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酒友們有沒有發現,如今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年輕人不喜歡喝白酒。如果你將一瓶洋酒和一瓶茅台擺在一位95後面前,他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就選擇前者,理由也很簡單:洋酒比較潮,還能加冰喝,且不像白酒那麼難喝。
事實上,年輕人確實對白酒存在著一定的偏見。不是它不夠洋氣,而是白酒被賦予了太多「酒精飲料」以外的意義。誠然,年輕人追求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和慾望較強,但貴的白酒價格比一頓飯還貴,年輕人不是消費的主力軍。
此外,白酒的作用往往過於交際化,跟長輩喝酒、領導喝酒大多以白酒為主,你拿個洋酒出來整個可樂桶大家只會覺得你有問題,啤酒對於這些上了年紀的老酒鬼來說不如喝茶。大家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今天喝完了明天又要早起生活忙碌,喝酒就圖一個輕鬆愉快敞開心扉的自說自話。
而喝白酒的場合能這樣輕鬆嗎?推杯送盞暫且不說,祝酒詞還得想想該說啥,敬酒如同挨個槍斃部分場合有嚴格論資排輩,總之真的有些讓人疲憊,在當下大環境下白酒的消費群體也就慢慢被分流了。
而且很多年輕人,剛參加工作時可能還會喝一點白酒,但漸漸地就對白酒失去興趣,甚至產生了「懼怕」。最典型的例子是,如今大家都越來越喜歡去酒吧,即便是在很多小城市,酒吧里的野格也是把白酒趕下酒桌的第一員猛將。
這也能讓我們產生更深層次的思考:年輕人缺乏喝白酒的氛圍。相信大家都有看過外國電影,往往是一個人在吧台前面點了一杯酒,加上冰塊、檸檬,一個人就喝了起來,或者可以撩一撩身邊的妹子。
但白酒在中國人的桌上,不是簡單的飲料,而是一種交流的工具,借著酒,一桌人可以說很多話,大家你敬我,我敬你,你勸我,我勸你。喝酒已經不是單純的喝飲料,而是一種文化。這樣的氛圍里,大家都是由冷到熱,由生到熟,最後氣氛達到高潮,白酒的口味也不覺得辣了。
所以白酒要邊聊邊喝,這跟年輕人「社恐」的生活方式有些格格不入。當然,我身邊的年輕人在一種情況下還是會喝白酒,那就是情緒走向極端的時候,比如失戀,事業受挫等等。他們在極端情緒下,非常想嘗試高度白酒,以此壓抑內心的痛苦,最後很容易上頭和上吐下泄。
總之,年輕人不喝白酒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也許等他們慢慢變老,品嘗過酸甜苦辣的人生滋味之後,才會喜歡上白酒的層次感,由勁辣到舒緩,由苦澀到回甘,香味醇厚而悠長,像極了人生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