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遇到這美食,盡量嘗一嘗,比冒菜味好,比鍋盔香,20一碗特值

四川的美食真是數不勝數,從大名鼎鼎走出國門的火鍋,到麻辣燙冒菜等小吃,都是極具特色的存在,而且這些美食雖然是出自於四川,但各自都有其發源的城市,比如綿陽市,就有綿陽米粉和脆皮鍋盔等,但是這些在我眼裡都只能算「小弟」,比起綿陽這經典美食,遜色不少。

這一經典美食就是綿陽的江油肥腸,其實對於肥腸這種食材,以前一直都不敢買回家自己做,主要還是肥腸的腥味臭味,還有裡面的白色的脂肪處理都比較麻煩,所以從來沒有在家裡燒制過。

但是吃過綿陽馬家巷的紅燒肥腸後,由怕吃變成了愛吃,原本食材的腥味一點不剩,正餐如果一個人,一碗紅燒肥腸配上白米飯,再來點醋湯,能夠吃得飽飽的還很享受,而且非常入味好口感有彈性,大口吃真痛快。

其實去過綿陽的人都知道,在綿陽的大街小巷,有很多的小吃店飯店,都是直接以肥腸命名的,就算不是的飯店,進去看看菜單也是大部分都有肥腸相關的菜品。而其中紅燒肥腸是我的最愛。

除了紅燒肥腸之外,涼拌肥腸蒸肥腸鹵肥腸豆花肥腸等都是十分有名的菜品,每一種都很有特色,如果你是外地人,在綿陽估計想吃完各種肥腸菜品都不是那麼容易,但是進入到以肥腸為特色的飯店,小份的20一碗很值得,怎麼著也要點兩盤嘗嘗。

而在綿陽,說起吃美味的肥腸,當地人無不給你推薦江油肥腸,就連綿陽和成都的肥腸店,也很多是江油人去開的,可見江油肥腸已經名聲在外,也讓我對這些肥腸美食的做法有了很深的好奇心。

烹飪肥腸首先第一步很關鍵,就是處理肥腸內壁上的脂肪,還有去味的步驟,一般的做法就是裹乾麵粉不斷的搓扯,從而去除白色的脂肪,等到處理好後,再放進事先準備加有鹽醋的清水裡面,再不斷搓洗三遍即可,期間每洗一次就要換水,這樣完工後的肥腸,就會光滑無異味,接下去再烹煮就更容易了。

綿陽江油肥腸,甭管是哪種做法,味道都是杠杠滴,而其中調味料的添加,也極具四川特色,比如花椒郫縣豆瓣醬,還有不可或缺的辣椒,都是大多數肥腸菜品必須要放的,加之肥腸有一定的嚼勁,如果烹煮時間不夠,是做不到好口感的。

如果是爆炒最好先下油鍋炸一下,燉煮則將水燒開後,再小火多燉一下,盡量在30分鐘以上,這樣更容易熟透,達到肥腸有口感有彈性,但是也有入口一嚼就要化的地步,綿陽肥腸吃法多樣,比冒菜味道好比脆皮鍋里要香,遇到綿陽這一美食可別錯過。

遇到綿陽這美食,盡量嘗一嘗,比冒菜味好,比鍋盔香,20一碗特值!有興趣的吃貨們也可以去綿陽尋尋肥腸美食,如果喜歡烹飪也能在家自己動手嘗試做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