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刀魚160一斤,工作日打卡青島海鮮市場,外地人吃貨更「狠」


「看看我們家的刀魚,足有一米多長哦!」。今天是周二,工作日的下午四點我來到了青島西海岸新區一海鮮地下商場,在入口處一位老闆娘熱情地向我介紹起,保鮮箱里大刀魚。售價不菲150~160塊錢一斤。據了解「刀魚」實際名稱為:帶魚,遼寧沿海捕獲的帶魚,屬於黃、渤海群系,又稱北方刀魚。

在市面上刀魚並不是什麼「稀罕」海貨,按照個頭大小分為:小刀、大刀、特刀三種,其中「小刀」魚最為便宜,秋天碼頭上整筐拿貨價格只需6~7塊錢一斤;而個頭像畫面中的「特刀」它的價格比較昂貴,百十塊錢一斤,主要是這魚的品質好,魚鱗外部沒有破損。老闆娘建議,回家紅燒或者清蒸,都是食用不錯的選擇。

周二工作日,下午地下市場里很多商戶早早打烊休整,只有少數在堅守,樓道里雖然顧客不多,但前來消費的都是些年輕人,他們一般都是為晚餐做準備,其中年輕人居多,本地人海鮮雖然頻繁,但不及外地人購買海鮮「闊氣」,他們看好的是海鮮品種質量,價格則是次要的。

圖為:一位顧客到手掌大的對蝦,立刻吸引起了好奇心「真的有比筷子長的大蝦」。先穩穩心情,掏出手機先發個朋友圈,來青島標配「海鮮大咖」,必須曬一曬。據老闆介紹,這是野生的斑馬蝦,還有稍小些的對蝦,價格從100~130塊錢不等,真心想要,價格還可以再談。

「來這買東西圖的就是質量好,價格貴點也能接受」。在現場看到一位氣勢不凡的中年大哥,在籮筐里挑選了兩斤多重的海貨,自己挨個挑選,質量放心。晚上回家稍微加工一些,招待客人或者自己吃,健康又實惠。

這個海鮮市場在當地比較有名,可以說與這座城市「一起成長」骨灰級農貿批發市場,很多人對它記憶深刻,隨新區一起成長,很多五湖四海的的商販,在這裡賺取「人生第一桶金」。有不少是漁民「轉業」來這裡尋找到商機。

畫面中這是海螺,養在盆里看起來非常「恬靜」。外錶殼面崎嶇不平,密生螺肋,並且向外突出形成肩骨,殼口桔紅色,柔嫩的肉體就躲在螺殼和角質厴的保護之中。青島名菜之一的「油爆螺片」。需大個頭海螺數只,只用腹足部位,洗凈切成薄片,加上大頭菜、玉蘭片、蔥片、蒜片等輔料,以及各種調料旺火爆炒而成。最接地氣的吃法就是清蒸,既方便快捷,又能保持海鮮的原味。洗凈,開鍋蒸15-20分鐘即可,吃時用牙籤扎進海螺肉里,順著螺殼的方向轉動,整個螺體就會「拖出來」。

八帶鮹是青島本地俗語,也就是青島銀這麼叫,其實它的學名叫章魚、八爪魚。青島當地的八帶有兩種,一種叫做「坐蛸」,一種叫做「馬蛸」,坐蛸腿短,馬蛸腿長。專業水產大廳里它的價格貴一些,一般35塊錢一斤。

刀魚的眼睛透亮,倍新鮮!據攤主介紹本地刀魚最大特點就是眼睛是「黑色」的,而南方刀魚眼睛發黃綠色,價格南方的要便宜,而北方的貴,這主要是肉質口感上的差異,北方海水溫度低,魚長的慢;而南方海水溫度高,各類海鮮長的快,所以同樣大小刀魚北方價格貴,南方便宜。

圖為:海鮮市場里待售的鮑魚,售價最低兩塊錢一隻,最貴成年鮑魚30多塊錢一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