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大品牌酒,喝過的都直呼上當!行家:記住這1句話不吃虧

上世紀70、80年代,釀酒工藝日趨成熟,純糧釀造的白酒走近了平頭百姓家中,深得人們喜愛。90年代時,一些知名品牌的白酒由於供不應求等原因開始和一些代工廠合作,授權貼牌,收取更大利益。

但由於代工廠生產出的酒品質不一,為了不讓這些貼牌酒影響正牌酒的聲譽,商家可花費了不少心思。發展到今天,很多人都忍不住感嘆一句,白酒行業的水太深了!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白酒行業中的一些套路。

套路一:混淆酒的牌子

就拿大家有名酒之稱的西鳳酒來說,就流行著西鳳沒有酒,看見繞道走」的說法。這是因為,西鳳酒的「貼牌酒」名字叫「西鳳」,與正宗「西鳳酒」想比,商標上少了一個「酒」字。消費者在購買時,往往看到「西鳳」就拿了,甚至不知道自己拿的是貼牌酒。

在購買西鳳酒時,除了看商標之外,還能通過看香型和產地確定是否是貼牌酒。正宗西鳳酒只生產鳳香型白酒,沒有其他香型,所以看到其他香型不要買。另外,西鳳酒獨特的鳳香型對釀造環境要求很高,只能在陝西柳林鎮釀造,其他產地的基本都是貼牌。

這種套路很多貼牌酒廠都在用,比如「古井貢酒」沒有「貢」字,「劍南春」沒有「春」字,這種貼牌手法幾乎雖然地端,但效果顯著。

套路二:集團出面,肯定完蛋

就拿白酒品類的一哥茅台酒來說,上世紀90年代流行貼牌酒時,它也沒能免俗,一腳跨入了貼牌的大門。只不過茅台很聰明,生產茅台酒的股份公司不參與其他酒品的開發,而是由集團下屬的技術開發公司及其他品類公司出面搞,生產後掛茅台的名號,實際上和茅台酒沒有一點關係。

如今號稱「汾老大」的汾酒,操作方式和曾經的茅台如出一轍。由「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是最正宗的汾酒,而他的上游集團出品的雖然也是汾酒,但質量根本沒辦法和正宗汾酒相提並論。在選酒時,一定要明白。

雖然很多大牌酒都「貼牌酒」,有的品類甚至達到上千種,但只要選酒時牢記這句話——「大牌名酒真不真,看完名字看全身」,就能避免超過90%的貼牌酒。不過真正懂白酒的人,他們不屑於和「貼牌酒」鬥智斗勇,反而更喜歡選購一些比較小眾的白酒,比如下面這兩款。

第一款:風雲醬父·封藏

這款酒來自貴州茅台鎮,釀造人李長壽是原茅台酒廠技術副廠長李興發唯一的兒子。他從小就跟著父親學習釀酒,天賦極高。

李興發對釀酒十分痴迷,工作起來經常難分晝夜,長期的工作中他積累了豐富的釀酒經驗。在任副廠長時,創造性地提出了茅台酒「窖香、窖底和醇甜」三種典型體,提高了茅台酒的質量。之後他研發的「李氏茅酒勾調」法大幅度提高了茅台酒的產量。

李長壽釀造的風雲醬父酒,採用大麴坤沙工藝的同時也充分運用了「李氏茅酒勾調法」,在窖藏5年後的基酒中加入了李興發遺留的12年老酒勾調,使這款酒的風味更像茅台酒,酒質也更加醇厚穩定。

因為加入了老酒,風雲醬父酒的酒體呈現透亮的黃色,倒入杯中時糧食的曲香味兒十分濃郁。入口綿柔,層次感分明,中段除窖香外還伴隨著花果香,給人幸福的感受。

第二款:劉伶醉純6

劉伶醉純6是一款濃香型白酒,它的原料上除了釀酒必備的高粱之外,還加入了大麥和小麥。釀製工藝嚴格採用傳統老五甑工藝,在泥池老窖中長期發酵儲存而成,是一款純糧釀造的好酒。

這款酒的瓶身設計採用了燙金工藝保真,不易被假酒工廠進行模仿。它的包裝雖然很高端,但價格是真不貴,入手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