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冷知識,古代的西瓜和橘子有現在這麼甜嗎?

最開始的時候,西瓜只是一種功能性水果,一點兒都不甜。

即使是植物學家也很難認出古代的野生西瓜。這些西瓜外殼堅硬粗糙,瓜瓤呈淡綠色,淡而無味,有的甚至有股苦澀的味道。儘管當時的西瓜相當難吃,但使用價值極高。西瓜經過了上千年的培育才變得像今天這樣甜。

西瓜原產於非洲,自古以來就遍布整個非洲大陸。考古學家在利比亞西南部發掘出來的西瓜種子有5000年的歷史,在蘇丹一座神廟牆壁下發現的西瓜產自公元前1500年。考古學家還在4000年前的埃及古墓中發現了各種西瓜種子與繪畫,這些品種包括野生西瓜,以及現代「甜點」西瓜的長條形「祖先」。

橘子在古代是非常稀缺的貴族水果,當時的橘子外表金黃,色澤鮮艷,令人愉悅,橘子的「橘」諧音「吉」,寓意大吉大利,作禮送人可以討得好彩頭。

橘子內可分食,易於分享,與中國傳統的合和思想相容,加之橘子味甜,確為大眾喜愛。長期以來,不論是我國古代政治中心、經濟中心還是文化中心都長期居於北方,而橘子生在在南方,且易於腐爛,較為難得,橘子的稀缺屬性也是造就橘子作為社交工具的重要原因。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就出現了多次饋贈橘子的場景。年羹堯滅江夏鎮後,進京拜訪張廷玉就送了兩筐蜜橘。在皇四子、皇十四子的生母德妃生辰時,雍親王也曾為自己和老十四備下各二十筐蜜橘。

從這兩個情節可以看出橘子在清朝的上層社會已經廣泛被作為一種社交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