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慈禧一眼看上20歲侍衛,當晚突然宣他入宮,最後卻害慘了他

2025年05月21日01:20:19 搞笑 4361

說到我國晚清時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不少人一定會想到慈禧。關於她的評價,外界有很多說法,有說她「精於治術,昧於世界大勢」,又說她「性格厲害、神智、人不敢犯」……

無論是什麼評價,幾乎都是基於她在晚清朝廷興衰中的作為而作出的。但從古至今,圍繞慈禧的各種桃色緋聞層出不窮。

53歲慈禧一眼看上20歲侍衛,當晚突然宣他入宮,最後卻害慘了他 - 天天要聞

1852年,18歲的慈禧參加選秀,經過層層篩選,最終留在了皇宮中,被咸豐帝封為「蘭貴人」,後生下皇子載淳,母憑子貴,晉封懿妃。一年後又封懿貴妃,榮寵一時,在宮中地位僅次於皇后鈕祜祿氏。

此時,咸豐帝體弱多病,而晚清朝廷又內外交困,心力交瘁的他在處理事務時一度感到力不從心。於是,工於書法的懿貴妃便承擔起了為咸豐帝代筆批閱奏章的任務。這一時期,多是咸豐帝口授,她來書寫。

咸豐帝雖然欣賞懿貴妃的聰明智慧和善解人意,但同時,她的冷靜和不動聲色的冷酷也咸豐帝感到恐懼。於是,去世前,咸豐帝反覆思索後,留下了這樣一道密旨:

「朕不能深信其人(慈禧),此後如能安分守己則已。否則,汝持此詔,命廷臣傳遺命除之。」

與此同時,隨密旨一道留下的,還有一枚「同道堂」的印章,這是咸豐帝臨終前交給懿貴妃的。因為咸豐皇帝的心裡是矛盾的,他既害怕懿貴妃專權,沒人約束,又害怕她被別人欺負。

53歲慈禧一眼看上20歲侍衛,當晚突然宣他入宮,最後卻害慘了他 - 天天要聞

1861年8月22日,咸豐皇帝病死,載淳即位,即同治帝。懿貴妃被尊為聖母皇太后。第二年,又尊上徽號慈禧皇太后。

同治登基後,因為有咸豐皇帝臨終前定下的「顧命八大臣」輔佐,慈禧的權力受到了約束。只能「垂簾輔政」的慈禧並不滿足於此,她想要獨攬大權,垂簾聽政。而這自然遭到了「顧命八大臣」的強烈反對。

於是,兩股政治勢力之間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最終,慈禧勝出。此後,她垂簾聽政,集內政外交大權於一身。

慈禧對權勢,並非像武則天那種希望建立一番偉業的渴求,她之所以要大權在握,多是虛榮心和好勝心作祟。

慈禧出生在一個沒落的軍功世家的支流,進入後宮以後,為了出人頭地,她只能靠自己。後來,在提起自己剛入宮的往事時,慈禧也曾直言:

「皇宮裡的爾虞我詐非常厲害,在那種環境里生存是沒有退路的,只有選擇接受挑戰,也只能選擇挑戰。」

53歲慈禧一眼看上20歲侍衛,當晚突然宣他入宮,最後卻害慘了他 - 天天要聞

加之慈禧少年喪父、青年喪夫、中年喪子,他們的接連逝世,徹底讓她沒有了在男權社會中有個依靠的資格。於是,為了一生錦衣玉食,她只能選擇將權力掌控在自己手中,她需要權勢帶給自己的安全感。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慈禧之所以崇尚權勢,其實只是單純地為了達成自己的享受性需求。也正因如此,晚清朝廷每次戰敗後,慈禧都會急吼吼地要求和談,甚至不惜割地賠款。因為她害怕戰爭,害怕自己失去這種高高在上的生活,而並非是為了拯救黎民百姓。

