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和武大郎不過是《水滸傳》中的兩個小配角,在這部以梁山好漢為主角的文學巨作中,他們卻成了讀者無法忽視的存在,甚至可以說是「火出了圈」,這其中固然有武松的功勞,但同時也是因為這兩個角色有些過於典型了。
如今「潘金蓮」和「武大郎」都不再只是《水滸傳》中那兩個角色的名字了,它們甚至都成了一類人的統稱。

(武大郎、潘金蓮劇照)
其中「潘金蓮」是指那些不知廉恥的女子,而「武大郎」則是代指那些老實巴交的男人,不過話說回來,武大郎當真老實嗎?或許長大後再重讀《水滸傳》,你就會發現當年長輩們故作深沉般說出的那句「少不讀水滸」其實真是有他的道理的。
一、賣燒餅的老實人
從表面來看,武大郎確實是個老實本分的男人。
比如他初登場時,書中就提到過一句:「卻說那潘金蓮過門之後,武大是個懦弱依本分的人,被這一班人不時間在門前叫道:「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口裡。」因此武大在清河縣住不牢,搬來這陽谷縣紫石街賃房居住,每日仍舊挑賣炊餅。此日正在縣前做買賣。」
他每日就是兢兢業業地出攤賣餅,甚至後來鄆哥告訴他潘金蓮與那西門大官人有染之時,他還在外賣餅。
說是:「鄆哥道:『我吃那老豬狗打了,也沒出氣處。我教你一著,你今日晚些歸去,都不要發作,也不可說,自只做每日一般。明朝便少做些炊餅出來賣,我自在巷口等你……鄆哥得了數貫錢、幾個炊餅,自去了。武大還了酒錢挑了擔兒,自去賣了一遭歸去。」

(武松、武大郎劇照)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他這「為生活奔波的老實人」還要堅持把擔子里的餅賣完才從長計議。
當真是老實啊。
後來即便是已經親眼見到潘金蓮和西門慶勾搭在一起,甚至那姦夫都一腳將他踢傷了,他也沒有想過要如何處罰潘金蓮,只讓潘金蓮好生照顧他,日後與他安心過日子,就可以既往不咎。
你看,這如何不是個老實到骨子裡的男人?
而潘金蓮的做法,當真是讓人無法不怒上心頭。
二、惡女殺夫
那潘金蓮是個怎樣的女子?
書中可沒少提到她無恥的一面。
比如這段:「自從武大娶得那婦人之後,清河縣裡有幾個奸詐的浮浪子弟們,卻來他家裡薅惱。原來這婦人見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會風流,這婆娘倒諸般好,為頭的愛偷漢子。有詩為證:金蓮容貌更堪題,笑蹙春山八字眉。若遇風流清子弟,等閑雲雨便偷期。」
你說這樣一個女子,能是好女人嗎?自然不沾邊。
不過如果潘金蓮只是風流多情,那也罪不至死,僅僅只是可惡而已,作為他丈夫的武大郎若能忍,那旁人也沒資格指指點點。
可當潘金蓮做出殺夫之舉時,這個女子就洗不白了,事實上即便是本文要批判武大郎,也絲毫沒有洗白潘金蓮的意思。

(潘金蓮喂葯劇照)
殺了人,就該償命,後來武松怒殺嫂嫂的舉動,筆者也一樣拍手稱快,這毒婦確實該死。
既然如此,那武大郎又何罪之有?
潘金蓮和武大郎這些事,不就是一個不知廉恥的女人親手殺了自己老實本分的丈夫嗎?
還是那句話,這只是表象。
要知道施耐庵筆下的人物多數都不只有一面,《水滸傳》之所以精彩,就是因為施耐庵筆下的故事足夠「真實」,就拿武松來說,他固然有英雄的一面,卻也在十字坡放了惡女孫二娘,在蜈蚣嶺殺了無辜的小道童,這即是武松的「多面」。
而武大郎除了「賣餅的老實人」這一重身份之外,也有另一面,施耐庵也從未避諱去描寫武大郎的惡。
三、武大郎的另一個身份
多數人只看到了潘金蓮嫁給武大郎之後一直與其他男人曖昧不清,她不忠於丈夫。
但你似乎從沒想過,潘金蓮為什麼要嫁給武大郎。
這就是看書不仔細了。

(武大郎成婚劇照)
書中寫得明明白白:「這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面目生得猙獰,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諢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那清河縣裡有一個大戶人家,有個使女,小名喚做潘金蓮,年方二十餘歲,頗有些顏色。因為那個大戶要纏他,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從。那個大戶以此恨記於心,卻倒賠些房奩,不要武大一文錢,白白地嫁與他。」
注意施耐庵的寫作順序,他是先強調了武大郎這人長得矮小丑陋,就連清河縣的鄉親們都笑話他,顯然,別說這男人有什麼魅力了,根本不可能有女人會主動嫁給他。
接著施耐庵才寫到潘金蓮嫁給武大郎的原因,不過是因為被一個大戶求而不得,繼而報復性地送給了武大郎。
甚至那大戶將潘金蓮送給武大郎的時候還主動搭上了嫁妝,他何至於做到這一步?
與其說那是「嫁妝」,其實倒不如說那是那大戶給武大郎的酬勞,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武大郎成為一個「獄卒」一般的角色,幫他困住潘金蓮,讓潘金蓮被這醜陋的丈夫噁心一輩子。
看到這裡,你應該明白潘金蓮為何殺武大郎了,甚至她早就該殺了武大郎,因為這婚姻本就不是她自願的,而她後來做的一切,也不過是為了氣武大郎,好讓武大郎休妻。
事實上這一點從她撩撥武松失敗後,哭著求武大郎休妻也能看出來,她要的只是自由身。
武大郎卻始終咬著她不放,所以你說潘金蓮還能怎麼做?

(武大郎被毒死劇照)
她殺夫的舉動自然是不對的,她也為此付出了代價,那確實大快人心。
但武大郎如何不該死?
他就像是那種窮山惡水裡沒文化的單身漢,某天白撿了個媳婦,就給她關押在家中,自己對外則表現出老老實實的一面,甚至還覺得自己努力掙錢,是他養著老婆,卻從來不提這老婆是否願意被他養著?
所以武大郎從來就不是什麼好人,他的死,是咎由自取,是罪有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