們漸成水火的哥倆之間插了入來,可以預見,他們的合作不會愉快,不會長久。
更何況,李子通走後不久,朝廷就大舉進攻長白山,左才相戰敗,死了。一根筋的杜伏威認準了左才相之死跟李子通有莫大的關係,對李子通不懷好意。
這樣,在隋朝虎賁狼將來整統軍進攻立足未定的李子通部時,杜伏威拒絕派發援軍。
李子通勢單力孤,大敗,奔走海陵(今江蘇泰州市)。
李、杜之間的梁子就由此結下了。
在海陵的日子裡,李子通卧薪嘗膽,厲兵秣馬,很快就發展起了兩萬多部眾,有了對杜伏威採取報復的本錢。
616年秋,李子通突襲杜伏威,杜伏威身受重傷,跌落馬下。
不過,杜伏威善於賄賂人心,他曾「選軍中壯士養為假子,凡三十餘人」,王雄誕和闞稜是其中出類拔萃者。
闞棱,齊州臨濟(今山東濟南)人。「善用大刀,長一丈,施兩刃,名為陌刃,每一舉,輒斃數人,前無當者」。武力指數為江淮第一人。
闞棱的兵器陌刀是唐朝特製的大刀,《唐六典》卷一六武庫令丞職掌條記: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又稱「斷馬劍」。
王雄誕,曹州濟陰(今山東菏澤)人,有勇力,足智多謀,「用其計,屢有克獲」。
因為闞棱年長於雄誕,故軍中皆稱闞棱為大將軍,王雄誕為小將軍。
王雄誕一看不好,跳下馬來,背起杜伏威慌慌張張就往蘆葦叢中走,僥倖逃過一劫。
來整得知李、杜兩人正在狗咬狗,也率軍來湊熱鬧,正遇上杜伏威在收集殘部,大喜,揮軍殺來,杜伏威雪上加霜,中了一箭,動彈不得。
這回前來救駕的是部將西門君儀的老婆王氏。
王氏長得三大五粗,「勇而多力」,兇悍異常,軍中咸稱「母夜叉」,像拎小雞一樣,把杜伏威拎上自己的背上,發足直逃。
王雄誕率麾下壯士十餘人衛護。等隋軍迫近,王雄誕就回頭抵禦,身中數槍,而「勇氣彌厲」,惡鬥不已。杜伏威終於又撿了一條命。
來整得勝,回過頭來又去攻打李子通,李子通同樣被打得大敗,逃回了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