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逼空機構!史上最大泡沫,新一輪下跌即將到來

最近,隨著全球貿易局勢緩和,市場風險偏好迅速回升,全球股市迎來報復性反彈。美股三大指數持續攀升,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甚至重新進入技術性牛市

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這輪上漲的推動力並非來自機構投資者,而是散戶資金的大舉湧入。高盛最新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散戶投資者成為市場凈買入主力,而機構資金則呈現凈流出狀態。這種罕見的「散戶碾壓機構」現象,使得市場投機情緒迅速升溫,甚至出現了類似2021年「散戶大戰華爾街」的逼空行情。

這一輪散戶主導的行情背後,有幾個關鍵因素推動:

首先是市場情緒修復,貿易局勢緩和、美聯儲降息預期增強,使得此前被壓制的風險資產重新受到追捧。散戶投資者往往對短期利好反應更為敏感,從而加速入場。

另外,儘管美聯儲尚未正式降息,但市場流動性仍然寬鬆,疊加部分國家(如日本)散戶融資成本較低,槓桿資金活躍。

但是本輪反彈中,機構謹慎態度。由於經濟數據仍存不確定性,擔憂美國通脹反覆、歐洲經濟疲軟,機構投資者選擇逢高減倉,而散戶則因FOMO(錯失恐懼症)情緒大舉買入,形成短期資金優勢。

儘管當前市場一片歡騰,但歷史經驗表明,當散戶成為市場主導力量時,往往意味著行情已進入非理性繁榮階段,市場調整風險正在積聚。

2021年「散戶革命」後的暴跌,GameStop、AMC等股票在散戶瘋狂買入後暴漲,但隨後迅速崩盤,許多跟風者損失慘重。

2020年美股散戶熱潮後的回調:疫情期間,散戶大舉湧入股市,推動科技股泡沫,但2022年美聯儲加息後,納指暴跌33%。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散戶瘋狂追捧科技股,最終導致市場崩盤,納斯達克指數暴跌78%。而本輪科技股泡沫,是超過了2000年的,被我稱為史上最大泡沫。

近期美股看漲期權交易量激增,顯示散戶在瘋狂押注短期上漲,但期權市場的極端情緒往往是反向指標。

經濟基本面仍存隱,美國通脹尚未完全受控,歐洲經濟疲軟,市場樂觀情緒可能過於超前。技術面超買嚴重

散戶的瘋狂買入雖然短期內推高了市場,但這種非理性繁榮往往難以持續。歷史一再證明,當散戶成為市場主導力量時,通常意味著行情已接近尾聲。機構資金的撤退、期權市場的極端押注、以及經濟基本面的不確定性,都預示著市場可能即將迎來調整。

對於投資者而言,此時更應保持冷靜,避免盲目追高。市場永遠在貪婪與恐懼之間循環,而真正的贏家,往往是在眾人狂歡時保持清醒的人。