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之後,天乾物燥,明顯感覺到身體的火氣很大,買了一點桃膠加上新鮮的銀耳來燉了一個潤燥養顏的小甜品,隨手一燉,軟糯Q彈香甜,只漲顏值不漲膘。
桃膠是前幾年被炒作得很紅的一種食材,說它是食材也有些不妥,如果單吃它的可以說是食之無味,從美食的角度來說它沒有一個可圈之點,但你要換一個角度來說桃膠,它就會大有文章。
屬於葯食同源的桃膠,在中國的很多部古老的藥典中都可以查到它,《抱朴子》記載:「桃膠,以桑灰汁漬過,服之治百病,數月斷谷。還有:「桃茂盛時,以刀割樹皮,久則膠溢出。採收二十斤,絹袋盛。於櫟木灰汁一石中,煮三五沸,取掛高處。候干再煮。如此三度,曝干研篩,蜜和丸梧子大。每空腹,酒服二十丸,久服身輕不老。」從這些留傳下來的文字記載中可以發現,桃膠自帶神奇之作用。
實際,從植物學去研究桃膠,它只不過是桃樹受傷之後在破損部分流出來的樹膠,按專業的說法來說的話,這其實就是「流膠病」。桃膠的用途很廣,可入葯可食用,也可用於工業用途,而且在文修修復中,桃膠還可以當做粘合劑,青花瓷的修復中也可以用到桃膠。
只要是薔薇科的植物,它的樹榦上如果有破損都會形成樹膠,只不過出於桃樹上的桃膠路子名份更正一點。從桃樹上剝落下來的桃膠色如琥珀狀,取下時還帶著柔軟,離樹後會慢慢變硬,需要經過水的浸泡後變柔軟,單吃桃膠不好吃,需要搭配其它潤燥類的食物一起,比如今天我用到的新鮮銀耳,用它來搭配桃膠就很好,都具有軟糯Q彈之感。除了銀耳之外,還有蓮子、雪梨、皂角米等等都可以和桃膠來搭配,還可以用牛奶來燉桃膠;
現在市面上桃膠品質參差不齊,要挑好的桃膠你只要認準拿起它看到它的色澤單純,雜質少,塊頭大就行了。
今天我用的新鮮銀耳來來自國家地理標識產品,來自福建古田銀耳,在銀耳界,古田銀耳是可以永遠站在頂流的,業界流傳著:世界銀耳看中國,中國銀耳看古田!古田的銀耳香氣濃,銀耳個頭大、朵形完整,體輕疏鬆,肉質肥厚,出膠更多、滿滿膠原蛋白、滋補養顏。吃起來實實在在的爽滑Q彈,香濃軟糯,透心的滿足~
桃膠銀耳羹
步驟:先處理食材,將桃膠泡水除雜質並清洗乾淨,這個過程會有點長,最少需要五個小時左右,古田銀耳半朵剪去底部,入水中浸泡半小時左右,然後用手撕成小塊;
處理好的食材和冰糖一併丟入電飯煲中,啟動煲湯模式,然後等電飯煲工作完成,湯就煲好了,軟軟糯糯非常適合下午茶點;
也可以將加一點牛奶進去,入口的口感中會添加一份奶香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