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抓羊肉簡單易學,這種做法美味滋補,現在知道還不晚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小娜聊美食,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美食是餐做上深受喜愛的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它過去是游牧民族的一道上好美食。「手抓羊肉」在我國的內蒙、西北、青藏一帶最為有名,也是少數民族朋友們的一道宴客大菜,並深受朋友們的歡迎。

「手抓羊肉」各地都有自己的特殊配料和做法,雖在味道上稍有區別,但總體上在主要做法方面大致是相同的,只是在運用調味品上稍有差別。

過去,製作「手抓羊肉」一般都用一口類似大瓮似的砂鍋來燉煮,後來有些地方使用大號的鋁鍋,但絕不可使用鐵鍋,因為鐵鍋會對一些葯料起氧化作用,從而失去其應有的營養價值,就和熬煮中草藥差不多,必須要用砂罐才好。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手抓羊肉非常適合秋天吃,非常的美味滋補。這款手抓羊肉我是在總結了西北一帶的做法的基礎上,在調味品的運用上加以了簡單的改良,做起來也比較容易,最適合家庭來製作。

接下來就讓我帶領大家一起學習這道美味的美味:手抓羊肉

羊排,肋條即連著肋骨的肉,外覆一層層薄膜,肥瘦結合,質地鬆軟。適於扒、燒、燜和制餡等。

羊肉性溫,冬季常吃羊肉,不僅可以增加人體熱量,抵禦寒冷,而且還能,保護胃壁,修復胃粘膜,幫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道美味的手抓羊肉究竟如何製作吧!

食材:羊肋排、蔥、生薑、大蒜、小米椒

輔料:香葉、白芷、草果、砂仁、肉蔻、小茴香、花椒、丁香、黃芪

第一步:將香料全部放入料盒中,然後將蓋子蓋好備用,將大蔥用清水沖洗乾淨切成段備用,再將生薑用清水沖洗乾淨切成片備用。

將小米辣洗凈去蒂,切成紅椒圈。一整頭大蒜去皮用清水沖洗乾淨。取三分之二切成粗末備用。把另外三分之一的大蒜放入蒜罐,裡面加鹽搗成泥,搗成泥後再加少許涼開水調製成蒜汁備用。

第二步:用刀把羊排從每根肋骨之間劃開切斷,切的時候,可整根製作顯得的粗獷些,還可從中間再剁開製作的精細一些,這要視自己的喜好來定。把切好的羊排開水下鍋煮5分鐘撈出,用清洗沖洗乾淨。

第三步:另換清水煮開下入焯過水的羊排,裡面放入蔥姜和三個小辣椒,鍋中再倒入黃酒燒開,改用中火煮1小時。然後放入料盒和陳皮再煮15分鐘,煮15分鐘後取出料盒。

在放入適量的鹽,用小火再煮40分鐘,在製作中需前後共煮兩個小時使肉軟爛湯濃為最好。把煮好的肉排放入盤中。

第四步:然後另起鍋注入烹調油和少許香油,鍋中放入蒜末用小火煸炒,待蒜末煸至微黃下入紅椒圈、孜然、香蔥碎爆香。把材料爆香後烹入適量醬油勾兌成汁,然後把勾兌好的汁澆在羊排上吃的時候蘸以蒜汁。

小貼士:

1、選擇羊排要選擇羊腰窩部位的整塊肋排,要選擇骨細肉嫩肥瘦相間的羔羊為最好,整塊肋排以不超過兩斤重為合適,否則肉會太老口感不好。

2、煮的時間和火候一定要到位,要煮到肉將脫骨才行,在食用時用刀輕輕一刮肉便可脫落為最好。

3、在煮肉時要盡量接近原汁原味,因此香料要後放,只需煮10-15分鐘要立即取出,香料只起到稍微提味的作用,香料切不可煮得過久,否則溢出的香味太濃便不好吃了。

美食小課堂:

再買羊排時,先看肉上的毛形,綿羊毛捲曲,山羊毛硬直。在看肌肉纖維,綿羊肉纖維細短,山羊肉纖維粗長。最後看肋骨,綿羊的肋骨窄而短,山羊的則寬而長。

你學會了么?喜歡的話歡迎關注轉發,有什麼疑問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