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玲芝:與烈日星光作伴的監測「鐵娘子」

文 / 張嘉倪

生態保護,監測先行。在懷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前線,有這麼一位「鐵娘子」,她頂著烈日伴著星光,風雨無阻奔走在監測一線,24小時待命做好應急處突準備,只為獲取精確的數據,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數據分析和技術支持,全力守護懷化的藍天碧水。她就是湖南省懷化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自動監測科(輻射環境監測室)科長廖玲芝。

勇挑重擔的「排頭兵」

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是生態環境工作的「生命線」,更是生態環境質量的「晴雨表」。廖玲芝自2014年進入懷化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工作以來,憑藉著過硬的技術水平和踏實敬業的工作態度,不久後便挑起重擔,負責大氣環境監測、水質自動監測、輻射監測等重點工作。

儘管工作任務重、工作量大,廖玲芝卻沒有退縮,始終保持科學、嚴謹、高效的態度,主動帶頭投入到緊張繁重的工作中。她與同事並肩作戰,全天候、多方位監控環境質量,每天完成18個常規空氣自動站、40個水質自動站以及顆粒物組分站、光化學組分站、輻射自動站的數據審核、異常核實、統計分析等工作;全年審核空氣自動小時數據134.9萬個,質控檢查50次以上;全年24小時、72小時空氣質量預警預報準確率均達90%以上、排名全省前三;連續多年助力懷化市完成空氣質量創先爭優三項指標任務,也為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依法治污提供了堅強的數據支撐和依據。

除了空氣質量監測外,做好水環境自動監測也是廖玲芝工作的重點之一。每年共計審核小時值數據95萬個、質控考核432次,完成「十四五」省控斷面懷化16個新建水站指導工作,時刻關注水質自動站監測數據質量變化並及時給懷化市局推送預警信息,不斷提升水環境質量監測數據質量。

在新冠疫情期間,廖玲芝更是勇挑重擔,帶隊志願參與高風險區疫情防控工作,單位獲得社區錦旗,個人受到獎勵,2018年至2024年連續七年被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率先垂範的「急先鋒」

風雨兼程、披星戴月是監測人的常態,輪流值守、連續作戰更是監測人的日常。工作中的廖玲芝,是同事們眼中的「拚命三娘」。對她來說,「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絕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她工作的真實寫照。

2014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一採石場發生污染事故,接到任務後,廖玲芝與同事立即趕往現場,冒著危險對渠水會同靖州段水質開展了連續33天的應急監測。除了24小時輪流值班,廖玲芝還要加班編製應急監測快報。在這一個月里,廖玲芝與同事們恪盡職守、連續作戰,為了第一時間掌握污染事態、密切跟蹤變化、及時消除污染,她以監測現場和辦公室為「家」,困了便就地打個盹,醒了便擼起袖子繼續干。

突發的環境事件對監測人員的考驗是巨大的。2021年初,洪江市、洞口縣發生銻污染事故,省生態環境廳立即啟動省級應急監測,並要求懷化中心抽調精兵強將支援事故現場。接到任務後,廖玲芝立即趕往現場,進行前線辦公。連續半個月時間,廖玲芝時刻關注統計分析數據趨勢變化,日夜守候在實驗室和事故現場,全力做好溯源排查分析,確保數據快速準確成為技術支持的工具,出色地完成了應急處突任務。為進一步提高應急監測能力,她還與前線一起作戰的同事共同編製了事件應急監測復盤推演稿,並逐步完善成為典型案例在全國宣講。

苦心鑽研的「業務通」

一路走來,儘管已經在「監測人」的崗位上堅守了十餘年,但廖玲芝從未放鬆對環境監測科學專業技術的學習和鑽研。由於科室涉及的工作點多線長面廣,任務繁重,廖玲芝充分利用空餘時間,加強對生態環境監測業務知識的學習,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憑藉著紮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戰經驗,廖玲芝先後榮獲湖南省第十七屆、第十八屆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大比武個人三等獎;2022年獲得湖南省生態環境質量綜合分析報告評比綜合專題分析報告三等獎;2023年獲得湖南省生態環境質量報告書評比三等獎。從2017年開始,廖玲芝連續六年考核為優秀,2024年獲記功表彰;2020年、2024年被抽調至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行督察工作,並於2020年獲得了湖南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的書面表揚。

「看到懷化的天更藍了,水更綠了,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將繼續堅守在監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忠誠、敬業、乾淨、擔當的環保鐵軍精神,為保衛懷化的碧水藍天貢獻一份力量。」廖玲芝眼神里透著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