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這3種酒永久被劃入「白酒黑名單」,全是添加劑,你喝過嗎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句話用在如今的白酒市場,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就像不少酒友在挑酒的時候,都是先對比價格,經過千挑萬選終於找出一款「高性價比」酒,結果回家一喝滿是嫌棄。

不過現在有一個好消息,自從今年食品新規頒布後,下面這3種酒直接被列入「白酒黑名單」。所以之後無論價格便宜與否,看到直接繞道走就行了。

第1種:新型白酒「固液法白酒,液態法白酒」

自今年6月1日新規頒布後,酒瓶執行標準上寫著GB/T20821和GB/T20822的酒將不再稱為白酒,而是配製酒。

產品標準號就像是酒水的身份證一樣。不但可以直接從這上邊看出酒水的是什麼香型,現在最重要的是看這是不是傳統白酒。

而像固液法白酒喝液態法白酒,就是添加劑勾兌酒。所以無論是氣味還是口感,都比較的刺激。並且這種酒還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喝完之後口乾舌燥,第二天暈沉沉的,像被打了一棒一樣。所以在選酒的時候,在看到這樣的配製酒,建議繞著走。

第2種:由各種添加劑勾兌而成的酒。

如今的酒水市場真是魚龍混雜,消費者已經不能從包裝上區別酒水本身好不好,這個時候就可以看看酒水的配料表。

如果一款酒的釀酒配料里,除了常規的水和糧食,還有食用酒精,食用香精等等添加劑成分,那他就是妥妥的勾兌酒。

這種就脫離了傳統的釀酒方法,甚至連發酵池,釀酒車間都沒有。它們往往是從一些小酒廠購入基酒,然後加入各種添加劑進行勾兌,最後一包裝就上市了。

不但生產成本低,酒質也非常的糟糕。如果常喝這種酒,那吃虧的肯定是自己。

第3種:地方小作坊做的自釀散酒。

尤其在一些小地方,小作坊的自釀酒簡直是當地人的心頭肉。但實打實地說,這種酒真的好嗎?

一個酒甑,一次性就能烤出來幾百斤的酒,拎個空壺現場打酒看似經濟實惠,但並非如此。

首先,這種自釀酒的生產環境比較簡陋,這也導致生產衛生不能得到保證。

其次,現在許多小販是「掛羊頭賣狗肉」。為了圖省事,利潤高,從外邊買來散酒,然後勾兌上各種食用酒精,裝到桶里就說是自釀酒。

最後,哪怕真的有釀酒,他們往往會在釀酒時加入食用酒精,幫助快速出酒。

所以上述的這三種酒,無論是哪款,嚴格意義上都不是傳統白酒我們酒友選購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不然吃虧的都是自己。

那如今魚龍混雜的白酒市場,想要挑選一款好酒,除了選擇正規的商超,還要認準純糧酒。

純糧釀造的酒不但喝起來放心,酒後還不會有口乾、頭疼等問題。就比如下面這款酒,最近在白酒市場的口碑還不錯,純糧釀造,地道醬香味。

風雲醬父 封藏

①地道的純糧酒,配料表上簡簡單單。

這款酒來自「醬香酒聖地」,選料使用當地特有的紅纓子高粱,通過反覆蒸煮、攤晾,確保原材料的品質。

②釀造工藝使用傳統地道的釀造方法。

這款酒的釀造人是原茅台廠長李興發的唯一兒子李長壽。上世紀李興發用長達4年的時間,總結出了「醬香酒三種典型體」,為醬香酒定義了新的標準。因此也有了「醬香之父」的頭銜。

後來李興發把自己釀造茅台酒的方法和心得一起都傳給了兒子李長壽。

③地道的釀造必然有地道的味道。

李長壽謹遵父言,堅持把新釀出來的酒先窖藏5年進行自然陳化,並且還會在出窖前加入父親親傳的12年老酒進行勾調,幫助酒體二次提香。

一杯酒入口醇厚幽雅,茅香味十足,中段花果香和焦香味格外突出,落口回甘溫潤,喝起來十分過癮。

每款品質好的酒,釀造過程都不容易。也正是因為繁瑣的工序,才使其釀造出來的酒好喝不上頭。你還知道哪些純糧好酒呢?歡迎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