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次獻祭,美債最終以日債崩潰買單,廣場協議2.0來了?

當全世界都揪心於美國國債何時崩潰之際,未曾想,日本國債竟先行崩塌。

這難道又是美國失利,日本買單么,廣場協議的歷史要再次上演了么?

在 5 月 20 日那天,日本政府拍賣 20 年期國債的時候,40 年期國債的收益率一下子漲到了 3.59%,這可是創了歷史的新高!就連 30 年期的收益率也上升到了自 1999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都說美國欠債多,日本比美國還誇張,日本政府欠的錢是GDP的263%,比希臘危機時還高,每年光利息就可能吃掉大量稅收。

日本通脹漲到4%,但經濟卻在萎縮,民眾消費下滑,形成「通脹+衰退」的惡性循環。

日本的銀行與保險公司持有大量國債,國債價格暴跌將使其賬面出現巨額虧損,甚至可能誘發金融系統危機。

過去國際投資者借低息日元去投資海外資產,現在日元升值+日本國債收益率漲,資金迴流日本,可能引發全球市場流動性緊張。

日本央行持續購入國債,雖暫時可壓制收益率,然而日元卻有崩盤之虞,通脹亦會愈發難以把控。

放任不管,國債收益率繼續漲,政府破產風險加大,銀行系統也可能崩。

日本現在的情況就讓人不由地想到了40年前的廣場協議。

所謂的廣場協議,就是在 1985 年的時候,美國拽上日本、西德等幾個經濟實力不錯的國家一塊兒簽的一個「讓美元貶值的大計劃」。

美國自覺貨物銷售不及日本,妄圖以「壓低美元、抬高日元」之舉挽救自身出口,還企圖讓小弟們一同承擔代價。

80年代初,美國貿易逆差像滾雪球一樣漲到每年1500億美元,其中一半是日本貢獻的。

日本汽車、半導體在美國賣爆了,美國工廠倒閉,工人罵街,甚至有人當街砸日本車泄憤。

日本當時是「世界工廠索尼電視、豐田汽車在美國賣得比美國本土品牌還便宜。

在 1986 年的時候,日本半導體在全球所佔的份額超過了美國,就連美國國防部都得去買日本的晶元

美國議員喊話:「日本這是經濟侵略!」甚至把日本比作「第二個珍珠港。里根政府為了討好選民,必須找日本算賬。

於是呢,美國、日本等五個國家跑到紐約廣場飯店開會,一起琢磨怎麼能讓美元貶值。

最終的方案是大家約定一起拋售美元、買日元和馬克,硬生生把美元匯率壓下去。

你以為日本樂意這麼幹麼,出口對於日本這樣一個島國的經濟是至關重要的,日本的市場就那麼點大,不靠出口怎麼發展?

但日本戰後國防全靠美國駐軍,大哥發話不敢不聽。

雖然美元貶值讓美國出口短暫回血,但日本為了對沖日元升值的衝擊,瘋狂印錢降息(利率從5%砍到2.5%),結果錢全湧進房地產和股市,埋下泡沫危機。

德國同樣簽了協議,但德國靠嚴控炒房、產業升級穩住了,而日本沉迷金融遊戲,最終泡沫炸出「失落的四十年」。

廣場協議只是美國對日本經濟霸權的一個典型,在之後的幾十年里美國對日本反覆收割,一缺錢就找日本要。

80年代美國對日本汽車加稅25%,逼日本「自願限制出口」。

半導體行業更慘,美國直接搶走日本30%的市場份額

2025年美國又對日本汽車加稅25%,馬自達等車企被迫遷廠美國,成本暴漲

日本鋼鐵、造船等核心產業被美國打壓,如今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和造船國,背後都有美國推手。

日本表面看對美貿易順差550億美元,但整體連年逆差,2023年逆差1100億美元,賺的錢全用來買美國高價能源和糧食,相當於給美國送錢。

日本三大銀行三菱UFJ、三井住友、瑞穗的第一大股東全是美國貝萊德

東芝日立等製造業巨頭也被美國資本控股,利潤大頭流向華爾街

日本政府欠債是GDP的2.6倍,全球最高。美國評級機構動不動就下調日本信用等級,嚇得資本外逃,日本只能硬著頭皮買美債當「安全墊」,結果被美國債務綁架。

國際資本常年借低息日元炒全球資產,一旦美國加息,日元就暴跌,日本老百姓存款變相縮水,而美國金融機構賺得盆滿缽滿。

日本99%的石油、97%的天然氣、63%的糧食依賴進口,而這些大宗商品全用美元計價。

美國一搞通脹或制裁,日本就得高價買單。

日本100%的鐵礦石、97%的稀土靠進口,美國聯合盟友操控價格,日本企業成本飆升,利潤被壓縮到極限。

日本曾威脅拋售1.3萬億美元美債,但美國一句「敢拋就制裁」,日本立馬慫了,畢竟美債崩了日本外匯儲備也得完蛋。

美國資本控制日本經濟後,故意阻止日本發展高科技,逼日本永遠當「低端打工人」。

日本就像美國的「經濟血包」:美國缺錢時割日本出口,通脹時讓日元貶值背鍋,金融危機時讓日本買美債接盤。

這種模式從廣場協議開始持續40年,導致日本產業空心化、債務爆表、老百姓越活越窮。

現在的劇本走向,顯然是美國又想復刻當年的廣場協議了,再收割日本一波。

美國最近對日本汽車加征25%關稅,還要求日元升值、限制日本貿易順差,和1985年廣場協議的套路幾乎一樣。

但日本首相石破茂公開表示「不會為了簽協議而妥協」,甚至威脅拋售1.1萬億美元的美債當談判籌碼。

而1985年日本是「自願配合」美國,這次明顯不甘心當冤種。

日本這次有「隊友」,不再是單打獨鬥,中國扛起反美大旗,中國已明確警告各國「不準拿中國利益換美國協議」,日本如果簽了可能被中國制裁,而中日貿易對日本至關重要。

歐盟、東南亞國家也沒和美國簽協議,日本不是唯一被施壓的對象,壓力分攤後底氣更足。

日本肯定還是會給美國做出一定的讓步,但絕對不會像40年前退得那麼徹底,退得那麼快。

現在日本就是和美國比耐力,兩個國家的經濟都是千瘡百孔,就看誰先扛不住了。

參考資料:

1、美國著急了想「抓典型」,日本會被拿捏嗎?丨平說世界——直新聞

2、日元驚魂:通脹狂飆+國債暴跌,日本對美低頭求關稅減免——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