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經濟參考報》5月23日刊發記者張紋采寫的文章《廣西實現陸上集中式新能源「全電量入市」》。文章稱,近日,記者從廣西電力交易中心獲悉,2025年廣西陸上集中式新能源發電企業全電量參與中長期市場化交易,標誌著以市場化方式建設新型電力系統邁出關鍵步伐。截至目前,廣西已有262家新能源發電企業完成註冊並開展交易,累計成交新能源電量402.16億千瓦時。
據了解,今年1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明確堅持市場化方向,推動新能源上網電量全面進入電力市場、通過市場交易形成價格。廣西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在《2025年廣西電力市場化交易工作方案》中明確了「廣西電網地級市及以上電力調度機構調管的燃煤發電、核電、集中式新能源發電企業全電量參與市場化交易」,引導廣西陸上集中式新能源全部入市。
在廣西百色田林縣,當地地勢多起伏、風力資源豐富,具備發展風力發電產業的良好條件。近年來,當地多個風電場項目被列入《廣西陸上風電發展規劃(2021-2030年)》重點場址。渭界嶺風電場就坐落在田林縣百樂鄉龍車村。一個個大風車佇立山嶺,巨大的葉片緩緩轉動,將風轉化成電,通過廣西新電力集團田林供電公司的輸電線路接入主網送往千家萬戶。該風電場總裝機容量310兆瓦,平均發電量約71萬千瓦時,自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以來,累計上網電量超7.6億千瓦時。
廣西電力交易中心總經理貝宇表示,推動集中式新能源全電量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是廣西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也是推動能源結構綠色轉型、實現「雙碳」目標的需要。
近年來,廣西大力推動能源轉型,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快速發展。據南方電網廣西電力大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廣西新能源裝機規模突破4000萬千瓦,達4119.7萬千瓦,同比增長54.8%,佔比43.5%,成為廣西裝機第一大能源和最主要的增量電源。據廣西電網電力大數據顯示,今年1-4月,廣西新能源新增裝機容量445.8萬千瓦,佔全部新增裝機的81.2%。
隨著新能源大規模發展,新能源上網電價實行固定價格已不能充分反映市場供求,亟須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廣西在前期推出綠電交易、低谷消納交易的基礎上,推動陸上集中式新能源全部入市參與交易,並全力做好配套政策執行,以市場化手段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新能源市場化消納。從2022年新能源進入市場以來,已累計市場化消納新能源超900億千瓦時,綠電交易239.65億千瓦時,核發綠證1478萬張。
今年一季度,南方電網廣西貴港供電局主電網全額消納百花山風電場8400餘萬千瓦時清潔能源上網電量,推動龍派實業等138家企業參與綠電交易。該局通過一對一上門服務,幫助企業優化用電方案、抵扣碳排放,為「雙碳」目標提供「能源+減碳」服務支撐。
百色市發展改革委新能源科科長廖東軍認為,新能源參與市場化,有利於促進綠色能源生產消費的市場體系和長效機制,推動新能源可持續健康發展。
「陸上集中式新能源全電量參與電力交易,是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重要里程碑。」貝宇介紹,陸上集中式新能源全量入市後,將公平承擔電力系統調節成本,充分體現各類電源在電力系統中的價值,更好地引導新能源與調節電源、電網協調發展,助力構建更加高效協同的新型電力系統。同時,新能源通過跨經營區、跨省、跨區與省內交易,更大範圍優化資源配置,有助於加快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
入市是新能源發展的必然趨勢,有助於提高綠電利用率,而其推進過程也需要加強政策引導。渭界嶺風電場負責人和銀亮說:「我們風電場在入市過程中,得到了政府和供電部門的全方位支持,從電網接入方案制定到電力調度運行,每一個環節都得到了專業指導與高效服務。」
據了解,今年6月起,廣西將全面啟動新能源(集中式與分散式)參與電力現貨市場長周期結算試運行。貝宇認為,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不僅通過價格機制帶動其他電源價格合理調整,推動整個市場電價回到更加合理的水平,也將釋放改革紅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支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