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超額收益最高超11%!這類產品火了

【導讀】年內小盤類指增策略產品超額收益顯著

中國基金報記者 曹雯璟

近年來,投資者對工具型產品的需求與日俱增,無論是場內還是場外,一些兼具「被動跟蹤指數獲取beta收益+主動管理的超額挖掘能力」雙重特性的產品,都備受市場關注。從業績表現來看,場外指數增強基金年內業績最高超30%,有近八成產品在年內獲得超額收益,其中,小盤類指增產品超額收益相對較高。場內增強策略etf也表現亮眼,年內超額收益最高超11%。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在風格上,今年小市值因子收益顯著,而大部分量化策略傾向於在市值敞口上有負向暴露,因此風格收益也為大部分量化增強產品帶來了正向貢獻。未來會延續多策略搭配的框架及相對均衡的因子配比,分散超額收益的來源,力爭研發更多的適應當前市場環境的因子,以降低傳統因子回撤的風險。

年內小盤類指增策略產品超額收益顯著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6日,場外指數增強基金年內單位凈值增長率最高超30%,有近八成產品在年內獲得超額收益。其中,小盤類指增產品超額收益相對較高,比如工銀瑞信、國金、大成、博道、鵬華旗下中證1000指數增強等年內凈值超越基準收益率均超8%。

場內方面,作為指數增強基金和etf結合的產品,增強策略etf也有不俗的表現,年內凈值增長率最高超20%,同樣,多隻中證2000、中證1000相關增強策略etf超額顯著,比如招商中證2000增強策略etf年內凈值超越基準收益率高達11.32%,工銀中證1000增強策略etf、招商中證1000增強策略etf年內超額收益也在5%以上。

「超額收益較高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一是從市場環境看,今年小盤股表現較為活躍,中證2000、中證1000等指數所涵蓋的中小盤股票具有較高的成長性和波動性,為指增策略提供了更多獲取超額收益的機會。二是從資金面來看,隨著市場對小盤股關注度的提高,增量資金不斷流入相關指數的成份股,推動了股價上漲,也為指增策略產品帶來了較好的投資環境。三是從量化模型來看,反轉、紅利、成長因子今年表現較好,傳統多因子組合獲取較多超額收益;此外,很多機構引入機器學習模型,可以捕捉更高頻非線性的股票波動特徵,也增強了收益的穩定性。」銀華基金量化投資部副總監、基金經理張凱談道。

廣發上證科創板100增強策略etf基金經理李育鑫認為,首先,今年以來市場整體流動性較好,中小盤股票波動率較高,市場風格與板塊輪動較快。一方面,市場上可獲取超額收益的幅度通常與股票波動率存在正相關關係;另一方面,由於大部分量化策略偏向於「高低切」的反轉思路,因此在市場行情輪動較快時,超額收益通常更高。這兩個因素導致今年量化增強策略容易在pure alpha上有更優表現。其次,在風格上,今年小市值因子收益顯著,而大部分量化策略傾向於在市值敞口上有負向暴露,因此,風格收益也為大部分量化增強產品帶來了正向貢獻。

招商基金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鄧童也表示,中證2000、中證1000屬於小盤寬基指數,今年市場整體依然偏向小盤風格,因此,跟蹤這兩隻指數的增強etf表現較好。超額收益層面,今年量化模型表現屬於正常偏上,模型所使用的因子大部分表現正常,前兩年拖累較大的盈利和成長類因子也有所反彈,量價類因子依然延續了較好的表現。

延續多策略搭配

研發更多適應當前市場環境的因子

對於下半年指增策略方面,張凱認為,可關注以下幾點:一是緊跟指數風格:在市場波動較大且複雜多變的環境下,緊跟住指數變得更為重要,盡量少地發生明顯偏離和風格漂移。二是優化量化模型:提高模型對市場變化的敏感度和適應性,及時調整模型中的因子權重和參數設置,以更好地捕捉市場趨勢和個股的投資機會。三是加強風險管理:儘管指增策略旨在追求超額收益,但風險管理同樣重要。下半年市場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可能會出現各種風險事件。需要密切關注宏觀經濟數據、政策變化以及行業動態等因素,通過合理的倉位控制,降低組合的風險暴露,力爭確保在市場波動時能夠保持相對穩定的表現。

「未來會繼續延續多策略搭配的框架及相對均衡的因子配比,分散超額收益的來源。但由於近期超額收益的確不錯,下半年在風險暴露上會更加謹慎,同時力爭研發更多的適應當前市場環境的因子,以降低傳統因子回撤的風險。」鄧童談道。

李育鑫指出:「在我們的指數增強體系中,主要聚焦於選股alpha,在行業板塊、市場風格上並不會主動擇時,在風格約束的參數設定上也是長期相對穩定,儘可能少做干預和調整。」

「在今年下半年,我們主要精力還是用於提升alpha模型的預測能力,在指數增強產品的管理上,將一如既往遵循量化選股模型的結果,在行業、風格敞口約束上繼續按照既定的適中標準執行,儘可能避免人工主動干預,確保產品風格的明晰與確定。」李育鑫提道。

校對:紀元

審核: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