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觀寧夏:寧夏人超重率並列全國第三,是吃得太好了嗎?

一到春天,銀川的天氣就開啟「變臉」模式,讓人無所適從。

從氣溫來說,溫差可以達到十多二十度。早上出門都還是零度以下,到了中午,穿的羽絨服就尷尬了,穿著熱,脫了涼;

從天氣來說,一天里可以在晴天、多雲、陰天、風沙甚至下雪等狀態中自由切換。

從地理位置來說,寧夏處在「寒涼之地」,本該缺水少雨,偏偏又有「山河庇佑」(賀蘭山在西抵擋住西北風,東邊是黃河環繞流淌),使得它在天氣和氣候上顯得有些奇葩,不像是西北內陸該有的樣子。

那怎麼對付這個「變臉」模式?

最好的方法就是吃了!

在銀川,或者說在寧夏,沒有什麼是一頓吃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吃兩頓,三頓......吃到滿意為止!

說到吃,寧夏可謂天賦異稟!有語云:「天下黃河富寧夏。」同時,「三山一河」特殊的地理條件,造就了塞上魚米之鄉的風物傳奇,使得在寧夏不缺吃,也不愁吃。

從主食上來說,寧夏是北方地區少有的可以種植水稻的地方,從北邊的惠農,到南邊的中衛一帶,在自古就開挖浚通的「百渠流潤」引流黃河水灌溉滋養之下,這裡的水稻種植成規模,並且質量上乘。比如青銅峽的「地三」所產之大米,還曾被作為貢米上貢。

《尋味寧夏之土豆燒牛肉》

~威記

六盤牛肉香,西吉土豆靚。

合作一鍋燒,只等君來嘗。

~寧夏風物傳奇

從食材來說,那就更有得說了。

1、像涇源黃牛肉,西吉的六盤山(安格斯)牛肉,中寧土雞,銀川的黃河大鯉魚,沙湖和閱海湖的大魚頭,靈武的豬肉,鹽池灘羊賀蘭的水產(海鮮)等,基本把人們餐桌上常見的肉類食材都給包圓了。

2、寧夏的蔬菜(素菜)品質更是一流,這都得益於這裡日照時間長,早晚溫差大,使得蔬菜的品質更上一層樓。比如固原的冷涼蔬菜,西吉的芹菜和「三寶」(洋芋土豆馬鈴薯),連湖的西紅柿,李俊的韭菜和「港菜」,賀蘭的「菜籃子」(大棚蔬菜)等等。

3、寧夏的飲品更具特色,比如西吉的芹菜汁,中寧的枸杞飲品系列,兩山一廊的葡萄酒(尤其以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出名),隨便一款都是極佳的手辦禮和饋贈佳品。

4、都說飯後果,寧夏的水果更是因為這北緯38°而顯得與眾不同,很少有人能夠抵擋住寧夏水果的誘惑。「寧夏果品四時新」。比如彭陽紅梅杏,中寧的圓棗和枸杞,吳忠大青葡萄玉泉營的葡萄,靈武的長栆等等,都讓人「食佐返尋味」(意思是吃了還想吃)。

簡單一點來說,身處寧夏,真是太有口福了。

不過,雖然寧夏的烹飪原料極其豐富且頗具特色(很多都是具有「地理標誌」的風物),可是可能也是由於這天氣的「變臉」緣故,使得人們在烹制這些食材的時候,吃法單一,都偏向於重口味,以酸辣咸為主。埋沒了食材的本味,只是吃了個口味(味道)。

同時,在吃的方式上,寧夏人最喜歡的是燒烤和火鍋。走在寧夏的各個城市,會發現人們的正餐,多以這兩種方式為主,中餐店相比較而言,並不是人們外出就餐的首選。

所以,刷到消息有說寧夏人超重率和河北河南山西等省份並列全國第三,這就不難理解了。因為天氣多變,而食材這麼棒,味道又好吃,一不小心吃多是正常,甚至一吃就停不下嘴也是有可能的。

具體來說,寧夏成年男性的超重率是42.8%,全國第一;寧夏成年女性的超重率是30.1%,全國排名第九。

何為超重?

BMI(身體質量指數)數值=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結果小於18.5,則是偏瘦,結果大於24,則是超重;結果大於28則是肥胖。可以自查一下。

這就有些扎心了,面對這麼棒的食材,如何管住自己的嘴?

就像在吳忠,有店家都把速食麵作為特色菜來推介的,現在有多少人是能抵擋住速食麵的誘惑的?

所以,是身材重要還是美食重要?或者說,是食材重要還是口味重要?

不如從改變膳食習慣開始,既能滿足口腹之慾,不辜負「塞上新天府」的美譽,又能為自己的體重和寧夏的超重率下降做出貢獻。

這裡是寧夏!發現寧夏之美,感受寧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翻起塵封的記憶,記錄寧夏的人文歷史!謝謝閱讀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