咸豐皇帝駕崩時,慈禧年僅26歲,年紀輕輕便守了寡,也一度圍繞她傳出了不少桃色緋聞。然而,其中有不少自然是十分荒誕的,是在權力鬥爭中為了輿論宣傳而刻意捏造的。

首先,最受慈禧寵信的太監安德海和後來的李蓮英就曾被傳出過和慈禧的緋聞。但只要清楚清朝內宮制度的規定,就知道這些全都是假的。

按照規定,太后在寢宮內的一切都是由女子侍奉的,太監是不能近前的。而且,每年春秋兩季都會例行檢查太監的身體。

53歲慈禧一眼看上20歲侍衛,當晚突然宣他入宮,最後卻害慘了他 - 天天要聞

不過,在康平縣政協文史資料中,卻記載了慈禧的一樁艷情逸事。

1888年,慈禧出宮前往頤和園,鑾駕剛要出西直門,因突然響起了鞭炮聲,導致距離慈禧最近的一匹馬受了驚,衝撞了慈禧。而這匹坐騎的主人公正是年僅20歲的那爾蘇。

那爾蘇下馬後,急忙跪在慈禧面前,不停地磕頭,嘴裡還反覆說著「奴才罪該萬死」的話。

慈禧生氣地問道:「哪個奴才,竟然敢這麼大膽。」

一旁的太監急忙回答道:「是一等侍衛科爾沁那爾蘇貝勒。」

「把頭抬起來。」慈禧又命令道。話音剛落,那爾蘇便抬起頭來。這時,一位眉清目秀、儀錶堂堂的俊男子便出現在了慈禧的眼前。

慈禧見狀,一時間竟呆愣在了原地,許久後才說道:「免他死罪。」

眾人原本以為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但沒想到的是,當天晚上,那爾蘇便被宣到了頤和園。此後,那爾蘇多次被慈禧宣進宮。

但因為後宮嚴格的規定,那爾蘇進後宮也並非是一件易事。這時,深知慈禧心思的李蓮英想到了一個辦法。

53歲慈禧一眼看上20歲侍衛,當晚突然宣他入宮,最後卻害慘了他 - 天天要聞

慈禧每日飲水,都需要御膳房太監從西郊玉泉山運水。於是,她便借口水不幹凈導致自己生病,提出要派自己的太監運水。王公大臣一個個唯唯諾諾不敢反對。

就這樣,那爾蘇每次就藏在水箱中被送進後宮,與慈禧尋歡作樂。

然而,紙包不住火,時間一長,那爾蘇和慈禧的事情便被人發現了。

那爾蘇的父親伯王得知此事後,震驚不已。他清楚,此事一旦泄露傳開,自己的家族一定會受到株連。於是,他叫來兒子那爾蘇,告訴他「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但那爾蘇也無奈表示自己也是身不由己。

為了使家族免於禍端,經皇帝同意後,伯王以祭掃父親僧王墓帶著兒子們回到了科爾沁。在這裡,伯王與兒子們商定殺掉那爾蘇,以保全家族性命。

那爾蘇不願因自己一人連累整個家族,直言「願一死挽救家族。」但同時,他也提出希望父兄能夠將自己的兒子養大成人,並請求父親能夠允許自己葬在祖墳內。

1890年正月,那爾蘇吞金自殺,年僅35歲。死訊傳到慈禧口中,她痛苦不已,並大罵伯王。不久,朝廷命:

「貝勒帶騎領侍衛十員,往奠故科爾沁貝勒那爾蘇茶酒,賞恤如例;子阿穆爾靈圭襲爵。那爾蘇謚曰『誠慎』。」

為了不讓朝廷派來的大臣察覺異樣,伯王特意讓他們查驗了那爾蘇的屍體。最終,那爾蘇遺體被入棺埋葬,大臣也回京向慈禧復命了。

參考資料:祝您健康·文摘版2020年8期、意林原創版2010年12期、《人力資源報》2015.8、民間故事選刊·下2016年2期、百家講壇2009年18期、瀋陽日報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